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状物,植物,草木,竹子,幽竹
【名句】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出处】 唐·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译注】 这个时候,我才怜爱起窗前的幽竹来,它们在残春之际仍然不改其葱茏茂密之态,以等待我的归来。
【说明】 《全唐诗》卷二三九与卷一五〇均录此诗,作者一为钱起,一为刘长卿。一般选本多编在钱起集下。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山中暮春图。此时,溪上的黄鸟已经寥寥无几,不再叽叽喳喳;辛夷花早已落尽,只有杏花还在飞舞。“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这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山中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更多有关竹子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在这样的氛围中,人总是容易悲伤的,然而作者的感情却是一振,他说:“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人惊喜地发现窗前有几竿幽竹,它们一个个青劲挺拔,翠绿葱茏,摇曳多姿,为窗前增色不少。它们一年四季始终“不改清阴”,迎接着它久别回来的主人。这两句以流水对的形式,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多情之心。 在这首诗中,作者怜爱的就是幽竹的“不改清阴”,这是它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幽竹苍翠坚韧,在寒风暴雪中仍保持葱茏之态,这与那些春尽而稀的黄鸟、春去而落的春花是迥然相异的。因此,诗的前两句并没有赞美、怜爱春鸟、春花之意,而是借其“改”,衬托竹的“不改”,表达了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冬寒的高尚品格的礼赞。所以,这首诗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责任编辑:夏素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