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临帖,不注意这个问题,写了也是白搭

 blywzc 2017-05-16

一、有意思的评论

前几天,我写了几篇文章,我们探讨了中国现今书法学习、书法观念的荒谬逻辑,可是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我翻了翻文章底部评论,觉得非常有意思,有些是对我提出鼓励褒奖的,在这里就不在多言了,感谢你们的支持,恭喜你们,我们彼此达成了共识,相信你们学习书法的道路也不会太艰难了。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些质疑和批评,我也都虚心接受,今天就想挑出其中的一个观点,也算是网友的一个疑惑,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二、有他无我和有我无他

许多网友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人说的为啥临帖最初要有他无我,到最后就要变成有我无他了?其实通俗一点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为什么一开始临帖就要老老实实百分之百的跟着字帖走,到了最后就要有自己的发挥?

其实这个观点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这句话最后一点是个废话。先说说前半句的正确性。

三、有他无我

之所以要求你“有他无我”是为了让你在临习他人字帖的时候,可以充分的掌握书写者的笔墨技巧以及蕴含在这些技巧之中的结构法则。

我一再强调,我们临帖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和学习到技巧,而不是去模仿的像就行了。模仿得像仅仅是一个最终要达成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本质是你掌握到了多少技巧。

所以,百分之百的亦步亦趋,是为了你们可以将所有的技巧都能学到手,学到会。如果你有所保留,你觉得你就学习他80%就够了,但是在实际中,你能学到的可能不足50%。

因为即便是你百分之百的要求自己,也仅仅能够学到百分之80%。没有人能够做到百分之百。高标准,才能得到一个相对高的结果,低标准也就更低的收获了。

古人曾经讲过一句话,这句话是说选帖的,但是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他说: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仅得其次。

在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一个人将自己的目标定的比自己实际要达成的目标高一些,他才有可能获得他实际想要的结果,

如果他仅仅就定在了自己想要的目标之内,那么他往往要得到比他实际目标低的结果。

临帖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做到临摹书法百分之百的一模一样,可是有一个高的标准在,准没错。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

四、有我无他

至于有我无他这个观点,虽然也很好解释,但是这是一句无用的废话。

他的意思是,你不是把字帖上的东西都学到手了吗,你既然掌握了很多技巧,那就得自己创新啊,自己高创作啊,在发挥自己的个性啊。

这句话虽然很“正确”,但是它是废话。为啥这样讲呢?

举个例子,还是我说的小孩学说话的例子,当小孩子终于在大人的熏陶下,学会了说话,而且说的也比较利索了,这个时候,有人给他说:好了,现在,既然你学会了说话,就不要再说你以前学过的话了,你要有自己的个性哦,你要自己创新哦!

这难道不可笑吗?

他说的当然是他自己的话啊,不用你去可以强调,他自己就能说出来,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句子啊。你去强调让他创新,难道你让他不把杯子叫杯子,让他再造出来一个新词儿来命名杯子吗?

书法难道不是这样吗?那些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写法、公认的写法,都是一时不可变更的。我们的意思,不是说我禁止你去改变。你去啊,那是你的自由,可是历史和人民终究还是不会买账的,也是不会认可的。

你说在你眼里,煤炭和钻石其实成分差不多,分子结构也差不多,所以,我就要把结婚戒指换成煤炭做的戒指。这当然可以了,这是你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是别人是不会买账的。你尽情去标榜自己是怎样的前卫,自己是怎样的审美进步,你吹破天也还是那样,其他人不买账啊。

况且,书法的创新、进步、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渐渐演进的,急不得。它也不是一人一时之功,即便是王羲之颜真卿,它们不管在书法上、中国历史上做出什么贡献,也得历史和人民来认可,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啊。

所以,有我是必然的,不必刻意强求。

五、田英章的例外

有人说,哎,不对啊,你看田英章和他的弟子,写的那个字,全都一模一样,师傅徒弟上上下下全都如此,你看,这就是他们没有贯彻“有我无他”啊。

我们承认,田英章及其弟子确实存在这个面目雷同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临摹造成的啊。确实临摹让他们有这个趋势,但是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在我看来,它们的问题在于,有些人仅仅停留在学习田英章老师的书法这个狭窄的层次上,没有向外拓展。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学习书法啊,那可不是你一个人,用尽你一生的时间,只写一个人,只临摹一种书体,这个不叫学习书法。真正的书法大家,都是遍临名家,博采众长的。这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认识造成的。

就好像我们从小到达长身体,总不能一声只吃一种食物吧,他肯定不能满足你身体的需要。学习书法,也是这个道理,要博学多家,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因为田英章老师本身的书法造成的,说白了,是他们的徒弟活活的把他这个老师给抹黑的。

这么多人说田楷是印刷字,是算子,其实着眼点就在于他的弟子和他写的都一模一样,这样就不正常啊,你生的孩子都和你一样,还有可能,还算可以接受。但是你生的十个孩子都长得和你一模一样,这就不正常了吧,也违反自然规律。

但是,即使是发生了这样的事,你难道要怪他们的母亲吗?难道这都是他们母亲的错?你就能否定这位母亲的母爱和奉献了吗?

六、创新到底是什么?

创新,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人勤奋的刻苦钻研,是一个超级绝顶聪明的人突然地灵感一现。创新也是讲条件,讲场合的。

试问如果牛顿没有掌握大量的机械、物理知识,他何来底气提出牛顿定律?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掌握大量理论物理的知识,想必也是一生默默无闻了,提出相对论的可能就不是他了。

有人批评我说,你整天叫嚣着临帖临帖,有个啥用?请问第一个临帖的人临的谁的帖,他临帖的那个人又是临的谁?

我不想在这里做过多的辩解,像这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再怎么讨论都没有用。他不是每一个人在确定的某一时期某一状态下独创的,他有可能是集中了众多人类已知的知识结晶。

王羲之之前确实没有王羲之,颜真卿之前确实没有颜真卿,但是我知道假如没有王羲之对历代碑帖的学习临摹,也就没有王羲之;颜真卿假如不去学习王羲之摩崖石刻、篆隶之流,也就没有中华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颜真卿书法了。

七、鸣谢

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的鼓励、鞭策和批评。在这里将这个观点提出来也不是批评这位网友,而是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看法,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拍砖。

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是,留言区里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少了,大部分人都能够理性客观的就事论事,也应该是一个值得欣慰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