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伤寒论慢慢教(第十一期)11.2.2

 小精灵故事 2017-05-18

11.2.2麻附辛、麻附甘、朱鸟汤、当归四逆汤

我的学弟跟我说啊,他说,我帮很多人开药都是看什么症状就开嘛,都很有效,可是呢就是我女朋友,怎么开都没效。我听了之后就问了一句话,治感冒有效吗,治感冒都有效,治感冒都治得好。那我说,那就不叫没有效,那种所谓没有效,通常都是他那个人的病是属于杂病的范围,那是需要调体质的。可是那个病人他因为是:啊,不能喝可乐啊,我现在还是要继续喝可乐,接着吃香瓜子这样子。就是他的那个体质他不肯让你调,变成杂病你碰不得。就是如果那个人的体质是什么少阴底、厥阴底、虚劳底、寒底,那这些东西如果他的生活的饮食啊,作息啊,不能让你碰的话,那当然医疗时会觉得很不好医。

你要去鉴别你的辨证能力,医术技术好不好的话,鉴别点是平常或者自己家人感冒的时候,一感冒一发就治好那代表你的医术是有稳定的在进步。可是如果你连感冒都治不好,那就有点值得担心啦。我当然不敢要每个同学对号入坐,可是如果同学在学习上面真的连感冒都治不好,有这种学习障碍的话,那我可能会说你的问题会不会是想太多了。就是在想说,不知道这个方对不对,万一是那个方呢,就是一直在那里想来想去,想来想去,想来想去。就是我目前为止看到那种进步神速的啊,都是那种——我这样讲其实非常的不厚道,但是都是那种不怕把病人医死的。就是那种,我看他是这样子就这样子开嘛,这样子很有效,就差不多是直觉反应那样子开的就最有效,那种想来想去的人那个医术好难进步。因为这个东西啊,我觉得我们人类有个坏习惯,就是误以为思考力能够干什么。其实思考力不能够干什么,我现在担心明天可能会怎样会怎样,都好像是错误报告的气象,播报来播报去都不准的,就是思考力没有什么精确度可言的。所以如果你连感冒都医不好的话,我想思考力的部分自己要小心一点了,就是不能继续想啦,就是感知开药,就是这样子,心力上面的一个锻炼。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使用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刚刚讲到时,最好是附子多一点比较有效哈。还有呢,就是以病机而论的话,因为这个少阴篇里面啊,麻黄附子细辛汤或者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啊有它相当暧昧的地方,怎么讲?就是我们临床上面可能同学自己都有经验到,就是家中没有麻附辛啊,那你吃吃真武汤啊,也好了。就是这个汤好像,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啊?就是这样的一个事情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尬尴。那当然,你说扁桃腺立刻开始刺痛的那种你立刻吃麻附辛,还是麻附辛有效,那真武汤就给你慢慢磨,就没有那么有效。就是那个跟少阴经,就是那条经特别有关系的,还是麻附辛会特别有效,这样的一个状况。

那这个“跟少阴经特别有关系”的这个说法,也让医家在注解麻附辛汤的时候,会说这个汤是一个少阴经病,或者是这个汤是治“太少两感”,就是太阳才刚陷进少阴,还有一半牵连在表,一半牵连在里。可是如果你把脉的话,本来这个人感冒你会把到脉浮,对不对?可是你要去买桂枝汤的时候再确认一下,咦,那个脉忽然掉下去了,那那个时候,麻附辛是蛮有用的,就是太阳牵到少阴。可是你说他是不是真的是太少两感?其实到今天,这件事情是很暧昧的啊。那么,这也是提一下仲景学派用词的问题,就是我们通常啊,这种挂到太阳的少阴病,我们不会用到合病这个字的啊,这个知道一下。因为张仲景的书里头会讲到合病的状况通常是三阳的病啊,因为那个热太重了,所以弥漫开来了啊。那这种热太重而弥漫开来的三阳病啊,他会用到合病这个字眼。但是在三阴病通常都无所谓合病,三阴病本身就是三条经的病是糊在一起的,所以到了三阴病那种衰弱型的疾病,仲景学派就没有说合病了。所以如果严谨一点讲的话,这个人是少阴厥阴合病,那对不起,仲景学派没有这个讲法啊,大家如果要乖一点的话,就稍微知道一下。

那么麻附辛呢,在临床上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你一感冒什么症状都没有,他就是尿不出来。而这个尿不出来,并不会让你很清楚地觉得小便淋涩,而是好比你在办公室上班,莫名其妙的忽然留意到一件事情——为什么上午十点到现在下班时间已经下午七点了,我都没有跑过一次厕所?那这种其实是麻附辛,当然后面的麻黄附子甘草汤也会有用。这种麻附辛或麻附甘的少阴病,其实如果那个人立刻就到西医院去检查的话,可能会说你是急性肾炎或什么东西。但我们不管它什么急性肾炎,这个东西是少阴初感,立刻发生了,立刻就医。

那麻附辛它通鼻涕、通尿,那这个“通九窍”的效果来讲的话,比如说男科,男人有“不射精症”,就是他那个精液没有办法射精,那这个病也是麻黄、附子两味药,去调他的自律神经;所以那个会有效,这也是“通九窍”之意。那女人呢,好比说月经塞住了,所谓的女人“经闭”,那也是用麻附辛。那么如果你说麻附辛吃了有什么作用?有研究是说,它吃下去等于女性的什么荷尔蒙的作用,那关于这个,我们现在不说。那鼻子的那种清鼻涕类的,那也是麻附辛。那么本身细辛是一个温经祛寒的药,对不对。

那接下来,我就讲一些其实临床上没有什么辨证点,到最后开药是靠直觉的,比如说坐骨神经痛,麻附辛合芍药甘草汤也是常用的结构。只是到底坐骨神经痛你是要用麻附辛还是阳和汤还是当归四逆?当然你先抓一下主证哦,但如果没有主证可以抓,那个地方其实开药是凭直觉的。

咳嗽气喘之类的病,也有开麻附辛的时候。因为它也是一个调血压的药,那高血压我们不用麻附辛,但是低血压是用麻附辛。也包括到嗜睡症,通常是用麻附辛的。

因为麻附辛或者是麻附甘哦,都有关系到邪气直接干涉到肾脏的泌尿机能,其实标准的少阴病在处理的“肾脏”比较是肾脏的内分泌的部分;那关系到肾脏“泌尿”的部分,其实都是所谓的“太少之间”,太阳、少阴之间的那种病。像是肾脏忽然绞痛了,那也是麻附辛可以医的。

细辛的钻通跟驱寒的机能,我们刚说了坐骨神经啦。那如果是有人得了带状疱疹,那个疹可能好了,可是残留在神经上面还有痛点,就一直继续痛着,那种就是要用麻附辛把它推出去的。

那你说如果一个人以调体质来讲,一个人皮肤的颜色比较晦暗,人钝钝的,走路有点,感觉行动不太平衡,然后皮肤又有些粗糙麻木,好像皮肤没什么感觉;像这种皮肤钝钝的这种病,那也是用麻附辛通窍的。当然各种鼻子的病,大概麻附辛都会挂在里面的,因为它是通窍比较好用的结构。

火神派的医案里面怎么用麻附辛啊?那么,火神派的医案里面用麻附辛的这个情况,很多都是用在这个人受了寒之后,忽然瞎掉、忽然聋掉、忽然哑掉,或者是吹了冷风牙痛,那这一类九窍受风寒的,都是用麻附辛开出去,这样子还蛮好分辨的。那九窍一起受风或七窍一起受风呢?那也有人的病,是眼睛鼻子耳朵全部一起在发痒,那七窍一齐发痒,也是用麻附辛。这些都参考辨证点啦,它本身张仲景给的辨证点,就是治感冒而已。

