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春风又一年

 文山书院 2017-05-07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春风又一年

 

       朱复戡,又是一个神童的传奇。但时间与这个传奇般的时代让他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朱复戡(1902—1989),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中年更号复戡,以复戡号行,鄞县梅墟(今属宁波邱隘镇)人,晚年居住山东,最后又迁回上海。相传是明宗室桂王嫡裔,少年即通经史,国学基础深厚,4、5岁能作诗文,7岁作石鼓集联,吴昌硕见之惊叹不已,称其“小畏友”,有“神童”之誉。16岁时其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名家印选》,18岁时上海正书局出版其字帖,22岁时商务印书馆出版其《静龛印集》。朱复戡先后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画会常委、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理事、上海交大兼职教授等,当代著名书画家如沙曼翁、黄若舟、来楚生、于太昌、徐叶翎、侯学书、刘承闿、段玉鹏等皆曾受教于


   朱复戡一生精研金石书画近 80 年,学识渊博,早年与冯君木、沈曾植、郑孝胥、罗振玉、康有为等硕儒有过接触、交流。马公愚先生评价其“篆刻古厚浑穆,非一般名家能忘其项背,对书法也是取法乎上,无体不精。于国画尤其独辟蹊径,以大小篆功力的线条作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高古雄丽,冠绝古人。于诗词古文,亦别具新意。晋代二王,无金石气,唐代吴阎,无书卷气,近代无论矣。故吾谓朱君艺术,实千年来一人而已。”朱先生曾让出职位于马先生,感念之情在所难免。


        朱复戡早慧,晚年也有所成就。晚年的朱复戡先生致力于中华青铜文化艺术研究,他将平生收集研究的青铜古玉图纹铭文编著成《商周艺文精华集》。现在放在联合国总部的青铜器中华宝鼎鼎内所铸58个大篆文字即为朱先生所书,还有稍后的诚则灵、灵则鸣钟、荣氏宝鼎中华青铜九龙宝鼎大篆铭文皆出自朱先生之手笔。


        马国权《近代印人传》中对朱先生作品评价曰:金文喜作商末周初之体,气势雄劲,凝重浑穆,每以增点填实及加重捺刀之法调节字之重心,或将笔画改正为斜,变直成曲,易方为圆,而挪移偏旁,变正为反,易左右或为上下,亦常用之,非彝铭烂熟胸中,不易为也。而作书之巧于虚实浓淡、收放,妙于长短相间,屈曲绕缭,大阖大开。虽至耄耋之年,仍气吞斗牛,阴刚之气慑人心魄,揆诸历代书法大家,亦不多见。


朱复戡暮岁检阅以往作品,在一本手拓篆刻集序言中写道:早期不够成熟,中期精湛不足,晚期苍劲有余。

       本文以朱先生篆书“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春风又一年”为标题,但此句话严格地说,这句话不能算对联。在这里再讨论劫后余生的朱先生知识素养就过分了,民以食为天,度尽劫波先生在,其他的都是小事。何况朱先生的金文书法、篆刻成就国人尽知,堪称大家。为朱先生作传者不乏溢美之词,不予太多置喙。朱先生的作品附于文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