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窍病 目病

 郑嘉言图书馆 2017-05-08
人在四五十岁以后,渐渐地就会感觉到眼睛昏花,到六十岁以后,还会渐渐地失明。治疗的方法是:五十岁以前,可以服用泄肝汤;五十岁以后,就不能再服泄肝汤了。如果眼中有病,可以敷石胆散药等;眼中没病的,不需要敷散药,只要补肝就行了。如果因为肝中有风热而使人眼睛昏暗的,应当针灸肝约五百壮,以及服用除风汤丸散几十剂,就可以痊愈。
使眼睛失明的主要原因有十六种,即:生吃辛味的食物,饮食时让热气冲触眼睛,吃很热的面食,饮酒不止,性交次数没有控制,极尽目力远望,长久地注视日月,夜间注视星星与灯火,夜间阅读字体很小的书,在月下看书,从事抄写工作多年,雕刻精细的艺术品以及其他精细的手工作品,无休无止地下棋,久居烟火之地,流泪过多,及刺头出血过多。
注重养性的人士,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了。还有奔驰打猎时,眼睛被风霜侵害;或迎着大风追捕野兽,日夜不休息,这些也是失明的间接因素。放纵一时的快意,则可能成为一生的痼疾,难道不应谨慎吗?凡是在年轻时不自己慎重养护的,到了四十岁以后,眼睛就开始发昏。如果能依照这些方法谨慎养护,即使头发斑白的时候也不会患眼病。所以人到四十岁以后,必须经常闭目养神,不要总张望别的事物,不是有非常要紧的事,不要总是大睁着眼睛。这种方法是谨慎护理眼睛的最重要之处。那些因为读书和下棋过度而患的眼病,名叫肝劳。要想治好,除非三年闭目不读书不下棋,否则不能痊愈。若只是泄肝火以及其他的治法,终究是无效的。有风疹的人,必然大多也有眼昏,如果先攻克他的风疹,其眼昏自然也就痊愈了。
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脉,也会引起眼病。黄帝就曾受到这种困惑,并请教岐伯道:“我曾经登上很高的清冷之台,在中间的阶梯上向后回望,再匍匐前行,却感到头晕目眩看不清东西。我私下感到很惊异,并且暗自觉得奇怪,就闭一会儿眼,再睁开来看,并安定心神,平息浮躁,想镇静下来,但很久也未能消除这种现象,仍感到头晕目眩。于是就披着头发,长久地跪在地上放松精神,但是当我又向下看时,眩晕仍长久不息,不过突然之间,这种现象却自动停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于眼睛,从而使眼睛具有了视物的功能。脏腑的精气会聚在眼窝,便形成眼睛,骨中之精注于瞳孔,筋之精注于黑睛,心之精注于血络,气之精注于眼白,肌肉之精注于上下眼睑。眼睛包罗了筋、骨、血、气等的精气,与脉络合并而成为目系,目系向上连着大脑,向后出于颈部中间。所以如果颈部中邪,又碰上人体虚弱,邪气就会深入,顺着眼系而侵入大脑。邪气入脑后则脑转头晕,从而引起目系急,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由于睛斜不正,看事物就会模糊,将一个看成两个,以致精气分散,出现视歧的现象。所谓视歧,就是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眼目是五脏六腑的精华所会聚的地方,也是营、卫、魂、魄经常伏藏的地方,其视物的功能主要来自于神气的生养,所以当人的精神过于疲劳时,就会魂飞魄散,意志混乱。人的瞳孔和黑眼球属于阴脏精气生成的,白睛和赤脉属于阳腑精气所生,阴精阳精相聚合,眼睛就能看清事物。眼睛能看东西,主要是受心的支配,因为心主管精神。人的精神散乱时,阴阳精气便不相聚合。因此,人在突然见到和平时不同的情景的时候,就会精神散乱,魂魄不安,也就发生眩晕了。”黄帝说:“你说的这些话,我还是有些怀疑。我每次去东苑,没有一次不发生眩晕的,离开后就恢复正常了。难道我只有在东苑才会劳神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岐伯说:“不是这样的,精神本来是有所喜好的,当遇到异常的情景,往往会产生喜欢和厌恶之情,二者突然相互交感,就会使精神散乱,引起视觉失常而发生眩晕。等到离开之后,精神意识就转移了,于是便恢复正常。对这种情况,较轻的称为迷,较重的称为惑。”
眼角向面部外的裂口,是外眼角;在内接近鼻梁的,为内眼角。向上的为外眼角,向下的为内眼角。眼睛呈红色的,病因在心脏;呈白色的,病因在肺脏;呈青色的,病因在肝脏;呈黄色的,病因在脾脏;呈黑色的,病因在肾脏;呈说不出的黄色的,则病因在胸中。
诊断眼睛中发痛的赤脉,从上往下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引起的眼病;从下往上的,是足阳明胃经引起的眼病;从外往内的,是手少阳三焦经引起的眼病。
如果热毒从胆转移到脑,鼻梁内就会觉得辛辣而形成鼻渊。所谓鼻渊,指的是恶浊的鼻涕下流不止,时间长了,就会鼻塞不通,目暗不明,这是胆热上行的缘故。足阳明胃经有在人的面部经过鼻子两边的,名叫悬颅,属于目系。视力有损的人可针灸这条经脉,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如果补泄之法用反了就会更严重。足太阳膀胱经有通过颈项进入大脑的,正属于目系。头、目疼痛时可针灸这条经脉,在颈项中两筋之间,入脑之后分行。阴跷脉与阳跷脉,阴阳之气上行并相会,阳气入而阴气出,阴阳相会于外眼角。如果阳气盛旺,人就会睁大眼睛;而阴气竭绝,人就会睡着。
 