那头痛有没有用到麻附辛的啊?麻附辛的头痛跟吴茱萸汤的头痛不一样,吴茱萸汤的头痛是痛到你烦、痛到你恶心;那麻附辛的头痛,是冷气钻到脑里头,一般中医说“脑冷”,脑子冷的症状是什么?是“头痛如劈”,就是那个痛并不会让你烦,可是剧痛来的时候痛到你吓一大跳的那种程度。那种的头痛是用麻附辛把脑子里面的寒气逼出去。

那你说脑也好、肾也好、腰也好,其实在某个程度来讲是连属的。那如果一个人腰痛,他的腰痛是“不能转身”的那一种,那这个是用麻附辛,把寒气给逼出去。若要加味,就加点川乌啦、加点干姜跟延胡索。当然在用法上这也不是很标准的麻附辛汤证,是推扩用法。

那一个人常常身体发冷,这身体发冷的人,皮肤都是泡泡的有一点水肿,就是这个人怕冷而肾功能很低落,这个也是麻附辛可以医哦。刚刚讲到牙龈出血之类的也是可以用麻附辛祛寒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疾病框架我们知道一下。麻附辛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比较偏急性的肾脏病会有的,那如果那个人有水肿的状态,临床我们也可以加到知母的。

至于说,如果临床上要讲到麻附辛另外一个层次的推扩用法的话,那以后再教。以后讲到痰饮跟水肿病的时候,有一个状况他用的方子是桂枝去芍汤加麻附辛,那个在日本古方派的世界,认为是一个很不可理解,但可以打癌症的药。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讲那个方,我们现在先知道到这样就好了。

那么,麻附辛的尿不通,固然有肾脏炎的小便涩的感觉,但一般来讲就是没有尿液为主那我说少阴病刚开始的时候,征兆都不明显。比如说真武汤证刚来的时候,这个人只是觉得“我今天没什么干劲”,就只是这样子而已。麻附辛刚来的时候,可能那个人的感觉就是“我今天鼻子一整天都不太通”或者是“我今天一整天怎么都没有尿尿”,只到这种感觉。你说他水肿了吗?那还没有,他只是没有尿,这样的一个状况。吃了麻附辛之后,就突然一直跑厕所,尿尿都来了,这样的一种病的型态。这是不是最标准的少阴病呢?不是。少阴病本身牵涉得比较广,麻附辛或是后面的麻附甘,这两个方子,在条文上或实际临床,都不牵涉到下利,同学要记得。如果下利清谷了,那就要用到四逆汤,下利有白通汤,有真武汤都有可能用到。所以一旦有肚子痛,拉肚子的时候,那就要用到少阴别的方去了,已经超过了麻附辛结构的守备范围了。

那至于说我们讲义下面给大家一个范文甫的“家方”啊,其实现在给也没有什么意思啦,那个是之前讲大黄附子细辛汤时候说的,就是有些人他那个扁桃腺发炎火还是很多,那这样子你用大黄来清火会比较有效一点,那这个也只是给同学参考参考,那喉咙痛的时候的事我们下个礼拜再来讲,那今天先知道到这里就好了。

喉蛾方补充【范文甫家方:大黄附子细辛汤】(清末民初.范文甫):

举凡乳蛾,其舌胎白,舌质微红,及具其他寒包火征象者,皆可用之:

生大黄9g  淡附子3g  细辛0.9g  玄明粉9g  姜半夏9g  生甘草3g

麻黄附子甘草汤

然后呢,我们看了“麻附辛”之后,再来看一下“麻附甘”。其实也不见得要称之为“麻附甘”,在《金匮要略》里头,这个方子就叫作麻黄附子汤,这样就好了。

那这个麻黄附子甘草汤啊,说起来,在理解上面,就更不容易了。在《伤寒》来讲,如果你是治感冒的话啊,到底这辈子有没有机会用到这个麻附甘啊?那好像我们在临床上,用麻附辛很容易顺手,养成习惯之后,这类的感冒大概到那个调调,用麻附辛就医好了。所以以临床的出招率来讲的话,好像治感冒,麻附辛的使用率是麻附甘的八十倍。这样子的话,治感冒来讲,麻附甘就让人很没力是不是,就觉得好像不是会用得到的药。

不过,以药理来讲,我们姑且扯一扯;我只能说“扯一扯”,因为这不一定是张仲景之所以立这个方的原因哦。就是说,细辛这味药很奇怪,麻附辛这个方子哦,如果这个人是冠心病的患者,用了麻附辛呢,会引发心绞痛。也就是细辛这个药不晓得到底有什么作用,是不是说细辛其实也会引心的气下到小肠还是怎么样,就是用了细辛心会更虚一点。所以如果那个人的病已经拖过一个病程之后,有细辛反而会伤他的心阳。所以就要去掉细辛,感觉会比较好一点,临床上“麻附辛”在这类事情上是有碰过壁的,姑且知道一下,但是我不敢是绝对是正确的理由。

11.2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那么麻黄附子甘草汤啊,条文写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这样,跟前面一条相比的话,就好像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刚得到的那一瞬间,你觉得不对劲的时候用的方子。而你已经得了之后,我想各位同学,也不是同学,有些人是生了病也不急着买药的,对不对?──拖着拖着,可能就过了两三天了。拖两三天之后,这个人身体可能会变得更虚弱一点点;你遇到一个麻附辛证的患者,但他的体力已经比刚得病的时候要更差了。这个时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会比较温和一些些;就是把细辛拿掉、换成甘草下去,这个汤就比较温和一点。

可是呢,临床上又遇到另外一个讨厌的事情了,就是照理说一个药如果是“汗解”,是比较会让人虚的;“尿解”比较不会让人虚,因为尿解的“气化”比较完整,就是尿解没有那么伤阳气。通常在临床上会遇到的比较讨厌的问题就是:麻附甘吃下去,反而比较容易出汗;而麻附辛吃了不太出汗,多半是尿解,有这样的一个状况。所以,为什么比较虚的人用麻附甘比较好?细辛跟甘草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我倒是不敢讲。通常就是,那个人如果本来就有心脏病,我们在用麻附辛的时候就会退开,然后用麻附甘,临床上是这样子在用。

另外一点呢,麻附甘这个方啊,它在杂病里头也有用的,而杂病里头用麻附甘是怎么样用?在我们的桂林本是在14.60条:

14.60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者,属少阴为石水;沉迟者,属少阴为正水;浮而恶风者,为风水,属太阳;浮而不恶风者,为皮水,属太阳。虚肿者,属气分,发其汗即已;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脉浮者,麻黄加术汤主之。

【金匮.水气病14-26】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附子汤方】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他就说当一个人开始水肿的时候——水肿你可以说是急性肾炎什么什么,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以中医的辨证来讲,可能那种急性的、忽然来的水肿,我们都算“感冒”;就是邪气干扰了你的肾脏,就这样子。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肾脏里面这个寒邪发出去,然后补肾阳,就这样。西医整个对于肾炎的认识框架,其实在经方派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解释。

那他就说,如果你的脉比较浮的话,那你的病是属于太阳的病;脉比较沉的,那就是少阴的。那从少阴的区块把邪气发出来,那你这个肾脏炎、水肿就可以医好,就这样子来解释这个事情。

