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鼻窦炎鼻渊

 清茶清清 2017-05-05


属于杂病范畴,主要采用脏腑辨证结合局部病变的辨证方法。从脏腑及经络循行来看,鼻部不仅与肺有关,而且与阳明胃有密切联系。一个60余岁的老太太,快步走进诊室,后面跟着年龄与之相仿的老先生。我一眼就看出走在前面的老太太,是我的老病号,我刚为她治好心悸病。那老太太走到我的跟前说:“你把我多年的心慌病治好了,我亲身体会到你的医术高明。现在我把老伴也带来了,他得的也是老大难的病,想请你为他诊治。他这人拖拖拉拉,有病不愿意上医院。今天我是逼着他来的,有病不看怎么行呢!”她说起话来快言快语。“那就请你告诉我,他得的什么病,有何不适?”我问。“他得的是臭鼻病,少说也有一二十年了。”我知道他所说的臭鼻病,相当于鼻窦炎一类的病的民间称呼。于是我对病人说:“请你说一下详细症状。”“鼻塞,经常不断的流黄脓鼻涕,头痛,有时还有发热。”病人说,说话时带有明显的鼻音。“平时有好的时候吗?”“基本没有全好的时候,但时轻时重,每次感冒以后就加重,而且流黄脓鼻涕,有臭味,厉害的时候,面部颧骨部位感觉到痛。”“在耳鼻喉科做过检查吗?诊断是什么?”“做过,说是鼻窦炎。”“做过什么治疗?”“利害的时候用抗生素,做过鼻窦穿刺冲洗,也用过一些中药。治一治好一些,一停药一切如旧,我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如果你能坚持一段时间的中医汤药治疗,病情会有明显好转。”我看病人面色黄白,精神一般,舌苔黄厚,舌质淡红,脉沉缓。查完病人以后我对徒弟们说:“虽说是鼻子的病,从中医整体观点来看,其病仍然离不开脏腑。也就是说,此病与肺胃关系密切;病虽久,仍以邪实为主,治疗仍需清解。”中医辨证:肺胃蕴热,外感风邪,鼻窍不利(鼻渊)。治法:清泻肺胃,散风利窍,解毒散结。处方:苍耳子散、芎芷石膏汤加减。桑叶10g,杏仁10g,辛夷10g,白芷10g;苍耳子6g,川芎6g,细辛3g,生石膏20g;黄芩10g,赤芍10g,败酱草20g,蒲公英15g;桃仁10g,冬瓜仁15g,漏芦10g,皂角刺6g;水煎服,7剂。“周老师,请你分析一下方药配伍。”小庞要求。“方中桑叶、杏仁宣肺清热;辛夷、白芷、苍耳子散风利窍,其中白芷入阳明经,并可作为阳明引经药,用细辛加强宣通鼻窍的功能;川芎散风活血;生石膏、黄芩清泻肺胃之热;赤芍、桃仁、皂角刺活血破血;败酱草、蒲公英、漏芦清热解毒;冬瓜仁化痰排脓。”1周后病人来复诊。“周大夫,我们老李的病已经有明显好转,鼻子比以前通畅了,头也不那么晕了。”老太太说。“现在还有什么不舒服?”我问。“鼻塞减轻,但还有,黄脓鼻涕也有减少,臭味不那么重了。”病人说。“我看病情已有好转。但你的病已经长达近20年,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在恢复过程中,有时会有反复,要有思想备。”我说。“这个我也想到了,这次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病人说。治疗原则不变,再拟上方加枳壳、苦桔梗各10g,14剂。“鼻子病是一种局部病变,辨证的原则是什么?”小商问。“任何局部病变,也不能离开与脏腑的联系。因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以脏腑为中心的整体观念之上的。”“在对他的辨证之中,认为病变主要在肺胃,即风邪犯肺与肺胃蕴热。风邪犯肺我能理解,因为肺开窍于鼻,风邪犯肺,使鼻窍不利。但是他没有高热,也没有口渴喜饮,也没有洪脉,为什么说是肺胃蕴热?”“你说的是反映外感病肺胃热盛的特点。这病人患的是鼻渊,是属于杂病范畴,主要采用脏腑辨证结合局部病变的辨证方法。从脏腑及经络循行来看,鼻部不仅与肺有关,而且与阳明胃有密切联系,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交于鼻根部;而且病人常感觉面额部疼痛,面额部都属阳明。还有舌苔黄厚,鼻涕黄浊,均反映肺胃热盛。”“中医辨证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广泛而灵活的联系。”小商说。“对,但这种联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否则就成为无原则的联系,必然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以后病情继续好转,治疗仍以上方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服药3个半月,症状已经很轻微,仅偶有鼻塞,基本病愈停药。周耀庭临证解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