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保山西|浊漳河谷八个国保单位之一佛头寺

 无为zy7ny7trqk 2017-05-11

浊漳河是长治市最大的河流,流经全市12个县、市、区,在长治市流域面积9 991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1.9%。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分南、西、北三大支流,浊漳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浊漳西源出于沁县漳源村;浊漳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树沟。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县甘村交汇,又东至襄垣县合河口与北源交汇,始称浊漳河。浊漳河又东南经黎城、潞城、平顺,在平顺县东北部的下马塔出山西省境。

平顺佛头寺全国及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平顺县城东北50千米的阳高乡中。四周群山环抱,沟纵横,林木苍翠,景色宜人。寺院建在村中业土丘之上,原为两进院落,现仅存佛殿一座。殿宇高峙,飞檐凌空,显得古朴壮观。佛殿面阔三间 ,进深九椽,平面近方型。单檐九脊顶。殿内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梁架简洁,用材规整,彻上露明造。柱头斗拱五铺作出双昂,昂呈琴面式,昂嘴已被后人截取。六分头耍头。明次间各出补间斗拱一朵,形制略同柱头铺作。明间辟门,用板门两扇,方形门簪为明代更换之物。两次间为破子菱窗装修,形制古朴。殿身较短,斗拱约为柱高之半,延续了早期建筑的手法。殿顶脊兽皆备,筒板布瓦,琉璃剪边,出檐深远,举折平缓。寺院虽无碑刻题记等确切纪年的记载,但从梁架斗拱形制分析,仍不失金代(百度上说为宋代,但是现场观后有历朝历代修缮变异的情况)以前的建筑风格。

文保牌

平面规划图

山门外

大殿回望山门

现存大殿

柱头斗拱

转角拱区域

大殿后面

大殿背面

大殿45度视角

大殿不同角度

大殿转角斗拱

殿后台阶

大殿内空间

大殿梁架与壁画

大殿内转角区域

大殿梁架

 壁画内容为二十四诸天。

山面丁桴,大角梁后尾插入蜀柱中,另一根蜀柱托系头栿。

佛头寺的历史价值

虽然创建年代不详,但是从现存大殿的一些特征来看,佛头寺是属于北宋年间寺院特征。


根据修葺痕迹来说,梁架上有过元代修筑的痕迹,但是依然沿袭了宋代的手法;清代对佛头寺进行大修,如今还立有《重修佛头寺三教殿碑》记一通。


从单檐九脊顶到外檐的斗拱,佛头寺的内部梁架等,都完整的保留了晋东南地区北宋时期的建筑手法,该寺是一处相对较为完整的宋构;有的爱好者却有质疑,认为佛头寺极有可能是明代建筑,这说法并不靠谱。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注:本文由中式营造(ID:Chinese-Construction)整理编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