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秘密刻一石碑,宋朝历任皇帝遵照执行,官员受益却被蒙鼓里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14

唐朝灭亡后,就进入了长达50多年的五代十国混乱军阀时期,最终是赵匡胤一统江山,建立大宋朝。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只在位16年,但是赵匡胤对大宋朝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赵匡胤是一个英明仁慈的皇帝,他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并不像某些开国皇帝那样,杀尽开国功臣,赵匡胤采取的是“杯酒释兵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

在中国古代史上,文人给人的印象总是一副书生气,文绉绉的,要想在官场上谋得更高的职位,是非常难的。甚至在某些皇帝的眼中,文人是可有可无的,只会写写文章,又不能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所以并不重视文官。但是宋朝的赵匡胤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文官呢?

因为赵匡胤总结了过去的唐朝灭亡,以及五代十国混乱时期的经验,长期的战乱,损耗国力不说,老百姓也跟着遭殃,政权也就跟着不稳固。武将犯错误的危害,远比文官犯错误的危害大,那就提高文官的地位,与武将形成一个平衡的局面,而且还能提高国家的文化水平,让全国的文人都参与进来,百姓有了精神文化支撑,也不会想着添乱,凝聚了国力,百姓安定,国家减少战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让大宋朝历任皇帝都能重视文官,赵匡胤在生前,秘密刻了一块石碑,要求每任皇帝都能遵照执行。但是石碑的内容,只有每任皇帝一个人知道,即使是宰相,也不能告知。所以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都被蒙在鼓里。直到后来金朝灭了宋朝后,在宋朝的皇宫处,才发现了这块石碑的存在。

石碑中记载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度非常昌盛,出现了一批批非常有能力的文官。有些文官还经常跟皇帝斗嘴,皇帝也并没有将他们问罪。有人说,怪不得宋朝老是被边境的一些小国家欺负,原来是文官当道,军事将领受到排挤,没有战斗力造成的。其实非也,宋朝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提高军事力量的,而且军事力量并不弱。

宋朝的多数皇帝考虑的是,发展国内经济,提高国力,让百姓安定过日子,所以能不战就不战,这跟赵匡胤的初衷也有关,但并不是害怕战争,真到了要开战的地步,皇帝是没有犹豫的,派出的将领,在战场上也是非常勇猛的,曾一度打的边境小国痛苦不堪。当然,到了每朝每代的后期皇帝,都显得能力不足,最终导致灭亡,也许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时代总还是要发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