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个籽出品

 海涛668 2017-05-08

文:王宇

当前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和田玉行业的从业者,都认为和田玉的命名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非和田地区所产的玉石,但国检的名称标注的都是和田玉,实践和理论之间存在着矛盾。笔者认为,厘清和田玉这个概念,要先从历史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上的和田玉有过很多的曾用名:包括瑾瑜之玉、昆山之玉、钟山之玉、于阗玉、白玉、软玉、透闪石玉等。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把当时的于阗改成了和阗州,于阗玉也就因为和阗州的这个命名,更名为和阗玉。20个世纪50年代和阗更名为和田,也就有了和田玉的称谓。现在逐一进行溯源。

一是白玉、瑾瑜之玉

《山海经》记载玉、白玉的产地有149处:《山海经· 西山经》有一段至关重要的文字:“其中多白玉, 是有玉膏, 其原沸沸汤汤, 黄帝是食是飨……瑾瑜之玉为良, 坚栗精密,润泽而有光; 五色发作, 以和柔刚。天地鬼神, 是食是飨, 君子服之, 以御不祥。”

根据其中“坚栗精密,润泽而有光;五色发作, 以和柔刚”的描述,推断应该是当今的和田玉,因为和田玉拥有温润而泽、洁白无瑕、坚韧致密等特征,其他任何产地出产的透闪石质玉应该没有致密的结构及光柔的色彩。

二是禺氏之玉

《管子》一书多次提到禺氏之玉:“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 ;“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

这个“禺氏之玉”中的“禺氏”其实是从一个民族翻译过来的,即月氏,我们以前学历史的时候知道这个地儿,大月氏是在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春秋时期的管子称其为禺氏之玉,根据地理位置,推断应该就是指和田玉。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个籽出品

三是昆山之玉

《史记·李斯传》记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史记·赵世家》记载: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亦非王有已。

根据上述记载,“昆山之玉”就已经非常明确了。昆山就是昆仑山,昆山之玉就是昆仑山上出产的玉石,方位以及地位就已经确定了,毫无疑问,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即和田玉。

四是钟山之玉

《吕氏春秋》有云: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

钟山之玉,是春秋时期的吕不韦的叫法,根据东周士大夫佩玉规制以及儒家关于玉德思想的提炼,钟山玉跟“君子比德于玉”是相关的,据此推断也应是和田玉。

五是于阗玉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产玉之处亦多矣,独以于阗玉为贵。

《宋会要辑稿·蕃夷四》记载:“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见于阗玉。”

于阗玉应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毛主席有一句诗,“万方奏乐有于阗”。和田就是于阗。一直到清代,都是大量用于阗玉这个名称,即现在的和田玉。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个籽出品

六是软玉

软玉是1863年法国学者德穆尔命名的,他通过对英法联军掠夺走的大量清宫的翡翠及和田玉器进行现代矿物学研究,提出翡翠是由辉石类矿物组成,和田玉是由闪石类矿物组成,并经测定硬度,翡翠硬度为摩氏6.5-7.0度,和田玉硬度为摩氏6.0-6.5度,据此将翡翠定为硬玉(Jadeite),和田玉定为软玉(Nephrite)。

软玉这一名词在地质矿物学术领域长期使用,但在市场上却引起很大混乱。顾名思义,一般认为软玉是硬度低的玉,是价值不高的玉,但事实上和田玉并不软。据近年研究和测定,大多数翡翠比和田玉略硬,但有些和田玉的硬度可达到摩氏7度,比如说一些墨玉和黑青玉,而有些翡翠的硬度可低到摩氏6度,两者硬度有重叠。从科学角度来讲,将两者定义为硬玉和软玉是不妥当的。

七是透闪石—阳起石玉。

和田玉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从准确的科学角度可将其称为透闪石—阳起石玉,目前我们的文博学界也都是通过矿石的矿物成分是否为透闪石—阳起石来命名和田玉。但名称有些长,应用起来有些不便。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个籽出品

