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达!又一新能源车企获牌,究竟有什么大背景?

 石子89 2017-05-14


▲会议现场


2017年3月28日,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核准的批复》,这意味着河南速达成为继兰州知豆之后,第12家获得独立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的企业。目前国家已经发放了12张新能源牌照,均为不知名的企业,大家往往会询问传统企业没有资质造电动车吗?殊不知这些传统汽车企业早已自备生产“属性”,无需申请即可具备电动车生产资质。今天就来聊聊,拿到牌照企业的那些事儿。


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成为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的一道门槛,但该规定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车企的要求,希望能够吸引在其他相关领域中有所建树的企业共同参与进来,将“一潭死水”的市场搅弄起来,尽管在一些运营条件上有所放宽,但在技术方面对企业的能力非常看重。整体来讲,国家在甄选过程中本着“宽进严出”“扶优扶强”的原则进行牌照发放。


目前已经申请到牌照的12家企业尽管不被市场所熟知,但却出身显赫,动辄几十亿的投资规模,连首富李嘉诚、汽车大佬鲁冠球也参与进来,可谓实力非凡。





下面就具体来看看

这12家企业都是哪路神仙?


1、背景

从已获得“门票”的车企来看,绝大数都背靠着汽车周边行业背景,有传统/外资汽车生产厂商、商转乘、汽车零部件、汽车设计等,仅最新获牌的河南速达专攻技术路线,无汽车背景;从企业类型来看,主要是自主企业,仅两家合资企业。具体来看,这些“不知名”的企业背后均有一个知名企业或当地政府来“站台”,后续能够给到的支持也是可想而知


看完了企业类型,接下来了解下他们的具体背景:

  • 北汽新能源: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

  • 奇瑞新能源:奇瑞投资的新能源子公司;

  • 云度新能源:由福汽集团、莆田市国投有限公司、海源机械、自然人四方合资成立;

  • 知豆:原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曾与众泰合作,借助其生产资质生产知豆系列汽车,后独立与吉利合作生产,16年吉利出售知豆股权后独立,并申请新能源牌照获取生产资质;

  • 长江汽车:前身是杭州公交客车厂,2013年,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整车核心制造工厂;

  • 江铃新能源:江铃旗下新能源子公司;

  • 金康新能源:小康汽车100%控股子公司;

  • 国能新能源:中国资本控股的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及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域绿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资成立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项目;

  • 敏安电动车:台湾敏实集团旗下展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台资)与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国资)共同出资建立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万向集团: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排名第1企业。通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前途汽车:长城华冠原业务为厂商提供整车开发服务,后拆分为两部分,原有的长城华冠公司归属长丰集团,更名为猎豹汽车研究院,另一部分成立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开始电动车造车业务,推出前途汽车;

  • 河南速达:三门峡政府大力支持的企业,有高校科研背景,在新能源技术上有所深耕,曾有意向生产低速电动车,鉴于政策的不稳定,放弃低速电动车业务。

2、前期投资

从发改委发布的核准批示来看,各个车企现有的总投资规模大都在10亿元以上,58.3%的车企投资超过20亿元。其中国能新能源投资总额达42.7亿,可见其三方合资的经济实力,据了解,国能在申请资质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样车检测报告中,国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轻量化、经济性、车辆碰撞试验等方面检测结果有多项都远高于标准要求。除此以外,他也是第一家未获得资质先就宣布获得大笔订单的企业。


3. 产品规划及产能

从各大车企规划产能来看,主要在5万台。新获牌的河南速达经历了多年的积淀,在工厂建设方面较为成熟,设计年10万台产能;传统汽车制造厂商背景的奇瑞、北汽、云度均设计了6万台以上产能,足见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而电动车界的“老司机”知豆,设计4万台产能,其利用的是吉利原有的兰州分公司进行改造,项目并未增加产能,或与其微型电动车的小众定位有关。

从已获牌照车企的产品布局情况可见,最热门的细分市场是传统微型车以及热度不减的SUV。由于电动车本身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续航时间短,车身小型化、轻量化自然是无可厚非,“小而美”的微型车也一直是电动车的一种主要细分市场。而此次“高大上”的SUV也成为了各大电动车厂商纷纷布局的重点,细细看来,尽管布局SUV,却也依旧以小型、紧凑型SUV为主,换汤不换药


从各个车企的具体车型来看也有不小的发现:

  • 北汽、奇瑞这种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基本是汽油车型的衍生品,想要继续在新能源市场“火一把”;

  • 长江汽车则是扎根于SUV领域,目前已经推出5门款小型SUV逸酷;

  • 前途汽车则是“不走寻常路”的一个,首款推出K50,定位略低于Model S的跑车,汽车设计起家的前途在产品外观方面,优势明显强于其他厂商;

  • 万向集团是车企中最神秘的一个,目前还未推出具体产品规划,但从其收购的美国新能源汽车企业Fisker(后更名为卡玛汽车)推出的首款插电混动跑车Revero来看,其路线可能会与前途类似,但实力却远高于前途。万向和前途这两家企业都属于“冒险派”,走的是由高端到亲民的路线。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放言“我会把万向挣到的每一分钱都用来制造电动车。我会大量烧钱,直到成功。或者万向崩盘为止。”足见其决心;

  • 江铃新能源和金康新能源则是商用车转型乘用车的代表,目前江铃对外显示了比较大的野心和决心,江铃新能源旗下第一款三厢纯电动轿车E160已经于今年1月16日正式投产,而江铃新能源未来还将建设3个整车平台,推出4大系列多达20款产品;国能此次首款车型可以说是萨博9-3的电动车款,外观造型与设计延续了燃油车型的风格,首批车型将向租赁公司进行销售;

  • 云度和长江走的路线比较相似,也是深耕SUV细分市场,从小型SUV出发,逐步上探,目前推出的π1,π3主打灵活空间、短途、良好通过性等特点;

  • 知豆则是继续现有车型的生产和推广,目前,知豆还在研发Z系列车型,该系列的定位要高于现有车型,具体情况还需等到明年才能一探究竟;

  • 河南速达专注紧凑型轿车的开发,目前已推出两款紧凑型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2家获牌企业中,仅万向集团具备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格,主要由于其所收购的卡玛汽车原有车型为增程式。其他11家车型均专注于纯电动产品,可见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专注点集中在纯电驱动新能源产品


4. 项目地理位置分布

从已获牌照车企的分布来看,基本活跃在沿海地区、长三角区域及中原物流中心。一些新能源推广较强的地区,如江浙地区,各有两家获牌企业。从整体分布来看,东三省、珠三角、西北地区布局还相对空白,主要由于东三省气候寒冷会明显缩短锂电池的续航时间,目前各车企也在专注新电池技术发展,来攻破这一技术难题;珠三角是日系大本营,日系大力推广混合动力车,纯电动在进入华南地区会有一定的壁垒;而西北地区多属风沙地貌,对车辆自身通过性要求很高,所以西北地区的中大型SUV几乎是主流车型,目前大部分纯电动车还集中在微型车细分市场,难以适应当地复杂的道路情况。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车型的不断扩充,相信拓展这些区域只是时间问题。


小结:

从以上获牌企业中,我们不难看出其特点,大背景、灵活投资、小产能、汽车周边产业、新产品研发为主,老款车型继承为辅,最新获牌的车企甚至有高校科研背景,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电动车行业将会是百家争鸣,而非几家独大,尽管一些评论悲观的认为“鲶鱼”还未出现,但看到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相信“鲶鱼”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让子弹飞一会儿。




[来源:易湃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