那我们桂林本用的这个麻附甘哦,它的剂量跟《伤寒》的麻附甘是一样的,但是呢,《金匮要略》的这个麻黄附子汤啊,不一样。《金匮要略》的麻黄附子汤是麻黄用到“三两”,如果你是要用《金匮要略》的麻附甘来退水肿的话,当然你要加个辨证点就是:一、脉是沉的。二是、通常会“发汗而好”的水肿,都是上焦水肿,是从脸先开始肿的。头脸先开始肿的那种水肿,而脉又是沉的,就用麻附甘。那吃了麻附甘之后的疗效又是怎样呢?那个人会先出一些汗,接下来就一直尿,也就是一半汗解、一半尿解的状态。

那么,肾阳虚受风邪,而造成肾脏泌尿机能病变的麻附甘的医案,像清朝《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他有一个医案是说:他遇到一个医生治疗水肿,是麻黄只放八分,附子放一钱,因为他怕病人虚,所以附子放得比麻黄多;又怕药太猛,所以甘草放一钱两分,又比这两个药都多,结果那个病人吃了一点效都没有。当然如果你现在要我开麻黄放八分,附子放一钱,我想加十倍大概会有效吧,我的想法是这样子。但在那个温病学比较流行的时代,《伤寒》的药他们都觉得有点太过量,那样子的感觉。结果吴鞠通他怎么开啊?他就说:麻黄我就给他开二两,让麻黄出头比附子多;然后附子比麻黄少四钱,开一两六;然后甘草又要比附子少,那甘草开一两二,把它分十次喝。其实他开的量也不重的哦,煮出来的药分十次喝,喝了一次,水就退了。他就说:“看吧,这个药哦,要退水肿的时候,你汗要发得出来。你汗发不出来的话,那个邪气没有出路,反而不好医。”这是一个参考,以他的医案做为借镜的话,就认为说,治疗水肿的时候,你既然用到麻黄剂哦,发一点点汗反而比较容易有效,不一定要要求完全从尿解。当然,你说这个人急性肾炎,如果水肿,他脉浮紧、人怕冷、裹棉被,那用麻黄汤嘛,对不对?如果有汗就用桂枝附子汤,就照《伤寒》医,因为像桂枝附子汤证也有“小便不利”哦,对不对?这种东西,挂到少阴的太阳病,很多都跟肾的泌尿机能是有关系的,所以这个基本的常识上面有所认识的话,有些是你去看医生也很难搞的病哦,在家里面随手就可以医得好,这也是学经方蛮爽快的一件事情。这个东西你如果去西医院检查也是大病一场嘛是不是,但是这个感冒照《伤寒论》医,整件事情就忽然变小事啦,是不是,这样也还不错啊,有学到有赚到。因为这种病你不要说一辈子得不到,有时候这个季节这个感冒刚好就是这种病毒,你就是一感冒就小便小不出来,就还是有。所以这个方子即使今天、明天用不到,我想它的思路还是蛮简单的,理解了以后,就可以不要再忘记了。23.32

黄连阿胶汤

接下来,我们来教一个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方子。少阴病很多方子都在搞所谓的“肾阳虚”,可是肾阳虚是少阴病的本质没有错,那肾阳虚的水上不来,火脏的心脏,没有这个水帮它调整温度,烧着烧着,也会烧坏。心阴虚烧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方子啊?就是朱鸟汤,也就是黄连阿胶汤。就是附子剂的代表方是玄武汤,那附子的相对是鸡蛋黄,对不对?那就是朱鸟汤了。

其实治到少阴病的这种阴虚证,张仲景用药,是怎么样的状况?就是很会用荤药,就是肉类的东西,就是阿胶啦、鸡蛋黄啦;他甚至不会用地黄跟你治这个的,因为这个病哦,如果你用素菜的药,滋阴都不够快,大概是这样的状况。

11.23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那么朱鸟汤,他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这个二三日以上,我想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人肾阳虚,水气上不来,然后慢慢心火越烧越旺,烧到阴虚了,这也要给它一点时间嘛。少阴病刚得的那个瞬间,其实不会立刻就形成朱鸟汤证的,这个我们知道一下。然后他说“心中烦不得卧”,也就是这个人啊,心里头烦得不得了,你知道“不得卧”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朱鸟汤的使用范围,其实以治失眠而言,是一个相当狭窄的方剂。怎么讲呢?就是你失眠,如果心里头烦,睡不着,我们说阳虚失眠的人,他不是那么“烦”,就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睡不着,不烦的阳虚失眠,我们有其他药可以医,并不会动用到朱鸟汤。那你说这个人很烦,可是我觉得今天的阴虚失眠很多人烦是什么?“心中懊憹”的烦,那么心中懊憹的烦,你就先用栀子豆豉汤通他这个心中懊憹,等到通了之后,这个人第一天晚上睡得着了,之后栀子豆豉汤就撤下,不要再吃了;接下来吃桂枝龙牡汤保护睡眠品质就好了嘛。这样子治是比较常有的。不要说常有,我觉得失眠病通常都很难治啦,大家不要太努力了啊。临床上面安眠药要戒掉就不容易啦,不过现在要戒安眠药也快,你就戒安眠药的同时,吃甘麦大枣汤,就当作是在戒毒品嘛。甘麦大枣汤那个症状:一直打哈欠、一直流鼻涕,都是“戒毒”的症状。就用甘麦大枣汤把安眠药给洗掉,然后治失眠的中药立刻接续上去,还是有胜算。不过,胜算不高,因为失眠的人,有很多都牵涉到灵界的事情,大概是身上“有跟着东西”才没有办法睡,这比较讨厌一点。

当然,就方剂结构而言,朱鸟汤,就是滋阴加上消炎,那你说滋阴的药就鸡蛋黄为主、阿胶为主,那消炎的药有黄芩、黄连为主。芍药放了二两,是有点怪,不过它还是有理由的,我们待会再讨论这个话题。

那么,黄连阿胶汤如果要抓证的话,标准的阴虚失眠,它会很有用。什么叫作标准的阴虚失眠?第一,他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很烦,他那个“很烦”是怎样的烦?,我们说小青龙汤抓证是越“咳”越好用,那个人不咳小青龙汤就会难用,是不是这样?——不要说不咳,不咳不会用小青龙,是微咳反而难用,微咳你不知道他挂到哪个汤证,那狂咳小青龙汤就很好用哦。那朱鸟汤因为它是越阴虚越好用,所以阴虚的患者的失眠是这样子:黄昏的时候开始越来越烦,越到晚上越烦,就是黄昏开始烦,十二点烦到受不了。那个“烦到受不了”是什么样?就是睡不着,他气啊!站起来在房间跺来跺去、跺来跺去。或者是说站起来看电视,不好看,关掉!吃宵夜,不好吃,倒掉!一路就不断做一些有的没的事情,整个人精神很亢奋、很急躁,到最后什么事都没办法做,只好绕着房间跺圈圈哦,这样子的状况就很好用。那如果不齐全就不好用,这是一点。

