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中医里面有一首方,因其配伍严谨,功效卓著,被誉为《伤寒论》群方之首。 它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是记载在《伤寒论》太阳病篇里的一首方子。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古代经典著作之一,是一本阐述外感寒邪侵犯人体六经所致之病,并提出理法方药的临床著作。 书中将外感寒邪侵犯人体太阳经的病称为太阳病,又因其有无出汗将太阳病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无汗出,津液没伤,表实证,属太阳伤寒;有汗出,津液外泄,表虚证,属太阳中风。 桂枝汤是治太阳中风的一首方剂。太阳中风,即“阳浮而阴弱”,阳浮表示正气抗邪于表,表现出来就是体外的发热,脉浮;阴弱表示出汗,伤了人自身的津液了。 太阳中风表虚证不同于太阳伤寒表实证,尽管太阳伤寒表实证也有正气抗邪于表的机理,但没有汗出,所以治疗太阳表实证的麻黄汤证,是纯辛温发汗的方剂,而桂枝汤既要发散体表的邪气,又要顾护本身已有的汗出伤津的体质,因此,相较于麻黄汤的纯发汗功能,桂枝汤还兼顾了固护自身、调节营卫的功能。
桂枝汤由哪些药物组成的呢?主要由桂枝15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5克组成。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调卫,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和营,可谓是阴阳双补,调护已经出汗的阴阳双损体质。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解除残留于表的外邪;大枣、生姜顾护中焦脾胃,外感病都有里伤的病机所在,正所谓“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临床上我们经常能见到得了外感病,脾胃功能下降,饮食不香,甚至出现干呕想吐的症状;甘草协调诸药,又能起到补中益气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桂枝汤里大部分药物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食物取材。桂枝,我们炖肉的时候都会加桂枝皮取香;生姜去腥暖胃,是我们炒菜前都会添加的煸香佐料;大枣即可生吃,又可风干贮藏食用。 小小一个桂枝汤里,竟然取材于三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求的食材,真可谓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药食同源。
桂枝汤除了治疗恶寒发热,汗出的太阳中风证之外,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如我们平时无特殊缘由的发热汗出,这种属于营卫不和导致的出汗皆可用桂枝汤化裁治疗。除了外证,里证见一些气血不足,阴阳不合的病症亦可加减化裁使用,如治疗“伤寒而三日,心中悸而烦”的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又如治疗太阴脾虚,气血不和少腹痛的桂枝加芍药汤,是桂枝汤倍芍药而成。
最后,桂枝汤方后的服用和调养方法,也是其被称为群方之首的依据所在。 在其叙述当中,提到了温服桂枝汤后,要喝热稀粥,助药力发散。加衣覆被,一方面是保温,另一方面是桂枝汤本身的发汗功能并不是很强,此其助药力发汗。发汗要得法,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告诫我们发汗要得法,发汗既不可太过,也不可时间太短,要出透了,出匀了。 最后还谈到了饮食注意,生冷,辛辣刺激之物,肥甘油腻之物等要禁忌,更是将此禁忌提倡运用到所有治病服药的过程中,服用中药都要贯彻于此。 小小的桂枝汤,五味中药,三味食材,能够很好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且被应用到多个领域,真不愧是群方之首,万方之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