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区预约售票不能“一预了之”】

 糊涂菜汤 2017-05-06

景区超负荷运转,人满为患,破坏资源,影响旅游质量,一直被社会所诟病。如何找到破解之路,一直是旅游理论界和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景区预约制,虽然在国外已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尝试,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王德刚


据报道,敦煌莫高窟景区自2014年8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预约购票,单日的游客量限制在6000人。自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莫高窟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预计今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特别是每年7至9月的旅游旺季,日游客接待量经常达到六七千人次,最高时达2.1万人次。这不仅影响了旅游质量,也会造成对文物的破坏。经过科学测算和慎重研究,莫高窟管理部门对外宣布,自8月1日起,实施网上预约售票,在一个月的过渡期内,每天留取少量零售票;从9月开始,景区售票处将关闭,全面实行预约制。


随着国内游客量的持续增长,景区是否可以学习国外经验,实施网上预约售票,这是旅游业界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故宫、张家界、九寨沟、黄山等热点景区也都曾有此打算。特别是在经历了华山、九寨沟的景区拥堵事件后,业界的呼声更高。201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也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由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游客承载量,制订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


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一些遗产类的旅游景区早已实行了预约制,如果不提前预约,很多景区不向没有预约的游客出售门票。虽然要求所有景区都做到预约售票并不现实,但适当地学习和借鉴也是必要的。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旅游景区的制度化开放管理与游客的出游规划也应该逐步走向互动和平衡。


作为旅游景区开放管理的一种手段,流量管理和预约售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景区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对称所产生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安全,这既包括景区资源——自然景观、文物及其他财产的安全,也包括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如在莫高窟里的游览,每个参观团大约在一个洞窟内停留5至10分钟,前一个团刚离开,后一个团马上进入。这就造成洞窟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灰尘等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每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7.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洞窟如此过度使用,且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必然会对洞窟内十分脆弱的壁画、彩塑带来损害。


同样,对于游客而言,由于游客过多而产生拥堵踩踏事件而造成人身安全、甚至伤亡事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二是质量,这主要指游客的旅游质量。我们知道,对于景物的观赏,有最佳的视距、视点,这需要足够的人均游览空间来保障,很难想象我们可以在一个摩肩接踵的环境中悠闲地享受旅游过程,无怪乎人们感叹节假日热点景区的扎堆旅游是“低头看屁股、抬头碰脑袋”,还有什么旅游质量可言。


当然,景区预约制,虽然在国外已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尝试,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从景区管理部门角度来讲,不能“一预了之”。一是需要充分做好技术准备,保障预约网络使用的有效性、稳定性和便捷性,建立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智慧旅游支持系统;二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让游客能够预先充分了解景区的管理制度、游客容量与流量情况、出行预警及其相关服务内容,以便提前做好出游规划。


从游客的角度来讲,要与时俱进。社会在发展,许多领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变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放大个人行为的自由度、“我来了就必须进”等想法和做法需要改变。通过预约来进行出游规划,既能方便自身的旅游安排,又能为别人腾出更多的旅游空间,个人行为也要融入社会秩序之中。


从旅游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讲,则要做好推动、宣传和引导工作。一种新的制度或规则的推行,首先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推动。景区的开放管理制度最终能否成功,关键并不在于景区自身,而在于旅游、文物、风景名胜区等主管部门,只有政府和管理部门大力推动、加强宣传、有效监管,这种制度才能走向成熟和成功。

————————————

随时随地,我们和您在一起

微博:@中国旅游报

微信:zglybs

乡村周末微信:countryweekly

文明旅游伴我行微信:wmlybw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