八是闪石玉

透闪石和阳起石属于角闪石族矿物,因此称和田玉为闪石玉既科学又简单明了,更不会与其他玉类名称混淆。2003年在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03)中已经将此名称列入,在考古界和文博界使用较多。

国内现在出产闪石玉矿藏,除了新疆和田之外,还有很多的其他省份也在出产,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出土的很多玉器,只能证明这些玉器为闪石玉或者透闪石玉,不能证明其是新疆和田地区所出产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目前已知的闪石玉矿床或矿点很多:

新疆:南疆昆仑山(和田、于田、且末、若羌等)、北疆天山(玛纳斯)。

青海:格尔木、芒崖、都兰、祁连。

甘肃:临洮。

西藏:藏南(日喀则、那曲、昂仁、拉孜、萨嘎)。

四川:汶川、石棉。

云南:盈江。

辽宁:岫岩。

河南:淅川。

江苏:溧阳。

江西:兴国、弋阳。

福建:南平。

广西:陆川。

台湾:花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其实很难对出土的玉器的玉料进行一个产地的确定。比如说像80年代对良渚文化玉器的检测,当时只是认为有的玉器的成分是透闪石及阳起石系列;包括林家滩出土的玉料检测,也是证明玉料中有部分是闪石;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玉器在80年代进行的检测,当时检测49件,也只能证明其中部分是闪石玉,不能鉴定它的产地问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邓淑萍女士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一些玉琮等进行检测,证明有闪石玉存在。

根据现有材料证明,红山文化的玉器用材就是辽宁岫岩玉或者海城的河磨玉,良渚文化的玉材应该出自江苏溧阳的小梅岭,商晚期的金沙文化玉器用的就是当地汶川的玉料,齐家文化玉器应该就地取材于甘肃的马鬃山和马衔山玉,但目前只剩矿址了。这些玉器通过检测,都是透闪石成分,所以说在理论上区分和田玉跟闪石玉还是有一定难度。

九是根据颜色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

和田玉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如白、青、黄、绿、黑等及一系列过渡色。用颜色的概念,很容易与各种颜色相同的其他玉类相混淆。颜色名称只能在日常等一定范围中使用,比较通俗。

和田玉命名初考 文:七个籽出品

十是和田玉

目前和田玉的概念是我国国检给定的命名,定义是:和田玉是距今约2亿5千年前中酸性岩浆侵入镁质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形成的产物。在矿物学中属角闪石族透闪石—阳起石系列。化学分子式为Ga2Mg5Si8022(OH)2含水钙镁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5~6.9,比重为2.9~3.4,矿物形态主要以毛毡状结构排列。

新疆的唐延龄在其著作《中国和田玉》里定义到:“主要是矿物粒度非常细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粗粒透闪石极少;矿物形态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的组合排列为毛毡状结构,在偏光显微镜下无法分清其轮廓,犹如毛交织成的毡毯一般非常均匀的无定方向密集排列。”

和田玉的硬度虽低于钻石、蓝宝石、祖母绿等,但其柔韧性却仅次于黑金刚,是世界第二。所以新疆和田玉子料无论从硬度、油润度、柔韧性、质地上综合考虑都可谓是玉中之王。

国检只是针对矿物成分来对和田玉进行鉴定命名,而不去辨别其产地,这是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所在,就是怎么能够鉴定和田玉产地问题。

按照当前的技术手段,其实不同产地出产的透闪石玉还是可以区分的,但是一定要做切片。做切片是有损玉质的,比如说拿一个古代出土玉器,咱们不能切一刀,然后去做鉴定玉石的产地,这样操作起来就不是特别现实。

所以说,如何解决和田玉命名及实践鉴定之间的问题,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把经验提升到理论的层面,需要考古文博系统、质检鉴定专家、玉石资深从业者几方共同协作,为我国的瑰宝和田玉文化健康有序的传承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央组织部第八批援疆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副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