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败亡与朝臣纷争不无关系

 蔚蓝色淼 2017-05-07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在他的《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中,着重指出了明朝的败亡,在于皇帝不能统御臣子、而文武朝臣又常常两不相下之故。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倘若崇祯皇帝,南明福王、桂王等能够有一时的明断,文武大臣能放下纷争、戮力同心,明末的局势都不可能成为后来的那个样子。

              那么,崇祯朝的文武不谐,言官争锋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被瓦解后,明朝的政局并未向好的方向转变呢?这个要从明末言官争胜说起。由于万历朝皇帝懒政,臣子们的章奏时常搁置,以至于诸多重要的事长时间没有定论。这样,朝臣各自主张,便就走向了标新立异的路子,慢慢地,这种风气就演化成了一种小群体、小集团的纷争。对此曾深有感触的熊廷弼曾上疏皇帝,指出朝廷大臣们不懂军事,却喜欢瞎吵吵,敌人攻势缓了的时候,就起哄催战、鼓动进攻,结果一旦战败便不再言语,等好不容易重整旗鼓了,又开始起哄——这还让带兵的怎么指挥?熊的困扰到了崇祯朝,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满朝荐传》载,虽然国事糜烂,可朝臣们整天还在结党纷争,清谈空议,“全不以国事为急”。卢象升也头疼的跟皇帝发牢骚说,那些朝堂上的言官和管事文臣不问事情难不难办,将士们是死是活,只知道求全责备,这个样子,即使带兵之将再能干,又怎能发挥得出来?

可是,反映虽然强烈,牢骚虽然大,崇祯却是无能为力。即便到了南明阶段,依然如故,甚至在小朝廷挣扎在滇黔一隅的时候,文武不谐、党派纷争也仍然没有任何改变,对此,曾与丁魁楚拥立永明王的吕大器叹息说,朝廷都到了危如累卵、火烧眉毛地步了,文武大臣们还是“树党相倾”,这样的局势,怎么还能看到希望?

再说东林党,东林党分子虽说参与者大多是标榜正直的人士,可是“党同伐异”的习气,却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小集团、小团体的政治特征没有分别。所以,尽管崇祯早早收拾了魏忠贤,剪除了阉党,可非东林人士与东林人士(门生、故旧等等)的纷争,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从天启年间就形成的“与东林忤者,众共指为邪党”的成见,即使到了崇祯自缢,桂王出奔,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也丝毫没能改变。可见,倘文武不谐,又值皇帝庸弱,江山真是难保不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