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房村志》后记

 yzsr273 2017-05-15

 

本志的代前言《乡村档案需传承》中曾经提到过,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片热土拥有一份近似于完整的记录,我们需要发愿者、记录者、传承者。因此,乡村档案需传承!这是一份良心,更是一种责任。

如今,《新房村志》终于完成,虽然由于资料短缺和我们自身能力所限,村志还稍显粗糙,但毕竟用力地记录了过去,给村民们留下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本村发展脉络。

此次修志,从开始筹划到最后完成,历时一年有余。中间虽然断断续续,但到今天,终于完成了这本薄薄的村志,这是我们对发愿者和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们的一个交代。

修史修志,历来都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众人配合完成,以一人之力,想完成一段历史或记录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几乎很难做到。今天之所以能够交出这份薄薄的村志,当然离不开众人的积极配合,对于他们的配合和无私的帮助,我们要道一声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新房村全体村民。一片土地,正因为有了人们的聚居,才会形成村落;正因为有了村民和他们先辈们的代代生息,才为这片土地注入活力。从我们爬梳的历史来看,新房村曾是一个移民村庄,四面八方的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百余年的汇聚,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村落。他们汇聚的缘起,生息的经过以及建设这篇热土的历程,为我们书写村志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他们,不可能有所谓村志的出现。

其次要感谢的,是村两委的领导集体和李建安书记、李振气村长。没有他们首肯,修撰村志的计划是很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他们在百忙之中,依旧能想到修志,实在是怀有一颗对历史敬畏的心。他们是村志修撰的发愿者,也是推动者,没有他们的坚持和鼓励,村志难以完成。

再次要感谢的,是为村志的修撰提供无偿帮助的人们。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或知情者,他们或是他们的父辈经历了百年以来跌宕起伏的历史发展,为我们今天记录过去,提供了能够准确依靠的口述资料和文献记载。陈公孝先生、陈建华先生、杜永乾先生、仲志礼先生、杜永义先生、崔武学先生以及提供资料的其他先生,他们娓娓道来亲身经历或回忆其先辈轶事时的场景,我们是很难忘记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和知情人的回忆和帮助,才使得我们的村志变得有血有肉,鲜活起来。

最后要感谢的,是新房村监委会主任李彩叶女士,她不辞劳苦,与我们一起赴未央区、长安区档案馆查找资料,并带领我们前往各位亲历者和知情人的家中访问,并认真、仔细地对全村人口、姓氏以及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统计、核定,可以负责任地说,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努力、帮助,村志才最终得以完成。

在本志的修撰行将结束时,曾经为新房村发展建设做出极大贡献的老书记陈同生先生不幸辞世,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并想以这本薄薄的村志,告慰陈同生先生及为新房村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已经故去的人们的在天之灵,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村志修撰行将结束的时候,村两委决定,在文本村志的基础上,拍摄一部记录新房村人文历史及发展现状的“影像村志”。听闻这个消息,我们不胜欣喜。文本村志限于篇幅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只能抽象的记录村子的发展。但作为立体的影像,却能生动地为我们留下这个村子绝对真实的一面。影像村志中会大量用到老人们的口述,这些近于白话却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内容,正好可以对文本村志查漏补缺。文本村志与影像村志的完美结合,对新房村的历史现状,以及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是一个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交代。

新房村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庄,但是随着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对灞地区的开发,已然变成了一个勃兴地带的核心区域。虽然自2011年起,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根,甚至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根都在乡村,以村志的形式,精心地记录乡村的过去未来,不但有助于有朝一日我们对消失在城市化浪潮中的村庄的回忆,更会让下一代看到他的父辈母辈曾经生活过的状态,当然,如果村志中所提及的一些民俗民风能够为社会学家提供研究的资料,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事情。

本志写成后,由副主编李彩叶女士统稿并校阅全篇,同时,邀请新房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安先生,原大明宫乡党委书记、《大明宫乡志》主编杜永义先生、新房小学退休教师贺芬菊女士等审稿纠错,对于他们的审读,我们表示感谢!

限于学识和资料的详尽程度,我们深知,村志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对于这些,只能留待着日后不断修订的过程中去完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