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遗忘的华侨妈妈们

 msipy 2017-05-06


作者:柯国富    定居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原东川印尼华侨



原东川矿务局印尼华侨是东川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祖籍福建、广东一带,先辈们早年下南洋淘生活,在印尼生活了第三代、第四代。已经完全融入了印尼社会,如果不是诡异的政治原因,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东川小城产生任何交集。


本文真实再现了东川矿务局建设发展历史上的不为人知的点滴,也再现了矿务局职工家属的辛勤劳作,讲述了华侨妈妈们母爱的伟大。





不能遗忘的华侨妈妈们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妈妈和多数妈妈们自愿为东川矿务局打小工。当年矿务局运输队,在新村火车站设立一处下货点,专下从因民矿运来的“精矿”有散装的,也有包装的,而这些妈妈们的工资不是以天计算的,而是以车计算,每下一车精矿,4吨半是2点5元,当时妈妈们多是六O年回国的华侨家属,有几位是当地的,她们全是矿务局的职工家属,没有工作,没有文化,大多数的华侨妈妈连国语都讲不好,为了生活,为了子女,她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


而家庭好的人家是不会去做又苦又脏的这份工作,妈妈们就这样的、黙黙的、艰苦的为东川矿务局的建设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不知雨天,晴天,阴天,炎热天的辛劳的工作,当时的生话条件是相当的艰苦,而妈妈们没有什么防护工具,晴天吸入的是有害的精矿粉尖,雨天是一身的精矿污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而妈妈们的艰幸,为矿务局的贡献,不被人知。



原东川矿务局转运站作业区,现祥和大桥下


有一位当地的妈妈在一次下货时,在开车箱边门时,突发事故,献出了生命,因为不是在职职工,白白的走了。当运输任务不忙时,妈妈们休息的工棚里。现在想来,真的想流泪,又脏,又湿的工棚,用砖块和木板建的台子,几张草席,她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下,一干就是十多年,而每天的生活是不正常的,吃饭是没有时间点的,有的妈妈们很早起床为家人做早饭,尔后带上午饭出工了,有的是子女读书放学了,忙回家做饭,送饭给妈妈吃,我就是其中一个,别的同学放学后三、五个在玩,而我小小年级忙着回家做饭,做家务,饭菜做好后,第一时间送饭给妈妈,其他的伙伴也同样送饭来了。


我的童年就这样过来的,有时饭菜、家务做不好,妈妈做工累了,就拿我出气,轻则骂,重则打。可我还小,也不知道错在那里,每次被打,都是楼下吴悦明的奶奶来拉开妈妈,记的我哭,妈妈也在哭,奶奶抱着我也在哭,现在才明白,妈妈太累了,是生活的庒力太重了。在此,我要对当年的妈妈们说:妈妈,您幸苦了,您们为了家,为了子女,为了祖国的建设,贡献的太多太多,儿女们理解。


是的,当年的妈妈们,在印尼是没有做过这样的重体力工作的,而回国后,生活的艰苦,妈妈们无条件的投入到了建设祖国的行列,而是非职工的行列,无任何的劳保,可以怎么讲,妈妈们为东川矿务局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妈妈们付出的劳动强度,远远超出了在职职工的劳动强度,妈妈们,她们是一群真正的建设祖国的“巾帼勇士”她们的存在才使的矿务局的精矿输出得以顺通。


就是这样的群体,不为人知,因为,她们的工作不起眼,有的驾驶员,认为自己是国家职工,对妈妈们任意漫骂,这种人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的人是同情这些妈妈们的,如果说,今天不提起这些“妈妈们”,她们将永远的被人的遗忘,被历史遗忘,现在还在世的妈妈们没有几位了,大多数的妈妈们没能看到今天强盛的“祖国',而今天的好日子,也有那些妈妈们付出的艰辛,也许妈妈们的子女忘不了、当年老矿务局的老领导忘不了、当年的老骂驶员忘不了,当年,有一群妈妈们,在矿务局转运站,为矿山建设所做的贡献。


向妈妈们敬礼!向所有东川矿务局的建设者们敬礼!

 

不能遗忘的妈妈们,她们的子女是,刘兴宝,何绍碧,丁敬碧,陈伟将,卢国强,柯国富,卓花梅,钟敏,林明贵,黄德兴,冯石祥,林慧兰,等,有一些记不清了,而现在,在世的妈妈们不促,五位,她们是带着当年劳累的伤病离开的,当年的妈妈们共有二十一位,是二个班组,在此献上子女们深深的敬礼!子女们永远的怀念离世和健在的“妈妈们”。


(全文完)

 


作者柯国富先生在玻利维亚向东川老乡们问好





原东川矿务局四大矿山


汤丹矿:




因民矿:



落雪矿:



滥泥坪矿:



落雪矿二百二选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