另外呢,我觉得张仲景在使用朱鸟汤,是使用到它的一个面向,这个面向就是他只以一个精神上的疾病在使用朱鸟汤。那这个“心中烦不得卧”,烦到在床上都躺不住了,不是乖乖呆在床上失眠,是站起来哦,跟那个失眠对抗那种感觉,但是朱鸟汤还有另外一个面向,是张仲景比较不碰的,就是《辅行诀》里头的朱鸟汤。《辅行诀》里面的朱鸟汤,虽然有治到“坐卧不安”这件事情,可是它的主证是什么?主证是“肚子痛得不得了,下痢,拉出来的血像鸡鸭肝”这样的症状。那这种细菌性的肠胃炎,肚子很痛,下出血块,这样的主证,是不是可以说,这个人可能原来是少阴病。而少阴病的人,第一,抵抗力、免疫机能就弱,身上细菌容易乱长,然后转成朱鸟汤证,这个人阴虚了,就火旺、容易发炎,于是就产生阴虚发炎的肠胃炎,古时候叫“热毒痢”,那这个热毒痢其实是朱鸟汤非常主打的一个层面。

但是这个热毒痢这一块,其实就是伤寒跟温病的接点,因为热毒痢就是温病了。所以朱鸟汤,如果要说后代的方,其实温病学派的那个定风珠那些方子,都是朱鸟汤的延伸,就是这个角度是有另外可以发挥的地方的。当然,《辅行诀》在讲这个病机的时候,就说“心气不足”,从这里我们会知道,古时候的方剂,如果讲“心气”是指“心阴”不是心阳;“肾气”是肾阳,“心气”是心阴。

如果我们把朱鸟汤治疗热毒痢的这件事情,再放回它治失眠来看的话,其实有人做过这样的观察的,怎么说呢?他说呀,其实一个朱鸟汤证的人,他“心中烦,不得卧”,你会发现这个人是这样子:他是少阴病,一开始是扁桃腺发炎,然后他变成阴虚体质了,一团火在烧,那个发炎就这样子沿着消化道一路发炎下来。你说他是一定会发炎到肠子,变成热毒痢吗?那未必,不一定会那么严重。但是呢,他从咽喉到肠子哦,都是处在微微地充血状态,所以看舌头,他的舌头一定是很红的,脉一定是跳得很细数的。就是本来是喉咙发炎,慢慢就蔓延下来,整条肠子都发炎。

那种发炎的人,如果以西医的说法来讲,他的自律神经会非常紧张,交感神经会一直绷在那个地方,这样的人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睡了。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黄帝内经》会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当一个人肠胃有什么不好的时候,他的自律神经就是转不过来。当然,单纯的自律神经转不过来,就用半夏就好了嘛,半夏秫米汤就好了。但是朱鸟汤就是那种因为阴虚有热的消化道炎症,弄成这个人怎样都不能睡;那就一定要把消化道的炎症退掉了,这个人的自律神经才能舒服一点,才能够睡。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它的用药:二黄——黄芩、黄连消这个发炎,这没有问题。然后呢,阿胶跟鸡子黄,你可以说是在滋阴的。阿胶可以让血安稳下来,我们说阿胶是地下的伏流做出来的驴皮胶哦,所以能够“定血”。因为它的症状,在古方的世界是牵涉到热毒痢的,所以才会用到芍药。因为肠胃发炎的肚子绞痛,你不用芍药是没有办法松开的。我觉得在这个脉络下用芍药是比较有意义的哦,他的肠胃的不舒服。

那么你说蛋黄何德何能,可以跟附子相提并论呢?当然也可以说,蛋黄本身也是一味过了喉咙能够消炎的药啦,鸡蛋黄的这个效果很好。但是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说的话,中国人形而上的象征符号讲,蛋黄是什么?就是有一个东西中间悬浮着一坨,是不是?那一直悬浮在中间的,摇来摇去都不会歪到旁边的,这样的一个东西,在人体是对到什么?就是无形的心嘛。人体有个东西永远悬浮在中间,就是人的灵魂的那颗心。于是蛋黄就可以滋灵魂那颗心的阴,姑且这么说。

可是,你现在会想问啦,既然是灵魂的那颗心,它的阴在哪里?说得也是哦。如果你是要滋那个在跳动的那颗心的阴,那是两大滋阴方的另外一个大方,是炙甘草汤啊,那个是滋这个在跳动的心的阴。那么灵魂那颗心的阴在哪里?

当然,大部分的中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不龟毛的,对不对,灵魂的这颗心跟跳动的那颗心,根本都没有在分的嘛。那你说没有在分有没有错?不能说错,比如说几年之前,倪海厦先生到台湾来面试学生的时候,在南投的弘明学园做了一场演讲,他那个时候就有教朱鸟汤。他讲得很生动活泼啊。他就讲说,人的心脏在跳的时候,里面一定要有一滴血在中间,这个心阳才镇得住。如果妈妈有一天回家,小孩子恶作剧从门后吓她一跳,噗哧一声,心脏一挤,把那滴血挤出去了,而心脏是进多少血就出多少血,挤了那一下之后,那心里面就一直少了那一滴血。少了那一滴血,那个人一辈子就都心中惶惶然不安哦。于是你要用永远悬浮在中间的鸡蛋黄,把那一滴血给召唤回来。

这样听起来好像芍药跟阿胶也都有意义:芍药帮忙把血叫回来,然后那滴血够了之后,那人才可以睡得着。我听了之后,也觉得蛮合理的哦,刚好有个朋友,他爸爸是那种家庭暴力的父亲,他妈妈从前每天都活在受害的恐惧之中,变得很难睡。他们家的人,妈妈跟姐姐吃了朱鸟汤之后,都很好睡。这代表倪海厦的那套说法也可以用。这个不符合标准的伤寒学派的说法,但是也有这样子用而有效的。我觉得心灵创伤的失眠,乖孩子的《伤寒论》首选是柴胡龙牡哦,那个用朱鸟汤有效,我觉得蛮佩服,但那是野孩子的《伤寒论》哦!

那无形的心的阴到底在哪里?我觉得,看鸡蛋黄的成分,就很简单。无形的心的阴在这里(脑)。鸡蛋黄是最直接补脑的药物,安脑就吃鸡蛋黄,超级好消化的高级胆固醇,吃进去之后,脑子就得到补了。所以才会说附子跟鸡蛋黄是相对的东西,因为有附子没有胆固醇,你命门火还是点不起来啊,就是这脑子烧到已经虚了的时候,你一定要用鸡蛋黄,肾气才能够回复哦。

所以附子跟鸡蛋黄的相对,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以命门之火的存在的话,附子是补阳的那一部分,鸡蛋黄是补阴的那一部分,这样的一个东西。我们说真武汤好像是唤醒人体未分化的干细胞的机能,可以修补很多西医说的不可逆的缺损。而鸡蛋黄,它本身就是一整颗未分化的干细胞。这两者加起来,是有某种意义的。在火神派的用药结构来讲的话,你可以先吃附子剂,吃到整个人好像补到要爆了,然后再吃一帖朱鸟汤,就整个阳气都收纳进去,人就健康起来了。这就是“玄武”跟“朱鸟”的循环,是我们台湾人补身体非常需要的。

当然,现在对西医新闻比较热衷的民众,也会说鸡蛋黄是好的胆固醇,虽然说是好的胆固醇,但大家都有旧习惯:今天中午跟家人吃饭,“来!这是好的胆固醇,没关系。”“哎呀,虽是好的,但我还是不敢吃!”人就是这样不可理喻。好的胆固醇这种话不是我讲的,是我舅舅讲的,我现在已经懒得讲这些了。

鸡蛋黄用在别的地方,像经方里头,排脓散也用鸡蛋黄。你吃了鸡蛋黄,马上身体里面胆固醇变类固醇来消炎啊,那脓就很容易排得出来。至于说鸡蛋黄一直烤一直炸一直煎,最后逼出蛋黄油来;那蛋黄油是擦各种疮伤像仙丹一般的好东西。那这层面我们今天就先不讲了。