瓜子散(一名十子散)【养肝明目方】
 
能滋补肝脏,主治双目视物迷蒙不明。
冬瓜子、青葙子、茺蔚子、枸杞子、牡荆子、蒺藜子、菟丝子、芜菁子、决明子、地肤子、柏子仁各2克,牡桂6克,蕤仁1克,细辛1克,薁根6克,车前子3克。
将以上16味药切捣过筛后制成散药,每次饭后用酒送服1克,每天两次。
 
补肝丸 【养肝明目方】
 
主治肝痹损伤而致的眼目昏暗、视物不明、遇寒流泪等。
兔肝2具,柏子仁、干地黄、茯苓、细辛、蕤仁、枸杞子各3.75克,防风、芎、薯蓣各3克,车前子4克,五味子2.25克,甘草1.5克,菟丝子2.7克。
将以上14味药研成细末,用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酒送服20丸,可逐渐加量到40丸,每天两次。
 
补肝散 【养肝明目方】
 
主治眼目失明,视物模糊。
青羊肝(去筋膜,切薄片,焙干,治末)1具,决明子9克,蓼子(熬至味香)1.2克。
将以上3味药一起切捣并过筛制成散药,每顿饭后用粥送服1克,可逐渐加量到3克,每天两次。能连续服用一年,夜晚看很小字的书都没问题了。
 
泄肝汤 【清肝明目方】
 
主治眼睛发红且模糊看不清东西,眼中长息肉,胬肉由眼角横贯眼白,攀侵黑眼球等病症。
柴胡、芍药、大黄各12克,决明子、泽泻、黄芩、杏仁各9克,升麻、枳实、栀子仁、竹叶各6克。
将以上11味药分别切碎,用1800毫升水煎煮,取汁450毫升,分三次服下。如果病人身热体壮,可加大黄3克;体弱及年老的人,应去大黄,加栀子仁15克。
治目中息肉的处方:
驴脂、石盐分别研为细末。
将以上两味药混合均匀,敷入两眼角中,白天三次,夜晚一次,很快就能痊愈。
治人马白膜漫睛(指白色翳膜漫侵黑睛之症)的处方:
将鸡翎截断,用来吮其近黑睛及当白睛处,膜自聚,用钩针钩挽,割去,即能见物,用药棉于眼上着血处断开,三日痊愈。
治毒病后,眼睛赤痛有翳的处方:
用一块青布浸上冷水,然后掩盖在眼睛上,换几次就能好。
治热病后眼生翳的处方:
将14枚豆豉烧后研成细末,装入管中,然后吹入眼中。
 
