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刻文字|甲骨文与现代美术思维

 为什么73 2017-05-14


文字,是一切思想的门户。所以我请倍伟老师也来腔调开个专栏,和大家讲讲文字。


倍伟老师,是我早想引荐给大家的另一个朋友。


古人常说君子,倍伟就是那样的一位君子。这首先在他的做人上,稳重,敬业,讷于言。我们是广播养育的一代,对于收音机里面的声音特别迷恋。而这个声音的奥秘,他是晓得的。在广东的广播界他是出名的“金耳朵”。


独处,是最见君子修养的时候。他喜欢研究文字,篆刻,打磨树根。那里面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他写的文章,尽见他的精神。

      



甲骨文与现代美术思维

 

倍伟


今天,我们来说说甲骨文与西方现代美术的关系。或许有人会说,瞎掰,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文字是一种表意的符号,按照19世纪末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以及英国女学者维尔比夫人(LadyVictorian Welby)的建议,符号学应当称为sensifics,,或significs,即有关sense 或 significance的学说,也就是“表意学”。

而西方近现代美术在客观真实地描绘与记录事物之外,越来越多地开始表达流露作者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达达派等层出不穷,画面也越来越趋于表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现代美术的创作思维与甲骨文的造字思维几竿子能打着。

 

第一竿子——

甲骨文与抽象主义

 

什么是抽象主义?抽象主义又叫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或抽象派。

Abstract这个词,具有“提取、萃取、提炼”的意思,而“抽象”,恰恰是抽去具象与表象、留下精髓的意思。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具有高度象征性。

说得那么复杂,其实,我们看看毕加索对一头牛的抽象过程,就能明白啥叫“抽象”了:


抽象的过程1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2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3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4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5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6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7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8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9    牛    毕加索

抽象的过程10    牛    毕加索


从这个不断抽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那张牛,非常具象,肌肉、骨胳、皮肤,乃至光影明暗,都非常写实,逐步抽取精髓的过程,也就是逐步舍弃具象描绘的过程,最后只剩下一个轮廓以及最具代表性的线条,但是,这抽象到最后的图画,我们一看仍能看出这是一头牛,而且还是公牛。


再来看看毕加索的一个雕塑作品《牛》是如何对牛进行抽象的:



我们可以对照着看看金沙博物馆中展出的青铜牛头,这是古蜀王国时期的,距今3200-2900年:



这两个作品也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抓取了牛最大的特征——弯角,让人一看便知这是牛。好,看看甲骨文的“牛”字吧:

 


“牛”字其实就是一幅高度抽象的图画,保留了牛角、牛耳,而牛头被概括成一条竖直的线条,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提到抽象主义,就不能不提蒙德里安,那我们就来看看蒙德里安是如何对具象的物品进行抽象概括的。

 


对比两张图,可以看出原本形状各异的静物,都被抽象概括成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而画面中间最突出位置的花瓶也被精练成几条曲线。同样,我们看看金沙博物馆的陶罐:

(BAYWAY摄于成都金沙博物馆)

 

再来看看对应于这个陶罐的甲骨文“酉”:



“酉”就是这种广口大肚陶罐的抽象,是不是和蒙德里安的《静物》中的花瓶有一拼呢?

再看一个蒙德里安的《树》,



对比甲骨文的“木”与“未”等字,感觉甲骨文用简单的几笔把一棵树抽象成树枝、树干、树根,却仍能给人“树”的印象,要比蒙德里安高明多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汉字与绘画是同源的,正所谓“书画同源”,汉字中的象形造字法就是运用线条创作的抽象绘画。

 

第二竿子——

甲骨文与立体主义

 

再来看看甲骨文与立体主义的关系。立体主义,又称立体画派(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艺术家以多个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不同角度的视像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立体主义的画风在塞尚的作品里就已经初露端倪,而标志着立体主义诞生的作品,通常认为是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亚维农少女》。



在这幅画作以及其后更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这种立体派的风格,比如,在正面的脸上可以看到侧面的鼻子,而在侧面的脸上却又有着正面的眼睛。


这张创作于1937年的《Marie-Térèse Walter 》的肖像画,同样,侧面的脸颊上却放置了正视的眼睛。

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Marie-TérèseWalter 》

 

这张画也一样,在面部既有侧视的鼻子也有正视的眼睛。

 

其实,在我国甲骨文中,早就使用了这种将不同视角的视像置于一个画面上的手法,或者说,这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手法。比如,这个“员”字的甲骨文:


 


下部是一个鼎的侧视图,而上面的圆圈分明是个俯视图,表示鼎从上面看,鼎口是圆(员)的,这个字便是把侧视与俯视的两个角度同时表现在一个画面上了。所以,“员”字最初的意思是“圆形”。传说“夏铸九鼎”,用每个鼎代表一个州,每个州都是夏的一份子,是夏的“一员”,所以,“员”字又有“成员”的意思。

 

再来看看这个“龠”字。

 

“龠”是远古时代就有的乐器,根据甲骨文的写法,可以判定是一种由很多管子并排构成的,类似现在的排箫。这是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出土于曾侯乙墓的“龠”,是由13根长短不一的管子组成的。


 