那我们知道了朱鸟汤的这样的一个使用范围,当然你也可以说,今天我们台湾人,阳虚的人多、阴实的人多,阴虚的人没有那么多;可是呢,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是上热下冷,那朱鸟汤还是有办法把它的上热引到下面来,有交阴阳的效果。那如果这个人是上热下冷体质的血崩、尿血、便血、咳血,朱鸟汤还蛮有止血跟修补的效果的,这个先知道一下。

西医有所谓的干燥综合症,就是眼睛干、嘴巴干那种东西的话,那朱鸟汤可以帮到一些哦,但我觉得这种病,如果有附子的话会更好一点。那干燥综合症的人,嘴唇发红啦、睡眠很差啦、每次月经都像血崩一样啦,那这样子你喝朱鸟汤的话,你月经就不血崩了、睡眠品质变好、人发干的状况好得很快。这个也是晓得一下,当然我们临床上也不是每一种都是用朱鸟汤,有很多的。

那如果阴虚的人,都已经到了心烦不得眠,到了五心烦热的程度,整个人是枯瘦枯瘦的,那这种人用朱鸟汤可以。没有到这种程度的,吃吃小建啦对不对,还不必用到那么厉害的药。

那治疗便利脓血的时候,它常常可以跟其他的方子合并,像我们下次会教的桃花汤,就是很常跟朱鸟汤合并的方子。

那你说今天临床用这个方,黄连是不是要放那么多?那要看你心火有多旺啦,心脉如果没有鼓得尖尖的,那也不用放那么多,看体质放就好了。

附子汤

11.2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接下来,看附子汤,附子汤在药理上就没有要讲那么多,它跟真武汤有一些类似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来理解附子汤比较好啊?因为它的主证,如果只是照《伤寒论》的讲法,不太能够看出为什么要用这几味药。

他说“少阴病得之一二日”,这也是才刚开始哦。也就是说朱鸟汤或是麻黄甘草附子汤,都比较是拖了一点时间的。那么附子汤就是在朱鸟汤证出来之前,这个人因为肾阳不足,所以他的水气——背后的阳气转不上来,所以它的第一主症就是背发冷,所以如果一个人觉得背部好冷,那通常就是附子汤证。

那他的写法就是说“得之一二日,口中和。”,特别强调是“口中和”,嘴巴还没有渴。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伤寒论》有另外一条,我这个“因为”也是乱掰的啦,说不定张仲景也没这样想。《伤寒论》有另外一条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人也会背发冷。《伤寒论》有三条讲到背冷,“背冷如巴掌大”是痰饮,“背微恶寒”是白虎加人参汤;那整个背特别怕冷发冷,是附子汤,这三个要分开。白虎加人参汤证就一定不是口中和,口中是非常的渴的哦,那这样就分得出来了。

那么这种情况,张仲景说先灸,至于灸什么穴道啊?讲义上我是挑《医宗金鉴》说灸膈关,但其实你灸关元也可以啦!可以让阳气转上来的穴非常多嘛,直接灸背也可以。像是前面讲的死证六条,直接让病人趴下来用大灸法,如果不格拒的话,也有救得回来的可能。

那他说,灸了之后让阳气回来,然后呢,你可以喝附子汤。附子汤跟真武汤不一样的是,它不像真武汤里面有生姜。附子汤证本身是一个阳虚气虚,所以背后的热水气转不上来的病,不是直接牵涉到水毒。而生姜是对付水毒的时候特别重要的,附子汤不是要对付水毒的,我们生姜就拿掉。

相反地,它加了不多,也就二两的人参,就给这个人多一点气、多一点津液,搭配附子,也就比较多有水可以转上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茯苓三两,标准剂量。芍药三两。我们说茯苓跟芍药结构,在这种桂枝去桂加苓朮汤啦、真武汤啦,都是要让身体把水拉下来,好待会儿让附子转上去的,所以这样子的用药是可以理解。

炮附子放两颗,相当重。这个人肾阳比较虚喽,附子要放得比较多。放两颗附子的话,同学们在煮药的时候要记得,要煮久一点哦,煮两个钟头比较安全。因为从前就有同学第一次喝附子剂就喝附子汤,麻得很惨,吓都吓坏了。

那么,可是有一味药呢,会让人觉得:“咦,它为什么要这么放?”就是这个白朮。真武汤的白朮,是五味药里面量最少的。真武汤最好不要白朮多,白朮多了,这个药就挡在那边先上火,白朮少了反而不上火,真武汤的白朮多了,会挡住其他的药转那个圈圈。可是呢,相对来讲,附子汤的白朮还特别加量,那这个加量是要干什么?我想,这地方有两个角度可以去碰触这个话题:一个是,白朮有个药性是“利腰脐间血”,那腰跟肚脐之间怎么利啊?那里是人体的带脉。白朮是“固带脉”的一味药,你说要怎么知道白朮是固带脉呢?在《妇人篇》有一条,也是用附子汤。

16.3  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

我们今天先不用翻过去,我讲一下就好了。《妇人篇》那里是讲说这个女人怀孕六七个月,然后开始脉变弦了,开始容易发烧,觉得肚子好涨,又怕冷、又肚子痛,肚子好像胎儿要掉下去、肚子要垮下去了。水毒体质的人,怀孕的时候很容易流产,临床上大概就是这个调调,就是胎儿栓不住。你要栓住那个胎儿,你就必须要补强带脉。所以在这个角度之下,用那么多的白朮是有道理的,尤其古方是用生白朮,生白术效果是很不错的。

《妇人篇》这件事情,如果再扣回伤寒这个事情来看的话,郝万山教授在教《伤寒论》有讲到一个例子,他曾经遇到一个女的,讲说:“我在怀孕的时候,整个背都冷得一塌糊涂,小孩生出来才好,我才知道原来身上那么多东西都给小孩抢走了。”就是那样的一种感觉。也就是当一个人有小孩的时候,这个区块的能量是会被小孩带走的。所以附子汤证跟身体养不起小孩而流产这件事情,是一个非常接近的事情哦。那这样子我们知道的话,就会知道,这个养胎的白朮,因为命门火衰气散,带脉没有力了,小孩子收不住了,这样子的症状是可以用附子汤的。

11.2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后面的11.25条,它又给了我们一个相关的辨证点,他说“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这个病如果不是脉沉的话,听起来简直是麻黄汤证了,对不对?骨节酸痛什么的。但如果一个人是手脚冷、手脚痛,而脉是沉的,这个时候你要赶快补阳气,把他的气通上来。那这个时候,附子、白朮结构,本身就有一些驱风湿的效果,在这样的脉络下,附子汤,是很好用的。但这一条在《少阴篇》里面不红,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红?其实很好用的啦。如果一个人感冒已经脉沉了,变阴证了,躺在床上手痛脚痛的,那这个时候当然是用附子汤。

那附子汤临床可以怎么用?这个汤哦,补阳气、驱风寒、通四肢之外,又固护带脉。一般来讲,一个女人月经的病,比较算到厥阴、少阳之类,不一定是从带脉治。可是有的时候可以用到附子汤,怎么分?很简单,比如说月经痛的时候,如果是手心烦热的,那是温经汤证;如果月经痛的时候是手脚冰冷、手脚酸痛的,是附子汤。因为温经汤是寒在血分的下腹腔,而寒在血分的下腹腔,人体侦测到那个寒,就会拼命地生热来抵抗那个寒,所以人会发燥热。如果她是寒在气分的带脉区块,人体的那个侦测到寒的代偿反应不会起反应的。温经汤证是关系到厥阴跟少阳的交界,人体才会自我侦测到,乱发热;但是附子汤不会。所以同样是月经痛,有温经汤证的,也有附子汤证的。那有没有当归四逆汤、有没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那当然都有,你就抓主证开药,就好了。

