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西医院新成果:8分钟静息态MRI鉴别单双相抑郁

 渐近故乡时 2017-05-17

主要发现:


度中心性(DC)地图有助于鉴别双相抑郁(BipD)与单相抑郁(UniD),准确率为86%,阳性预测值(PPV)为79%。


BipD与UniD各自独特的、疾病特异性的连接异常占70%,而重叠的、跨诊断的连接异常仅占30%。


相比于UniD,BipD患者左侧岛叶DC降低,而双侧楔前叶DC升高。


单相抑郁(UniD)与双相抑郁(BipD)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将BipD误诊为UniD可导致处方不当、医源性心境不稳、转躁、自杀倾向增加等不良后果。然而,以抑郁发作为主要临床相的双相障碍患者中,仅有五分之一在寻求治疗第一年即得到正确的诊断。目前,针对初发抑郁患者,临床尚无可用于鉴别UniD及BipD的客观工具。


除了某些特定临床特征,如疾病早发、伴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心境不稳等,以及某些量表外,神经影像学进展为鉴别UniD及BipD创造了契机。例如,既往功能磁共振(fMRI)证据显示,BipD患者岛叶、前额叶皮质、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与UniD存在差异‘;然而,结果并不一致。


在此基础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涛教授等联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基于静息态fMRI的手段用于鉴别两者的临床效度及实用性。研究于5月15日在线发表于Acta Psychiatr Scand(影响因子 6.128)。


研究方法


受试者均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就诊患者,汉族,右利手,当前存在抑郁发作,17条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总分>17,Young氏躁狂量表(YMRS)总分<6;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躯体疾病、人格障碍及酒药滥用者被排除在外。基于DSM-IV结构化临床晤谈(SCID-IP),研究共纳入22名UniD患者,22名年龄、性别及抑郁严重度匹配的BipD患者,以及22名健康对照(HC),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研究者使用3T MR设备对受试者进行了脑静息态扫描。核心指标为像素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DC),即单个像素与其他每个像素的连接数。该指标具有如下优势:可通过全自动常规静息态扫描获取,耗时仅5分钟左右;不受脑区选择及网络定义的限制,可靠性理想;无需人工估算或图像编辑,进而适用于基于多变量模式识别的鉴别诊断。研究者对各组受试者的DC模式(“地图”)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使用这一工具鉴别UniD与BipD的表现,评估了两者的重叠程度,同时考虑到了药物及临床特征对DC的影响。具体研究方法可参考原文。


研究结果


(Li M, et al. 2017)


相比于UniD组,BipD组本次发作时间较短,既往抑郁发作次数较多,药物总剂量较大,YMRS得分较高,其他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静息态fMRI扫描耗时约8分钟。主要发现如下:


▲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析出的DC模式,鉴别BipD与UniD的准确率为86%(P=0.002),诊断比值比(DOR)为9.64。此外,鉴别BipD与HC的准确率为81%(P=0.007),鉴别UniD与HC的准确率为94%(P=0.001)。


▲ BipD与UniD各自独特的、疾病特异性的连接异常占69.83%,而重叠的、跨诊断的连接异常仅占30.17%。


▲ 相比于UniD,BipD患者左侧岛叶DC降低,而双侧楔前叶DC升高。


▲ 全部药物、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的限定日剂量(DDD),以及抑郁发作次数、当前抑郁发作时长、总病程,对于BipD vs.UniD的DC差异均无显著影响。


▲ 针对研究中高度不确定的样本(特征匹配,可能性各50%),DC测试的阳性预测值(PPV)为79%。


讨论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团队曾使用DC地图成功鉴别双相障碍与精神病,而本项研究可能是首项使用全脑功能连接指标鉴别单双相抑郁的研究。本项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三点:


▲ DC地图可成功鉴别两种疾病,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样本中获得了较高的准确性,将50%的验前概率提升至79%;换言之,使得诊断BipD的不确定性下降了58%。


▲ 两种疾病功能连接异常可谓差异大于相似:疾病特异性的异常连接占70%,而重叠仅占30%。


▲ 岛叶DC的降低及楔前叶DC的升高与双相障碍的病理生理学相关。


本项研究的局限之处包括缺乏外部效度数据,结果仅基于来自单一研究点的数据库;此外,很多患者在接受扫描时正在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然而,基于现有证据,DC地图可能是鉴别单双相抑郁的一种潜在可行的工具,有待临床实践进一步评估。


文献索引:Li M, et al. Clinical utility of a short resting-state MRI scan in differentiating bipolar from unipolar depression. Acta Psychiatr Scand. DOI: 10.1111/acps.127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