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谢幕”管理~

 bfs302 2017-05-12

最近很多盆友都在和我絮叨“梅”的事情,大致说来就是观赏期短,花谢后不好管理,来年不开花,这三个顽疾。花期问题有各种原因不过多说明了,下面和大家聊聊“梅”的花后管理吧~

这里所说的盆梅包括了红梅和蜡梅,红梅和蜡梅尽管不同科属,但在生长习性,管理方法上,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归纳出共性的修剪方法和管理常规,可以便于掌握和运用。

修剪

对任何树木的修剪必须依据其生长特性进行。梅花和蜡梅都属落叶灌木,生长习性是,萌发力强,成枝力也强。着花特性是,花芽大都着生在当年的短枝上,因此,只有重剪才能多生当年短枝,保证化繁叶茂,民间素有“蜡梅不缺枝”的说法,因此可以重剪(修建的枝条别乱扔还可以插迁哦~)。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的审美意象,每个枝条留2-3个芽眼,剪除过长、过直上部枝条,注意芽眼的位置,要留取下芽和外芽,以控制和调整出枝的部位和方向,使得多次修剪后的枝干呈现出虬曲多姿的神韵。

“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审美情趣修剪,删繁就简,剪去过密的枝条,包括那些有碍造型的徒长枝,平行枝,较差枝、病虫枝等,使枝条疏密有度,均衡协调。

“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的审美情趣修剪,“斫其正,养其旁条”,剪去向上生长的壮枝,削弱树体的顶端优势,平衡营养供应,为下部枝条留出生长空间,输送充足的养分,以保证下部枝条健壮生长,使枝条向左右方向和向后方向生长,呈现出疏影横斜的诗情画意。

若花后不需要留种,及时去掉残花,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花芽的形成。夏季,待新梢长出3-7厘米左右,留4片叶摘心,以促进枝条健壮,树冠圆满,及时短剪向上生长的徒长枝,以免消耗养分,使花芽分化不良,影响来年开花。

翻盆施肥 结合盆梅的修剪,还要根据情况翻盆换土,盆梅一般2-3年翻盆换土一次,宜在3月中下旬进行,去掉土坨周围旧土1/2-2/3,剪除过粗过长的老根、腐根,同时,除去根部所有萌蘖枝,盆底加入适量的蹄片、饼肥、骨粉等有机肥,填入新配制的培养土。还可利用逐年翻盆时逐渐剔土提根,逐渐形成悬根漏爪、苍劲古雅的盆景造型。

六月底,梅花和蜡梅由营养生长逐渐进入生殖生长,应停止摘心和修剪,多施磷钾肥,管理跟上。

经过一番精心照料之后,一盆繁花满枝,造型优美的“梅桩”盆景,在万华纷谢一时稀的数九隆冬,又会给你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