以这样的角度看,很多杂病,都有机会用到附子汤的。如果一个人就说莫名其妙背特别怕冷,附子汤就开下去了嘛。说不定这个背怕冷医好了,其他的病也跟着好了,这样的一种体质。你说有没有什么临床医案啊?头上各种发炎,吃附子汤水转上来总能消炎嘛,这是一点。那另外就是治驼背,就是小孩子有驼背的习惯,那是膀胱经气不够,多吃附子汤背会比较挺。如果他觉得挺起来会难过,那是有痰在牵扯;就像小孩子的胸部形状不对,那是痰牵到的大陷胸汤证,那你用附子汤,就加点驱痰的药。大家开的时候,自己加加减减就可以了,这个先不讲了。

当归四逆汤

接下来呢,我们来看当归四逆汤,都是很重要的药,今天是在飙车啊。

11.26】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木通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来看当归四逆汤,条文我们先顺一下,因为《少阴篇》的当归四逆汤的条文是桂林本独有的,在宋本《伤寒论》里面,当归四逆汤第一次出现是在《厥阴篇》,不是在这里。不过我觉得,《少阴篇》有这一条也好。它说“少阴病,脉微而弱”,首先同学记得一件事,当归四逆汤证的人是有“标准脉”的,就是那个脉啊,细到你几乎把不出来,也就是这个脉隐隐约约的快没有了,那个时候你要先想到当归四逆汤。当然脉把不出来也有可能是少阴死证,但你看那个人没死嘛,坐在那边跟你聊天,那就不用想少阴死证了。所以把到一个人的脉细到几乎没有,你先想当归四逆汤,就是上中下三部都是这样子。

然后,它说“身痛如掣”,这个“身痛如掣”,就让当归四逆汤的“身体痛”跟附子汤、真武汤都分开了。真武汤也是躺在那里酸痛酸痛的,附子汤也是,但是附子汤跟真武汤分不开就算了,反正两个汤都有效,也不要太计较了。只是在张仲景的条文上是这个人亡阳的比较严重一点,要多给他补一点,那我们现在真武汤附子都加到8两了,你怕什么。反正我们用真武汤附子都加量,没关系了。那这个“身痛如掣”的这种身痛,临床上在得少阴病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会。这个人在床上,不动的时候不痛,动的时候会觉得扯到一下而痛。虽然不一定是你们常见的,但是我倒是有这样的经验过。在阴证感冒的时候,动一下,会扯痛,这是有的。

那你说,这样的一个病机来讲,到底要算是少阴还是厥阴?严格来讲是“厥阴”,可是以症状来讲,往往这个人是在得少阴病,然后发现自己有这个状态。所以在少阴病来讲,我们就不要讲到那么厥阴的讲法,少阴病这人体质就是偏虚偏寒,那他如果寒到血分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如果他寒在气分的话,气分是“无形的身体”,不会被扯到的,但是寒到血分,血管特别寒的人,一扯到,就会有痛的感觉。

它说这是“荣卫不和”,我想“荣卫不和”也是个象征的讲法。就是血管外面跟血管里面的能量,有了一个差异。这个差异,当然严格来讲,也是厥阴才会有的,就是能量都在气分那一边,血分这边已经整个没有能量了、快冷死了。气分那边那么多能量,好像:“这死鬼,都不回家,薪水都不拿回家里面来了!”非常无良的气分。所以是“荣卫不和”,夫妻吵架。

那当归四逆汤是要干嘛?当归四逆汤就是把阳气引到血里面的方子,非常简单。一个有当归的方子,当归就是“我家有只河东狮”嘛,老公不敢在外面玩。所以有当归,阳气就会被抓回血里面了。我们说当归补血汤,这么多黄芪,都一点不漏的抓来养血;你说单吃黄芪要补到爆,你放当归补血汤,一点都爆不了,全部都补血去了,这当归太厉害了。就是“你给我回家!”叫做“当归”嘛!

那当归把阳气都引到血分来,那结构上来讲,桂枝、芍药、甘草,都是桂枝汤的主结构,是不是?只是这个东西不是要发太阳感冒,所以不一定要生姜把风气给逼出去。那大枣要不要加?要,大枣加得越多,吸到的营养越往血分去。大枣好像是脾胃通往血分的筛孔一样,多一个大枣就多一点东西到血分。而生姜是从血管往气分的筛孔,多一点生姜就多一点东西到气分,就是这个能量是这样子转的。

大枣要放到二十五颗,其实中医里面是有“中医数学”的,只是这一块我不敢碰。像从前有一些好像是某某地方的神坛乩童写的方书,写什么“如果你要治这个病就要用葡萄籽十七粒”,多少颗就刚好治什么病。中医还是有“数”的,这“数”是什么,请容许我到今天也不懂。但是,如果是《思考中医》的刘力红在讲的这个方就说,你看啊,炙甘草汤是要超级滋阴的,要三十颗。因为二是阴数,所以二加四加六加八加十,这样是三十。而一加三加五加七加九是二十五,所以二十五颗是所有阳数加在一起的一个数字,是“群阳会”,炙甘草汤是“群阴会”。那刚刚我们看到的朱鸟汤,鸡蛋黄要放两颗,因为要滋阴的,一颗就太“阳”了,要两颗才“阴”,这是中国人的说法。

中国人的宇宙观,我也不知道这个“象征符号”是真的还是假的:你看人的脸,就以“人中”这样上下一分,上面的都是两个孔,底下的都是一个孔,分成上六窍跟下三窍:耳朵两个孔,眼睛两个孔,鼻子两个孔。然后人中下面嘴巴一个孔,性器官一个孔,肛门一个孔。所以上面三个阴,下面三个阳,上面是坤卦,下面是乾卦,那就是“地天泰”,这样子的人体才能够正常运行。中国人的数学就是这样子搞的,那我什么都不懂啊……这样子的一个结构,在方剂里面它是补血,但是补血中之阳,不是补血中之阴。那炙甘草那个结构就是补血中之阴。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数学上的说法。

至于细辛啊,你说血分有寒,弄到你会扯痛,那你总要把这血管里的寒气逼出去吧。因为细辛是任何身体里面的水里面有寒,可以把它挑掉,所以用细辛。那至于木通,木通是典型的“导赤药”。什么是“导赤药”呢?就是你心这个地方火太旺的时候,它可以把你的心火压到小肠,从小肠通到膀胱,然后尿出来的尿是很黄很红的颜色,这样你的心火就退了。所以它是典型的引心火入小肠的药。

桂枝汤结构,本身是从心开始作用的一个方子,而你用了木通之后,就可以把心阳往下面压入小肠。那你说这个动作,如果要纯粹以血分来讲的话,就是心阳压到小肠,就好像是把热带到比较阴、比较血的地方,这是一个说法。甚至有人说,细辛也会有这个效果,但是我不敢讲绝对。倪海厦先生开药,是说细辛可以把心火引入小肠,所以觉得小肠火不够,就开细辛。但是卢火神是认为,能够把心阳打到下焦的,是菖蒲,所以遇到小肠火不够就开菖蒲。那至于谁比较对?对不起,我还没有到那个境界。我当归四逆汤是很爱吃,但一直都不知道心火有没有下来,大概我心本来就没什么火啊。

