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教的前世今生 道家与道教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关系。 有人把二者混为一谈,如南北朝时期史学家魏收(507—572)的《魏书·释老志》卷一百一十四中写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这里所谓“道家”,实际上说的是“道教”。 有的学者也竭力隔断二者的关系,例如宋元史学家马端临(1254—1323)声称,老子并未以五千言“设教”,是“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说”,“俱欲冒以老氏为之宗主而行其教”。 实际上,道家与道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道家认为,人只要觉悟“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就可以从根本上化解生命中的烦恼与痛苦。这种观念带给人莫大的希望,尤其是在乱世中更是如此。 道教正是借用道家思想,在乱世中经过600余年的酝酿、立教,在魏晋时期成为中国的本土士族宗教。 道教的酝酿期 从战国到东汉,方仙道与黄老道混合加工,打造了道教的雏形。 战国初期到东汉末期,此时道家还没有成为正式的宗教,前身分为方仙道与黄老道。 方仙道:长生不老,求仙问药 方仙道,所谓“方”指治道之方,所谓“仙”指长生不死的得道神仙。战国时,燕齐一带(今河北山东一带)的方士将其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道家、阴阳五行说(战国末年齐人邹衍创立)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史记·封禅书》说:“及秦帝而齐人奏之……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 方仙道构筑了神仙传说,称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它们在渤海中,难以靠近。唯有方仙道徒可以抵达,那里住着神仙,有不死之药。 秦始皇晚年等待方仙道能为其求得“不死之药”,但到死都没有盼到。 浮世绘:秦始皇派方士徐福渡海求“长生之药” 图片作者:Utagawa Kuniyoshi 此时的“道”,尚非正式宗教。 秦亡50余年之后,方仙道迎来首个集大成者——汉初淮南王刘安,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写了二十多万字的“神仙黄白之术”。“黄白”是指炼丹所成的黄金白银,此术后来为道教丹鼎派所发展。 淮南王刘安对中国人最大的贡献可能不是方仙道,而是豆腐的制作。 图:安徽淮南八公山淮南王刘安之墓 黄老道:政治失势,退而修身养性 该流派形成于东周战国时期(前476-前221,老子死后200年左右),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地区)广为流传。这一派的代表们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被西方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 黄老之术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通过“无为”达到“有为”。 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学在政治上失势,开始与方仙道结合,注重修真养性,此时《老子》一书才备受重视。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 西汉晚年汉成帝时期,道家学者严君平(前86—10年)作《道德指归》,是最早注疏《老子》的书。 150年后,东汉末期出现《老子》的《河上公章句》,以神仙思想与道教方术来进行诠释。老子其人开始被信徒“神化”;到了东汉桓帝(132-167),老子做为“先天地而生的神”的形象已经确立。此时也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尊号。 文献上有记载关于“太上老君”的说法,可以追溯到三国初期,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张鲁(?-259)的《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道教立教之路 集齐宗教五要素,正式立教 宗教成立的条件有五点:教义、仪式、戒律、教团、理性解说。到了东汉末年(汉顺帝到汉灵帝),基于五斗米道、天师道的发展,道教作为民间宗教正式成形。 五斗米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 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126-144),五斗米道(早期称为“五斗米教”)由张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是道教最早的派别(教团)。 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张陵“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称米贼”,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 张陵之孙张鲁后来占据汉中,又攻占巴郡,“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此时道教组织渐趋完备,张鲁自号“师君”,学道有成者为“祭酒”,初学者称为“鬼卒”。祭酒各领部众,在其辖区设有义舍,放置食物供人取用。信徒必须守诚信,有病则需首过(自首其过错),或施以其他刑罚。另有春夏禁杀,以及禁酒等规定。 五斗米道发展出教团、仪式、戒律,为道教的成形打下基础。 太平道:太平世界中,人人自由幸福 东汉灵帝(156—189)初期,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张角创立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又信奉黄帝和老子。 张角想要建立的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理想。 “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张角在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黄巾起义,一时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图片来自网络:张角黄巾起义 但未及一年就以失败告终,随之组织瓦解,信徒则转入五斗米道,促成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合流。 道教成为士族宗教 东晋北魏时期:由民间宗教蜕变为士族宗教 东晋时期,五斗米道改名为天师道,依史籍所载,士大夫如郗愔、何昙等,皆信仰天师道。到了北魏,天师道士寇谦之(365-448)宣称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令其“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魏书·释老志》) 在南方,刘宋道士陆静修(406-477)也进行了改革。他整理道教经书,编辑《三洞经书目录》,制定了斋醮礼仪,以及内部的戒律,宅箓与道官升迁制度。 道教自此有了完成的教义和理性的解说,由民间宗教蜕变为士族宗教,随着政治的变迁而浮沉。 道教的时代意义 符箓、丹鼎、心性修练 是道教三个具体内容 顺应时代背景出生的道教在融合多种本土思想后,在不同的时代与地区,也发展出许多宗派。扼要说来,道教不论何宗何派,都会包含三项内容,亦即:符箓、丹鼎与心性修练。 道教宗旨在使人身体健康,消灾解厄,善度此生,修行成仙。其渊源依托于古代以来的民间信仰,但在应用时,总是考量现实需要,讲求具体效益,因而缺少宗教所必须具备的超越性格。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值得我们珍惜与重视,但是若要将它提升为普世宗教,则在教义、仪式、戒律等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 理由很简单:宗教是为人而设的,但其目的却是为了超越人的各种限制。 道教合并吸纳了什么 若把道教比喻为一碗养生汤,除了老子的《道德经》,还有什么调味料? 道教综合并吸纳本土文化中各种相关要素,包括: 一、辛辣之味——巫术 巫是古代以歌舞进行与鬼神沟通的人,自殷商以来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屈原在《九歌》中描写了女巫降神的生动场面。到了秦汉,巫风依然盛行,巫术可以为人祈福、禳灾、治病,也发展出符箓、禁咒与幻术。 屈原的《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 二、酸甘之味——神仙与方术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神仙家,相信经由修练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他们利用战国末期邹衍提出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使其理论更为完备。所谓神仙,在《庄子》、《楚辞》、《山海经》都可以找到大量素材。 三、提味之盐——黄老思想 黄帝代表古代的文化超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始祖。汉代初期并称“黄老”,以别于儒家积极进取的统治观念。黄帝并无著作,因而《老子》书中有关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抱一守朴等修养方法,以及谷神不死、长生久视、有生于无等近似神仙的描述,受到道教的推崇,并尊老子为教主。 四、甜蜜之味——谶纬神学 西汉后期,流行谶纬之说。“谶”指宗教式的预言,“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常配有图,又称图谶。“纬”是对儒家的“经”进行解释与比附的作品。最早的谶语是《史记·项羽本纪》所载的南公之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后各种谶语使人目眩神迷。儒生们以谶纬“神化孔子”,道教则以之“神化”老子,如东晋葛洪《神仙传》谓老子之母“感大流星而娠,……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 五、提鲜之味——墨家思想 墨子“尊天明鬼”的信念影响了道教的符箓派与丹鼎派,其“兼爱尚同”的观念也被融入道教著作《太平经》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