洗眼汤 【外用清目方】
 
主治目赤疼痛。
甘竹叶27枚,乌梅3枚,古钱3枚。
将以上各药用400毫升水浸泡半天,置火上煎煮,煎沸后取下,放冷后再煎,反复三次,取汁40毫升,每天晚上临睡时取适量放入目眦中。
治眼睛忽然肿的处方:
用醋浆水做盐汤来洗眼,每天四五次。
治眼睛忽然痒痛的处方:
将干姜削成圆滑状,放入眼角中,如果有汁,就取出姜来拭掉,再纳入,味尽时再换另一片姜。
治眼暗赤冷泪的处方:
蕤仁、波斯盐各等份。
将以上2味药捣筛后制成散药,以驴生脂来调和,每夜以一粟米大的药末来敷四只眼角,在密室中将息静养一月,即愈。忌五辛。失明者连敷三十日。
治疗雀盲的处方:
地肤子15克,决明子18克。
以上2味药研末,用米汤调成丸。每次饭后服20—30丸,每天两次。
治疗肝气虚寒,眼睛发青,视物不清,可用珍珠散:
珍珠3克,白蜜40毫升,鲤鱼胆、鲤鱼脑各1枚。
将以上4味药混合后在微火上煎两沸,用棉布裹住纳入眼中,有汁出即可稍事停歇并换药。
灸法二十八首:
治疗眼中发红、疼痛,应从内眼角开始,针灸阴跷。
如果眼中疼痛不能看东西,是上星穴主治,应先针灸穴,然后针灸天牖、风池。
如果眼睛发生青盲病,向远处看时看不清楚,是承光穴主治。
如果眼睛昏花,远视模糊,是目窗穴主治。如果眼睛不明、赤痛,是天柱穴主治。
如果目眩(指风邪乘虚随目系侵入脑,使脑转而目系急,瞳孔转动而昏眩的病症)看不见东西,偏头痛牵引外眼角而急痛,是颔厌主治。
如果眼睛远视模糊,恶风泪出,恶寒头痛,眼睛昏眩不明,内眼角赤痛,远视恍惚看不见东西,眼角痒痛,有淫肤白翳,是睛明穴主治。
如果患青盲病(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眼病)看不见事物,远视模糊,目中有淫肤,白膜覆住了瞳孔,是巨髂穴主治。
如果眼睛不明,流泪,眼睛昏眩,瞳孔痒,远视模糊,在黄昏和夜里就看不见东西,眼皮跳,牵动口颈,引起嘴歪,而不能说话,应刺承泣穴。
如果眼睛疼痛,斜视,昏暗不明,是四白穴主治。
如果眼睛发红,发黄,是颧髎穴主治。
如果患睊目症,眼泪流个不停,是水沟主治。
如果眼睛疼痛不明,是龈交主治。
如果眼睛昏暗、身体出汗,是承浆主治。
如果患青盲病,眼睛恶风寒,是上关主治。
如果患青盲病,是商阳穴主治。
如果患眼病,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是偏历主治。
如果眼痛,是下廉主治。
如果患眼病,眼睛不明,气少,应针灸五里穴,右眼患病灸左穴,左眼患病灸右穴。
如果眼中生白翳,是前谷主治。孙仲闻取穴图
如果眼睛疼痛,流泪,严重时像眼球脱出一般,是前谷主治。
白膜覆住了眼珠,看不见物体,这是解溪主治。
眼睛昏暗,可灸大椎以下数节第十椎棘突下正当脊中,安灸二百壮,更多为好,特别灵验。
患肝劳病眼睛视力疲劳,多因劳瞻竭视等而致邪气入眼而眼红,可灸当容穴一百壮,两边各相等。当容穴在外眼角向后与耳朵之前,三阳经三阴经的交汇处,用两手按它,有上下横脉的就是当容穴,恰与耳门相对。
眼睛急痛,不能远视,可灸正对瞳子往上入发际一寸处,病人有多少岁就灸多少壮,其穴名当阳。
风翳,患右目,可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炷如小麦大,左手也这样。
风痒赤痛灸人中近鼻柱二壮,仰卧着灸。
眼睛忽然生翳,可灸大指节横纹三壮,是左眼生翳则灸右手大指节横纹,是右眼生翳则灸左手大指节横纹。这个办法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