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思考】一窝蜂建创业学院接下来怎么办?

 愚然楼 2017-05-17
校长兼创业学院的院长才能够把创业学院做好?

据与会的浙江某创业学院院长介绍,浙江省教育厅在2015年8月时下文,提出了关于创业学院建设的目的。“我当时记得最明白的是,要求2016年3月底除特殊学校外都要树立创业学院。”

浙江省教育厅确实在2015年8月31日出台了《关于积极推动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看法》(下称《看法)》,《看法》要求,2016年3月底前,全省普通高校(含独自学院)除公安类等特殊类型高校外,广泛树立创业学院,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起色制。

这份《看法》同时提出,选择若干所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意愿强烈且具有较好要求的院校进行专科“2 1”、本科“3 1”(2年或3年疏散在各学院,1年集中到创业学院)或专业硕士“4 2”(4年本科,2年专业硕士进创业学院)进行新型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培育。这类骨干人才培育,到2017年应建设30所左右示范性创业学院,构成1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

上述院长介绍,据他了解,截至2016年4月初,浙江高校已建设各类创业学院99所。

但问题是,大家在8个月内匆匆树立创业学院后,关于创业学院到底怎样办、干些什么、谁来干的问题还没有研究透。

“依照教育厅的要求,每个学校要各有特点。这对一些资源丰富的学校来讲不难,但对更多的学校而言,不简单。”在浙江,有的学校与团组织协作开设创业学院,学院设在学工手下,但组织机构如今还没有搭好;有的学校创业学院与企业协作,学生处副处长兼学院院长;有的创业学院缘由是人手稀疏,主要搞创新创业竞赛为主;还有的创业学院直接与企业协作办学,学生创业收入与协作企业五五分成。

这位院长最大的迷惑是,创业教育到底归口学校哪一个部门来管理。

“我到南京做过交流,江苏全部创业学院系统几乎都是放在教务系统;我们浙江是放在学生处系统;还有的放在团委。到底怎样搞真是个问题。”他说,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各个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但“资源整着整着就整不清到底谁来牵头了”。

这样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彪文也碰到过,“我个人认为校长兼创业学院的院长才能够把创业学院做好。”刘彪文说,高校里各个学院都是按条块发展,创业学院需求动用各家之长,“不以学校的名义,不能够。各个部门尽管自己的发展,创业学院一家兼顾不了。”

据了解,如今像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就是由校级领导担任创业学院院长,以处理兼顾调和等问题。

师生窘境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关注“竞赛”

天津财经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立艳也留意到“创业学院多,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容少”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5年“钱学森之问”提出开始,我国许多高校就开始在各自校园内试探推动创新型教育,有的学校用勤工助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创业,有的学校开设早期穿插课程鼓励不一样专业学生一起做研究等。

最近几年来,跟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教育部正式下文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其中创业基础必修课、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但依据张立艳最近几年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经历,她说,“目前看来,全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首先都集中在竞赛上,各类各样、五花八门的大赛。”关注度排第二的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包含课程设置、组织调整等。

回到最为关键的创业基础必修课上,各所学校的参与就“特殊少”,连有关问题的议论也很少,“最重要的缘由是,这个课搞不明白该怎样上,连老师是谁都搞不明白。”张立艳说,创业基础课很难找到及格的师资。

刘彪文对此表示认同,“大大部分老师都是学院派,有一些物品走得都不如学生快。另外我们的资本在哪里,资本是必定的决定性因素,资本是创业的泉源,所以我们认为有很大的难处。”

张立艳介绍,天津财大从10年前就开始开设创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教材“改了10年”,“缘由是一直失足。常常发现各类问题,一直在改。”

另外,学校还有一套“案例卡”,总结了300多个实际产生的创业案例,其中几十个是产生在学生身上的案例。而“案例卡”就是用来弥补老师的缺乏,这类案例培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老师顺应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真的“雷声大、雨点小”吗?

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如今“雷声大、雨点小”的议论,必定水平上对高校内的实践者形成了困扰。一些正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总会认为“学生创业比例低”有些“拿不出手”。

南方一所高校创业处处长就直接用数字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今年我们要报省里一个创业竞赛,我估计学生们也许报300多个项目,但实际报下来,只有100多个项目,有的学院甚至一个项目也没有。”

这位老师认为,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参加度与学校的积极性对比“差得太多”,“感到学校很积极,学生很无所谓的模样。”

与学生“无所谓”出现正有关的,是指点老师的积极性也不高,“指点老师的主动性也不是很强,万事总要讲待遇。这牵扯到体制机制问题。”

他举例说,学校有两个学生的创业项目得了许多奖,许多投资公司乐意投钱给他们创业,但两个学生不肯意创业,“真正好的项目却不创业,在学校里面搞一搞,拿个奖就算了,毕业后直接创业的,我们学校里相当少。”

对此,刘彪文认为,虽然外界老是评价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5%,想要以此左证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明智决定。但实际上,正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高校,其实不需求拘泥于那点“创业成功率”“毕业后创业率”这样的数字。

“一个学生在高校里面进行创业实战,哪怕失败了,你能不能够看到他的另外一种成功?就是他的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刘彪文认为,高校应当竭尽全力地鼓励大学生勇敢创业,“要给失败者更多的包容,我们的底线是‘能力提升’。”

这类能力提升,要肄业生在校园里就进行实战。刘彪文认为,“实战”中有一种做法要尽也许防止——成立一个基金,让老师做信誉担保,借钱给学生创业。刘彪文说,这类方法一是没有老师乐意承当风险,二是学生自己也畏惧失败不敢贷款。

“最好的方法,就是几个学生和老师自己凑点钱,能做多少算多少。这是一个试错的本钱问题。”刘彪文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