但是有一件事就是:心火如果确实能透过这个方降到小肠,就意味着这心火会在关元入命门哦!所以说,这个汤能不能补到肾阳?可以哦!能够下到小肠的火,就是能够补到命门的火。所以在这个脉络下来看,它还是可以算是少阴药。就是“阴阳不接”这件事是厥阴,可是“心火入小肠”这件事是少阴。所以这个方子的存在是比较暧昧的。当然木通这味药的细部,我们下礼拜再说,我们今天是介绍这个药的大概的走法。

那么,这一条是桂林本独有的条目,那我觉得感冒的时候,身体在这样子扯痛的时候,的确有效,我们就接受它。

而《厥阴篇》11.72条,要请同学先跳过去看:

11.72  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劈)  人参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方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劈)

右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宋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絶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宋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它说“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这一条在宋本《伤寒论》,是手足厥“寒”,不是写手足厥“逆”。宋本“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没有加人参、附子,加人参、附子是桂林本独有的。就是等于是,当归四逆加参附汤是桂林本加出来的,而它在《少阴篇》多加了一条,把原方当归四逆汤放进去。原来宋本放当归四逆汤的地方,桂林本放成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接下来,它讲到“内有久寒”的人,宋本是写“加吴茱萸生姜汤”,那桂林本是写“吴茱萸生姜附子汤”。宋本是萸、姜,桂林本是萸、姜、附,有这样的差别。但用起来效果都蛮好,所以同学不必太计较这个差别,当归四逆汤本身的主结构非常好。

你说加了萸姜附,加了那么多生姜,你说这个药还能入血吗?我说,对不起啊,当归太强了!所以还是能入血。它那个生姜只能够从血分把寒气逼出来而已。所以这个方主轴结构还是在血分,还是一个把阳收纳到阴里面的方子。

那么,当归四逆汤证是手足“厥逆”,还是“厥寒”?因为我们桂林本写“厥逆”,它加人参、附子,听起来也就合情合理。手脚如果是厥逆的话,的确是加人参、附子就好。因为那个脉细欲绝也是当归四逆汤很好抓的一个主症。但是呢,如果照宋本写的“厥寒”的话,历代中医,也有人说:张仲景别的地方都写厥逆,只有这个地方写厥寒,那“厥寒”跟“厥逆”是不是有所不同?我想,后来中医有一些看法,认为说,“厥逆”的人是冷得手脚缩起来啊,动一动,那叫厥逆,但是“厥寒”的人,好像那个人就摊在那边不太会动。所以他手冰掉,是别人摸的时候才觉得“哎哟!你手指好冰!”,他本人不一定知道。

这个东西虽然讲得有点扯蛋,可是临床上还是有点用,因为厥阴病的病人,他的手指一下冷下来,他自己本人不一定有感觉。尤其是厥阴病的“阴阳不相顺接”的状况,那种不是很严重的厥阴体质的人,他手指尖那个阴经、阳经相通的地方,是“要通不通”的,就是通一下阻一下的。你跟那个人相处,如果你过一下子去摸一下他的手指,他在一个钟头内手指头可以忽热忽冷好几次的,这是当归四逆汤好用的地方。

你要说典型的“手指头冷掉”的是什么?雷诺氏症嘛,对不对?天一冷就手指头发白啊发紫啊发青啊。那或者是治冻疮,有没有用当归四逆汤?也有啊!至于说如果这个人体质很冷,冷很久了,那要加吴茱萸、生姜、附子,吴茱萸破阴实,把这个逼开。

这件事情,我被同学问过一个很白目的问题,他说:“我怎么知道他是久寒?”我说:“你在医感冒还是医杂病?如果今天感冒了变成当归四逆汤证,当然会有这个问题。但是你现在说的病人,根本是天天都在当归四逆汤证,这还不够久吗?”都已经是杂病了,还问我是不是久寒?那当然是“久”啊!医久寒的时候加吴茱萸、生姜、附子,它还加酒呢,加六碗酒下去煮,这样子效果可能比较足。吴茱萸他加两碗,我现在还不敢加到两碗,我现在吴茱萸只用到半碗,真是让人瞧不起啊……各位勇敢的同学你要赌命的话,吴茱萸加到一碗看看啊,我现在还没有勇气。

那这个当归四逆汤好像就是特别给这个,如果一个人末梢特别虚冷的话,当归四逆对这个倒是有用。“末梢的虚冷”你要说专病专方的话,手指的皮肤特别会粗糙硬化的,比如说富贵手,那是当归四逆汤。

因为我是小时候盲肠割掉的人,所以我大概每隔一两年就会掉落到厥阴病一次。那个感觉就是:小腹旁边这一条闷痛闷痛的,而且你按来按去,不知道哪里是痛点,因为痛的是灵魂上的经脉,所以肉体上你也找不到哪里痛。闷痛得让人很烦很烦,这个时候我就会吃当归四逆汤加萸姜附。如果你科学中药怕吃得发燥的话,你反佐一点阿胶也没有关系。而且一般科中的当归四逆汤啊,大枣也不够。所以我通常都是,一罐科学中药里面再加三十克大枣、三十克生姜、三十克附子、三十克吴茱萸,再放三十克阿胶,这样吃起来还蛮舒服的。厥阴经在闷痛,吃当归四逆汤,我觉得感觉非常戏剧化:就是那个闷痛的感觉就从旁边慢慢往中间跑,从两边集中在胃这个地方,然后开始嗝气,嗝完气就好了。那这气是哪里来的?不知道。当然也有别的方法,比如说,我有时候会用灸条在从前割过盲肠的位置,上下灸灸,那肚子也会有咕噜咕噜有胀气,然后开始嗝气或者放屁,气出来了就好了。也就是割过那一道之后,厥阴经少了那一点东西,久了就会堆脏东西,气不通,就是那种寒气堆在那边是不行。

所以,当归四逆汤能不能直接作用在厥阴经?我觉得厥阴经这条东西就是这样子:中国说的五行,风木之气就是阴阳相交之气,那你一个方子是专门相交阴阳的,就会直接跟厥阴经起共鸣。所以你说吴茱萸汤会不会动到厥阴经?吴茱萸这味药是直接走肝经的,但是它不是从这个角度去动厥阴经的。相对来讲,乌梅丸跟当归四逆汤,都是因为这种药性,是跟厥阴经起作用的。

那你说当归四逆汤证,这个人已经是血虚寒了,用吴茱萸会不会更血虚啊?其实还好。因为吴茱萸的燥,是燥在气分的水,不全是燥在血。所以吴茱萸的发燥不太碰血那边的,它把痰打掉而已,你反佐了阿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同样是厥阴病,什么时候要用当归四逆汤,什么时候要用吴茱萸汤?我想,“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非常标准的当归四逆汤证,“烦躁、呕吐、头痛”那一串的,是吴茱萸汤证,对不对?但是有些比较暧昧的地带,同样是厥阴的病啊,如果人比较烦是吴茱萸汤,比较不会烦那个当归四逆汤。如果我们能很清楚认识当归四逆和吴茱萸汤的话,那二选一的时候,真的不行,捏大村圈嘛,大村圈捏得惯的人还很准呢。那这个,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有这个方。

那当归四逆汤医什么啊?厥阴经关系到下腹腔的免疫机能,而免疫机能关系到淋巴,淋巴关系到少阳,所以这个假的少阳病、真的厥阴病这件事情,也关系到当归四逆汤。比如说,有一个人他的下腹腔的淋巴都一坨一坨的,那个是当归四逆汤。当然不一定一帖两帖就好,但你总要把厥阴经搞好,下腹腔免疫失调的反应才会好,所以这也是可以从厥阴治的少阳病。

