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体育报'小','镇'稳脚跟

 种德得福 2017-05-12




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标准与公共服务事业部至今已组织制定完成2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广泛应用于体育设施建设和设备制造领域的咨询、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我们致力于向社会团体提供人员培训、标准编制、管理服务和标准化技术咨询等服务。咨询电话010-67687894。

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2016年底,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冰雪运动旅游、山地户外旅游、水上运动旅游、汽车摩托车旅游等体育旅游新业态成为重点发展目标,其中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随着各部委、各省、市落实文件的政策相应出台,这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全国各地兴盛起了一片建设特色小镇的浪潮。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体育作为一种代表了健康、时尚、阳光的标签,同样成为了特色之一,体育小镇成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新宠。


特色体育小镇萌生出芽

马拉松、越野跑等户外项目已成为多地刺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领跑者”。马拉松和越野跑的兴起给了许多体育爱好者旅游机会,例如福建武夷山就提出打造马拉松特色小镇。今年4月,国际马拉松及路跑协会主席帕科·博拉奥一行近日到访武夷山,希望在此设立国际马拉松及路跑协会亚洲总部。
  从徒步到跑步,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广大参与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关注点的改变促使更多的地方政府和体育赛事运营机构将户外运动看做是打造体育旅游胜地的“领跑者”。

在中东部地区,周末坐高铁前往某个山清水秀之地参加一场跑步比赛似乎已经成为新型跑步者的聚会方式,南京、杭州、金华、宁德、台州、萍乡等地越野跑赛事遍地开花,天目七尖、杭徽古道等传统的徒步路线都成了天然的赛道。北部和西部地区,除了北京、张家口赛事密集外,甘肃张掖、四川四姑娘山、云南大理等经典旅游目的地也摇身一变,成为国内跑步爱好者挑战极限的“圣地”。
  “国际知名的马拉松和越野赛几乎都在国外,其实国内就有很好的资源,现在开发新比赛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很多资深跑者认为,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参与者吃穿住用都在当地,客观上的确能拉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


以创新做驱动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在体育特色小镇探索开发过程中,体育产业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以企业主体、政府做服务的发展模式,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而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利用各种资源,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将后期导入前期,在进行策划规划设计的同时,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项目、营销、管理、服务、投融资等资源,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

以浙江湖州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为例,在这里,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多重元素有机融合,游客可以体验各种室内外新型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如户外休闲、探索运动、山地骑行……等。

依靠体育产业传统优势,该小镇活化“体育+旅游”产品,将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户外休闲运动品牌,引进高端体育产业企业,大力开展探索、骑行、攀岩、马拉松等户外活动,将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三元素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山水特色的“户外运动赛事集散地、山地训练理想地、体育文化展示地、体育用品研发地、旅游休闲必经地和富裕民众宜居地”。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目前,体育旅游每年呈现14%的增长趋势,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市场看,体育旅游都是旅游产业中成长极为迅速的细分行业。中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正逐渐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体验式旅游发展。“旅游+体育”产业跨界融合,也正在撬动特色小镇建设。


体育也需内外兼修

在前不久的两会上,刘翔提到:“体育产业离不开大量体育爱好者的倾情投入。”目前培养体育消费者是让中国体育产业取得良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刘翔还表示,应当通过体育课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校园体育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也培养了人们对体育产业的消费习惯。

这是很多体育从业者的共识,中国的体育需求是需要在教育上下些功夫的,甚至说,体育要想改革得先进行教育改革。等全国各地体育小镇开业了,却遇到供大于求,市场不平衡的尴尬窘境,想必对体育小镇的发展就弊大于利了。

另外,体育小镇的建设本身就需要大量懂体育懂地产的人才,目前中国体育产业专业人才还十分短缺,而体育和房地产双通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加稀少。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操盘开发的体育小镇,想必也是对体育小镇的发展有不小的阻碍作用。

不过,目前国人不对体育运动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体育素养和体育认知也有不小的提升,我相信国家不断地出台优质的体育等相关利好政策是对全国人民健康、休闲、文化、经济的众多产业的助推器,相信会有更多的能落到实处的项目、活动出现。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