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必完整他人,他人也无需圆满你的期待。

 陈识123 2017-05-13


最近遇到一些身边事,觉得很有感触。

场景一

前两天工作室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武女士。她自己刚刚从单位的领导岗位上退休,孩子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又考取了公务员。娶了一位漂亮媳妇,生了一个可爱的孙子。这位女士在外人看来,可谓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可是一说起来自己的孩子,武女士却唉声叹气。原来,她的儿子对公务员的工作不是很满意,觉得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一直处于想辞职又不甘心辞职的状态,在武女士看来,事业处于停滞不前。在武女士的心中,儿子根本没有达到她认为的高度,她为此没少给他出谋划策。可是,她给儿子提的一些自己认为非常好的建议,儿子却总是要么不听,要么听了不做。加上最近儿子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多矛盾,她心里十分烦恼。

武女士说,如果不是想到儿子,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真的很不错。

场景二

另有一位朋友,这些日子总是为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发愁。她的弟弟妹妹,生活条件不是太好,经常会向她这个当姐姐求助,说钱不够花,好心的姐姐总是会及时给予帮助,并会给予他们很多的教诲和建议,但她发现,他们只是拿了她的钱,却并没有听从她的建议。有一次,她好心地给弟弟介绍了一个小工程,弟弟一打听,要垫一部分资,还要找设备,联系专业工人,便打了退堂鼓,她极力劝说,说会想办法帮助他,让他先去行动,但是弟弟最终也没有听,让她十分生气。而妹妹呢,前些日子说要辞职,因为老板说话总是很难听,不好相处,她不想受那个气。朋友知道后,劝导了半天,让妹妹忍一忍,不要意气用事,但是妹妹也没有听从她的意见,还是辞职了。在她看来,她的弟弟妹妹,不安于现状,却不求上进,让她感到心力焦萃。

朋友说:“如果不是因为操心弟弟妹妹,怕爸爸妈妈不开心,,我觉得自己过得真的挺好的。”

……




的确,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只是有时这个不如意,我们会觉得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他人的原因,于是我们就会想办法让他人改变。可惜的是,这样的美好愿意总是落空。

心理学说,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而不能改变别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总会想要改变他人呢?

其实,我们若想改变他,虽然表面是在说“我这是对你好”,想一想,潜台词是不是“如果你能改变,我就会好过”?

比如你希望对方戒烟,你会说“我说你是为你好”,可更深的动力是否是:如果你戒烟,我就不用闻讨厌的烟味,如果你戒烟,你就会健康,我就有一个健康的老公。

再比如希望退学的孩子重新上学,表面是“我为你的将来着想”,更深层的原因又会不会是:你不上学我很难受,我很没面子,我很丢人?

当我们想改正别人,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是把他人当做自己的一部分一样,而不是把他人看做独立一部分,把他人如同看待是自己的胃或是肝一样。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话,桑姐特别喜欢:你不必完整他人,他人也无需圆满你的期待。

放过他人,让别人作自己,我们才能放过自己,不为别人而活。让他人作自己,同时我们才可以真正地成为自己。

所以,请放下对他人的期待。


关于我们:

     “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系李卫东先生通过多年解读《黄帝内经》,首创提出的建立在中医文化体系下的学说。李卫东:作家、历史学博士、史前文明研究专家、外星 生命 研究专家、潜心研究国学,中医,梦学,生命科学多年。代表作有《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梦到底预言什么》、《人类曾经被毁灭》、《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素书》等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