因为当归四逆汤治血冷、血虚嘛,那如果这个人血冷、血虚,手脚冷,脉细欲绝……那能够医的病,太多了呀!这个“手脚冷、脉细欲绝”,它挂到月经痛也可以,挂到心脏病也可以,挂到头痛也可以,挂到高血压也可以,挂到脑梗塞也可以。什么都可以挂到啊,对不对?这个体质不是很好用吗?那你说有没有挂到坐骨神经痛,可以啊!各种关节炎、大腿骨坏死也可以,不过这种病要加点地鳖虫、丹参、续断、牛膝、鹿角胶、黄芪之类的吧。那各类的肠胃病——你不要说肠胃的病不关系到当归四逆汤,因为肠胃的免疫机能到底跟厥阴有关,如果你这个人是胃痛,你也把一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有没有?可以呀!那甚至是寒证的疮,热证的没办法,寒证的丹毒啊、乳腺炎啦。妇女病慢性盆腔炎、不孕症,那种今天有,明天又没有的肿瘤啦,当归四逆汤常常都挂得到。反正摸摸手把把脉,把不到就是有,对不对?实在是太爽了。就是常常听同学们在那边自怨自艾:“我把脉很烂。”,当归四逆汤很好啊,“把不到”就开啊。那牙痛也可以,男人的睾丸病也可以。

那我想当归四逆汤的可使用范围的推扩,战果辉煌的人,恐怕是台南的朱木通了。台南的朱木通遇到一个人盲肠炎,盲肠炎,“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我是经方派的,什么都不懂的,只好开当归四逆汤。”那开下去,就医好了。所以盲肠炎都可以是厥阴经病,更何况更多其他的炎。后来朱木通就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临床上盲肠炎这种病,百分之九十都还在当归四逆汤,还不一定要照肠痈医;肠痈,肠子化脓,那还早,还没有到。

那从这件事情来想一想,其实啊,如果我们学《伤寒》的人,在这一块特别把它整理得清楚一点的话,可能就会能够让伤寒派跟温病派的争论,得到一个比较安稳的处理方式。怎么讲呢?就是我们如果要用寒凉清热的药,当然是这个人发炎的时候,这是没有问题的嘛。可是我们读《伤寒论》到现在,有多少发炎是感冒?这是一个很让人觉得惊悚的问题。今天外面的医生,如果学的不是伤寒学派,他是做西医的也好、做中医的也好,看到你发炎,那一定是清热药就开下去了嘛。昨天晚上是听谁在讲,牙龈肉红肿,就开龙胆泻肝汤,因为发炎嘛,就开清热的药,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思考。

可是我们从过去到今天,你啊看,痔疮跟直肠发炎有没有可能是感冒?有!而且很多对不对?厥阴病。然后呢,乳腺炎一开始是葛根,接下来是柴胡,接下来还可以是吴茱萸对不对?全都可以是感冒。肺炎呢?肺炎是感冒引起的太多了!甚至有那种肺炎,找不到白血球上升的征兆,叫“非典型肺炎”,对不对?那都是麻黄系的药,一打就打好了嘛!所以肺炎也有很多不是真的肺炎,是感冒。那鼻窦炎呢?吃吃阳明的葛根汤,鼻窦炎流出来就好了;三叉都有可能逼成鼻窦流出来就好了呢。那中耳炎呢?小柴加什么,对不对?又是当感冒医。腮腺炎有没有啊?有啊!眼睛发炎,眼白特别红的用麻杏甘石,那不然肝阴实的体质,厥阴火上逆了,用吴茱萸汤就退下来了,这眼睛发炎也可以照感冒医啊!肾脏炎呢?那太多了!从一开始讲到现在,有多少肾脏炎,是可以照感冒医好的。那咽喉、扁桃腺,阳证的你用麻杏甘石那一路,阴证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一路嘛。那“痈疽发背”,背上长疮,那是太阳经,也有人用桂枝汤医好的啊!那肋膜炎,陷胸汤、小青龙汤都是感冒药啊!那肠炎的下利,一般的急性肠炎,几乎都是感冒引起的,葛根芩连汤,那个跟消炎有什么关系?那更严重的,还有其他的汤剂哦,都是感冒药。那肝炎根本就是感冒嘛!就是照感冒医。那胆囊炎也是少阳病跟阳明病掺杂在一起引起的。

这样子全身上下的发炎,你《伤寒论》学到现在,其实真的要用消炎的寒凉药的,并不是大多数耶!大多数还是把感冒赶走为最优先,是不是?当你伤寒学派学到比较安稳于这一套的治疗法时,知道很多发炎、很多发热,都不是立刻需要寒凉药的时候,你再看到外面那些学中医的人,哪里发炎就要消哪里的炎、清哪里的火,寒凉药一直开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文化族群,至少在心里面会觉得不舒服或者不对劲,那种感觉总是会有的。

我想,在这样子的一种学习过程里面,等到我们这样子伤寒派的药开习惯了,是不是别人就会觉得我们的开药路数很偏火神派?因为,我们用阳药的机会,无论如何,会比其他家派要多。因为伤寒方可以治的发炎,有的时候那种“红肿热痛”的状态也是存在的,你说那是不是发炎?的确是。你要说那是不是“实热”?也可以说是。但是重点是要把感冒医好,这样的一个观念上的原则,我想我们至少不要偏离了。

同学可能不一定是专业的医生,也不是一天到晚能够医到很可怕的疑难杂症的,可是我就说,其实学《伤寒》呢,在家常之中开药,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几乎我们所遇到的感冒,只要你书读得熟,都是标准版本嘛,都是有药可医的。就在这个很安稳的地方,这样子开药,我认为这样子医术容易好哦。你如果净遇到那些疑难杂症的,开药跟赌博一样,医术不见得会进步得快。所以我觉得,学这《伤寒》打基本功容易进步。高来高去的地方哦,我的感觉就像是你啊武功还没有练成啊,就去别家踢馆,你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治疗自己的内伤,就是这样的感觉。就是先基本功练成再说,因为基本功练的越熟的人遇到大病的时候,那个直觉越准,至少我的经验是这样子。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就是好像“哦,我今天怎么会医我妹妹的感冒,我明天不会医我妈的头痛,那随便看我一眼还不错啦。”就是那样子,觉得很没有成就感。但实际上,这种事情是最长功力的。

因为经方家在这个医学市场上总是很孤独的。因为在经方的世界越安稳,你越没有办法讲出一套那种滔滔不绝的道理来把人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其实都是很孤独的。但是这个不被人重视这种活得很卑微的状态啊,并不意味着你会医术练不成啊,完全两码子事。

我觉得我就是在家常医这些小病啊,偶尔有机会医大病的时候,就会感觉得出来平常医小病累积出来的那个经验值有多重要了。医大病时候,凭直觉那个方就开出来了,就是觉得都是靠平常这些基本功的地方。那如果你不打这些基本功,每天医大病的,到后来就是在靠头脑,靠那个聪明才智拼命在那边斗,《伤寒论》斗不出来就在那里讲五脏阴阳虚实啊。五脏阴阳虚实不是错啊,而是说《伤寒论》的标杆是希望你看病不要用到头脑。就是当你要用到头脑去斗那些东西时,都已经危险了,是这样子。

那我们下礼拜再来上这个关于喉咙痛的一堆方子。

(整理者:常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