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局势,认清情况,才能驾驭自如;

 曲海刚 2017-05-16

兰师纵横

▲一招分辨公司的蛀虫



1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所以说,与对方遥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与对方心意暗合;与对方亲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对方志趣不合;任其职而不能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效果;离去而能再被招回来的人,是因为他的意见被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王左右,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言行不得体;在遥远的地方听到消息便会想起的人,是因为其决策相合,待其参谋决定大事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还没有弄明白对方是哪类人之前就去游说,定会事与愿违,在还未掌握实际情况之时便去游说对方,定会被否定。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如此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能来去自如,既可坚持己见,亦能随机应变。由此而言,圣人安身立命,当有先见之明,方能驾驭万物。



2


如何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白话所说的:交人要交心。


二人彼此交流,如果都心存抵触,那么一场谈话势必会虚伪造作,既交不了朋友,也谈不成合作,那么这次沟通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人与人交流都是有目的性的,都是希望对方能明白、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双方也可以通过这些观点对彼此进行评价。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真诚、虚伪造作甚至是认为别人看不穿自己的弄虚作假,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次两次有可能骗过去,但长久下去终是会露馅的,最终是得不偿失。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除了朋友亲人之外,最需要沟通的就是领导和生意伙伴。


因为他们决定着我们的工作前景是否顺利,所以说,与领导之间的合理沟通,是我们工作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各方面能力都相当的两个员工,领导喜欢这个却不喜欢那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喜欢的员工做到了心灵上的良好沟通。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彼此的感情,“一见如故”的意思说的就是这种心灵交流,也只有这种真心实意的交流,才能做到“酒逢知己千杯少”。


但与领导的沟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领导不同于同事,我们在沟通交流中必须注意分寸和方式方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察言观色、审时度势上下功夫。


察言观色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变化,神色转变来判断对方当前的状态,是否能够接受我们提出的意见,或者能否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而审时度势则是要通过当前形势的转变,分析出我们接下来的话题是否适合当时的场景。不然的话,就会言不当时,语不达意,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


用《鬼谷子》中的话说就是:“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



所以说,我们要把握住时机,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话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能被领导认同并采纳。


3


想要获得领导的注意和认可,就必须抓住机会,而这些机会都是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而得来的。我们常说:机会时刻光临有准备的人,这话不假。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没有把握住机会。同样的努力,同样的能力,为什么别人能够成功,而我们却平淡无奇呢?不就是因为别人能够审时度势,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做了合理的事吗?



其实,《鬼谷子》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事物内部普遍的发展规律,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根据这个规律去认识事物。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把握住,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完成不了的呢?


所以说,在工作中建言献策,首先要弄清楚领导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分析清楚当时时机是否合适,不合适又该采取怎样的变通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具有成功的潜质,也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这些都需要我们后天去训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通过认真地观察周围环境,合理分析当下的形势,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当这一切都被我们掌握在手里,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是我们做不到的,没有什么事物是我们驾驭不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