分享

五脏六腑及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tkbhjm 2017-05-05

五脏六腑及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五脏六腑 

wǔ z?ng li? fǔ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

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有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脏和六腑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及各自功能是什么?

 

   【五脏】

 

  心脏功能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一、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年龄越大,心越容易患病,所以,须小心照看。

 

  二、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肝脏功能

 

  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二、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三、厌恶拘束--肝有喜好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更年期的障碍以及经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

  脾脏功能

 

  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二、支配肌肉、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能异常的症状。

 

  三、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脏功能

 

  一、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二、支配酸津液的循环--津液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三、支配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肾脏功能

 

  一、储藏精气--精气有三种功能,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来源;其三即支配生殖作用。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

 

  二、支配体内水分--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三、支配骨、耳、发--肾虚使人容易衰老,进而导致各种关节骨病,变弯、重听、头发脱落等现象的产生。

 

 

  【六腑】

 

    --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进入休息状态,需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失眠。

 

  胃--能将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养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需要的器官。消化不良、下痢、便秘都是小肠方面的疾病。

 

  大肠--承受各器官吸收后的残渣、然后排出体外。便秘、下痢是大肠方面的疾病。大肠发炎会使肛门红肿,甚至造成痔疮,导致肛门出血。

 

  膀胱--将体内的水分集中在一起,然后送到各需要的部位,再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膀胱炎的症状是浮肿、排尿次数频繁。

 

  三焦--能促进气、血及津液的循环,使各器官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因此三焦患病,会连带影响各器官的健康。

 

中医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五脏】“心、肝、脾、肺、肾”

 

  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


  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

 

  一、心——午时养心(11点到13点)

  *心主血脉,藏神志。

  *五行属火,喜伤心。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

  *夏季养心正当时,五味对应苦,红色食物养心脏。

  *心脏有毒的症状:舌头溃烂,额头长痘,失眠、心悸,胸闷或刺痛。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皇帝”可见心地位之高。

 

  二、肝——丑时养肝(1点到3点)

  *肝主疏泄,肝主藏血。

  *五行属木,怒伤肝。

  *肝开窍与目,其华在爪、筋。

  *春季养心正当时,五味对应酸,绿色食物养肝脏。

  *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睡眠对于养肝有重要的作用。

 

  三、脾——巳时养脾(9点到11点)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

  *五行属土,思伤脾。

  *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长夏养脾正当时,五味对应甜,黄色食物养脾脏。

  *脾有毒的症状:面部长色斑,白带过多,脂肪堆积,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

  *胃的作用是储存分解食物,而脾的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健脾的食物有:山药、薏米。此外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四、肺——寅时养肺(3点到5点)

  *肺主气司呼吸。

  *五行属金,悲伤肺。

  *肺开窍与鼻,其华在皮毛。

  *秋季养肺正当时,五味对应辣,白色食物养肺脏。

  *肺部有毒的症状:皮肤呈锈色、晦暗,便秘,多愁善感、容易悲伤。

  *肺经的养护不仅限于呼吸系统,中医的肺还包括养护皮肤的问题。

 

  五、肾——酉时养肾(17点到19点)

  *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水。

  *五行属水,恐伤肾。

  *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骨。

  *冬季养肺正当时,五味对应咸,黑色食物养肾脏。

  *肾脏有毒的症状: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水肿,下颌长痘,容易疲倦。

  *肾和我们的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小孩子**:有助于改善身高、提高聪明程度等先天问题;年轻人养肾:有助于改善生育问题;老年人肾气不足会导致:头发稀疏、牙齿不好、骨质疏松、腰膝酸软、反映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黑色食物有助于养肾。如:**、黑米、黑豆、黑枣、黑芝麻、桑葚、紫葡萄。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具有受纳、传化、排泄功能。


  一、小肠——未时养小肠(13点到15点)

  *小肠与心相表里。

  *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须在小肠内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

  *未时正是小肠吸收最好的时候,可在午餐充足的前提下再适当补充一些营养。


  二、胆——子时养胆(23点到1点)

  *胆与肝相表里。

  *贮存和排泄胆汁,味苦,呈黄绿色,具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

  *肝胆相互依附,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所以肝胆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见胆气不足之人,多易惊善恐,遇事不决等。

  *胆经位于人体两侧,它的好坏会影响人的决断能力,“抓耳挠腮”的动作是胆经不畅的表现。


  三、胃——辰时养胃(7点到9点)

  *胃与脾相表里。

  *胃能够容纳由食管下传的食物,并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的功能。

  *如何善待自己的胃: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切忌冷热交替;要吃有营养的早餐。


  四、大肠——卯时养大肠(5点到7点)

  *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的主要功能为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如何帮助肠子规律的蠕动:早起饮用温开水或温蜜蜂水;早起饮水与早餐之间要间隔半小时。

 

  五、膀胱——申时养膀胱(15点到17点)

  *膀胱与肾相表里。

  *膀胱的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尿液。

  *申时养生最好是锻炼身体。与清晨相比申时更适合锻炼身体。申时对应人体的膀胱经,多喝水多排尿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养护膀胱的方法。

 

  六、三焦——亥时养三焦(21点到23点)

  *三焦与心包经相表里。

  *三焦为人体元气通行的道路,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的代谢,虽有赖于各脏腑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但又必须以三焦水道的通畅为条件才能正常进行。若三焦水道不利,则肺、脾、肾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难以发挥。因此,三焦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亥时对应人体的三焦经,推按三焦经可以适当的缓解耳鸣、耳聋,对促进睡眠也有一定的好处。

  *亥时是准备**睡觉的时间,此时不宜剧烈运动,在睡前一个小时应避免进食。为促进睡眠,还应将室内环境布置的昏暗一些。

 


  【脏与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

  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涩痛等症。


  2、肝与胆

  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

  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

  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布施医药

=====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


               
湿疹堂
【百分百根除顽固湿疹】
谁说湿疹是顽固的疑难杂症?湿疹不难治,民间有方法!人体是个小宇宙,中医中药蕴藏着宇宙自然之大道!中医中药治湿疹,快速、彻底、立竿见影!湿疹咨询请加微信:y189****61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