“龠”的甲骨文的写法很多,竖着的几个笔画表示一排管子是无疑的,一个大圆圈状的表示固定绑紧管子的绳子或者竹片,这可以算是侧视图;两个或者三个小圆圈表示管口是空心的、圆形的,这是俯视图;而“A”状符号,则表示向下吹气的嘴巴。这也是多种视角混于一个画面中的。

 

再来看看这个“车”字。


对照实物,我们可以看出,在甲骨文“车”的构图当中,车子的架构和顶棚都是侧视图,可两个轮子却是正视图,而且像比目鱼的眼睛一样并排出现在了一起。


运用类似思路创造出来的甲骨文比比皆是,比如“邦”(俯视的“田”与平视的“树”表示在田地边界种树以此标记邦国的疆界)、“郭”(俯视的一圈城墙与平视的城楼,表示有城楼的外城墙——“城郭”)、“圉”(平视的戴手铐的人与俯视的监狱围墙)、“困”(平视的树木与俯视的围墙)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把甲骨文这一古老的象形文字当做一幅幅记录古人生活场景的画面来分析的话,那么甲骨文便可说是中国画散点透视思维的滥觞,而西方传统绘画一直秉承“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法

 

荷兰画家霍贝玛1689年创作的《米德尔哈尔尼斯大道》,标准的焦点透视。

 

而中国文字与绘画,从甲骨文中就开始了多点透视,其后的中国绘画也都是散点透视或者多点透视的。

汉画像砖上的散点透视(BAYWAY摄于成都宽窄巷)


《红楼梦》插图中的散点透视

 


中国古典绘画中,随手一翻,都是散点透视,这张《宴乐图》中的桌子,越远的边越宽了,与西方美术的焦点透视完全相反。

 

而在西方,直到塞尚的静物画尝试了散点透视后,才开启了西方美术的新时代,并启发了其后立体主义的出现。


看看塞尚这张开辟西方绘画散点透视先河的静物画吧,在这张静物画中,桌子和水果盘等都采取了散点透视的画法。

  

中国文字在造字法中有一种叫“会意”,就是把一些简单的字当作一个个基本的表意符号,为了造字方便,这些表意符号笔画上通常比较简省,并相对固定地表示某一个事物或意象,就像一块块积木,当把不同意象符号的积木拼在一起时,又会产生新的含义,从而可以构成新的字。


比如“祭”,就是由“肉”和表示手的“又”以及一些表示血滴的点组成的,表示用手将带血的肉呈上以祭祀的意思。

 

理解了甲骨文的造字理念后,我们再反过头来看近现代西方美术思潮与流派时,便会发现,西方近现代美术中,也有意无意地借鉴了中国文字或绘画的意象性与写意性,比如上面毕加索的绘画中,被突出的眼睛、鼻子、手等,或许就是作者在强调的他个人思想里对画内人物的某种感受与意象。


在毕加索另外一幅著名作品《格尔尼卡》当中,人体、牛、马、断剑、油灯等都被解构成一个个意象符号,如同积木和机器零件一样,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组合,构出作者的意图。这是不是与甲骨文造字思维很像呢?


 

 

第三竿子——

甲骨文与表现主义

 

啥是表现主义呢?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

 

我们对比着看看这几个字:“人”、“见”、“望”、“企”。

几个字共同的意象符号都是“人”,而“见”就是一个人顶着一个大大眼睛“目”,极度突出了此时此刻“目”对于“见”的作用;“望”,是在“见”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表示土堆的符号,以此表现登高远望之意;而“企”,是在“人”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表示“脚”的意象符号“止”,以此强调踮起脚、用脚趾站立的意思。(企的本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少用了,但在某些词汇和方言里仍然保留了本意,比如“企望”、“企盼”、“企鹅”、“企稳”、广州话的“企住”、“企系度”。)


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

 

说到表现主义,就不得不提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画面上人物惊恐的眼神与大张的嘴,背景幽深的海湾与血色天空更加烘托出一种幽闭与恐怖的意象。蒙克用这突出的、张开的大嘴表现那种压抑惊恐的心态的手法是不是与上面的“见”、“望”等甲骨文的构字法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这是“亘”的甲骨文,旧读“XUAN”,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漩涡的象形,以此表现水流中漩涡,并象征了一种连绵不断、缠绕不绝的意思,所以,才有“亘古”、“连亘”等词。每次看到这个字,总会让我联想到梵高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那幅著名油画——《星空》,画中描绘的灿烂星河如同漩涡,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一般人眼中宁静、深邃的星空,在梵高的心里却是运动的、神秘的、扭曲的、纠结的、如漩涡一般危险的、缠绕不绝的,画面左侧同样扭曲却指向天空的柏树,象一团跳跃的火,激情难耐地在天空下暗暗燃烧。


在通常油画所讲究的色彩、明暗、构图、笔触、肌理之外,这种表现主义的象征性,无疑又给画面增添了另一个欣赏的维度,让我们可以触摸到画家们创作时的心境与精神状态。

 


三竿子都打着了。

 

中国的古文字甲骨文与西方近现代绘画,虽然相隔了几千年,但其中的美学思维却是相通的,当我们把这两种看似遥远到八竿子打不着的艺术放在一起欣赏时,是不是有了一种新鲜的感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