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藏了一座千年古刹,曾被梁思成誉为国宝,却由日本人最早发现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11

在北京以东天津以北,矗立着一座俊秀挺拔的山峰。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盘亘于此,它就是著名的蓟县盘山。历史上爱好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也仅仅是六下江南。但是他一生中却曾经32次登临蓟县盘山,最多的时候一年之内就来了3次,并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慨叹。

在盘山脚下的蓟县小县城里,有一座看似“低调”的古寺。低调的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历史来源,当地人习惯叫它大佛寺。传说当年唐朝的安禄山起兵造反,曾经在这座寺庙里誓师,对着三军将士大喊:“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于是这座寺庙就被命名为独乐寺。

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独乐寺都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直到1930年,一个名叫关野贞的日本学者来到中国考察古建筑。有一天他坐车路过蓟县县城,偶然间发现了这座与众不同的古建筑。由于急着赶路,只能匆匆拍下一张照片,留作日后研究。

直到1931年,梁思成在一次影展中发现了关野贞拍摄的那一张照片。细心地梁思成猜想,这一定是一幢历史悠久的珍贵古代建筑。于是他马上从北京出发,长途跋涉来到蓟县,找到了照片里的这座独乐寺,并且对它展开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后来,在林徽因的协助下,梁思成撰写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在文章中梁思成说:“独乐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并且还担心,如果不对其加以保护,那么过不了多久,独乐寺就会像建章宫,阿房宫一样,成为一个历史传说了。

那么,这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独乐寺,究竟牛在哪儿呢?概括来说主要有四点:一是重建于辽代,历史悠久;二是寺庙内的斗拱木结构堪称绝唱;三是保存有珍贵的辽代彩塑塑像;四是留下了李白、严嵩等人的墨宝题字。今天我们所看到寺庙山门之上“独乐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是由明代权臣严嵩亲笔题写。

此外,坐落在独乐寺里的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高23米,可以说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集大成者。观音阁上的“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亲笔题写。就连下面的小匾额,也是出自清朝咸丰皇帝的御笔。

在独乐寺观音阁的里面,还耸立着一尊高达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塑像面容清晰丰润,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头部直抵三层楼顶的藻井之中。根据梁思成先生的亲自考证,这座塑像制作于辽代,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泥塑佛像,堪称“国之瑰宝”。

如今的蓟县独乐寺已经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依旧不是很多,只是到了每年的庙会和法事,才会聚集一些人气。或许对于这座千年古刹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大家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