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域漫步】汉画像石之遐想(下)

 RK588 2017-05-11
2015-02-15 春诵夏弦

日常生活之外,也有些地方性特别突出的图像出现,四川地方得天独厚,有盐井的开发,自流井一带还有天然气,形成了水火既济的形势。于是心地灵活的四川艺术家,在汉代就把凿井取卤燃火制盐的真实情况一一描绘于图画中,而且真的是栩栩如生。试看汲卤高架、盐灶举火,还有林间伐木、山间猎兽,岂止山水画于此发韧,汉代蜀郡的日常生活不是就在我们眼前吗?



汲卤图



弋猎收获图


《弋猎收获图》的名声比《汲卤图》还要大,其艺术成就亦更高,同样地传达出四川艺人的心地活泼,这画像砖分上下两栏,下栏为收获图,农人手挥镰刀相助收割,使人一见就想到法国名画家米勒的《拾穗》。上一栏则近正方形,境界亦更开阔,天上布满飞鸟,水中游满大鱼,真的是“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把“天地之大德曰生”活泼泼的意思表现得饱和盈满,是我国哲学的最美显示。每一次看到这幅图画,我总是心领神会,得到最大的喜悦。



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Des glaneuses

更有趣的是左侧树下二人,引弓仰面遥射天空中的飞鸟,那姿态生动异常,在他们的身旁,有两组像纱锭似的络椎。这上面的线绳连接在箭身之上,射出去之后,还可以把箭收回来,这就是“弋”。孔老夫子的“弋不射宿”就是指这种射猎的方式;巡弋飞弹的得名亦是导源于此。

这是一组汉画像石中的极精之品,和山东武梁祠的端庄方正格局恰好各极其妙,充分显示山东和西蜀的地方特色,却又各得其所,共成两汉的艺术峰巅之美!

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汉代的绘画,距现在将近两千年之久,但是金石永固,只就这丧葬一端所遗留下来的艺术品一加透视,我们的心情便历历如在两汉时代,和他们一同生活、工作、表现,对他们的成就,亦衷心地予以欣赏赞美;在那么早的时代中,他们以相当原始性的工具和技法,竟会为我国历史留下这道艺术上的彩虹,在武梁祠石刻上还留下了大匠“卫改”的名字,这是最早的艺匠题名了······一一都是幸运难得之至。



画像石·孔子见老子

若用人类学上功能学派的一种说法,这一切都有所为,都是为“事死如事生”的这一套观念所统领。死生是一桩大事,每一个民族都为此深深思量。为了关心死者的冥间生活,所以除了丧葬祠祭之外,还遥远地联想到了死者要有娱乐,因之有伎乐歌舞图画的出现,千年长夜,有连环图画式的刺客传、孝子传等以供讲古,日常生活如渔猎、庖厨、犬马、飞鸟······一一都来安慰死者平生——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自古迄今未变,它的名字就叫做孝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说的正是这个。所以我们虽说的是图画,实在是在重读汉书,若把《前汉书》、《后汉书》摊开来交相印证,我们不仅对历史有了立体性的了解,同时亦会为我国汉代人的艺术成就感到赞美和骄傲。


岂止是炎汉一代?岂止是炎黄一系或炎黄一域?由于汉代画像石有绘画、图案、浮雕、拓榻四美兼具的特色,人类艺术史上亦同样光彩照耀地增添了一页珍贵篇章。


(节选自李霖灿著《中国美术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