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馆主:迎风初开/E言男劲
怀江:贵港南部地区的母亲河
广西山多平地少,古时素有“二十五大山”之称。“二十五万大山”之说源自北部黔桂交界的九万大山,西南部粤桂交界的十万大山,东南部粤桂交界的六万大山,合计二十五大山。解放后区划调整,除九万大山仍为黔桂两省天然界线外,十万大山与六万大山已由省际自然边界成为省内陆区间分界线。 位于桂东南的六万大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六万顶(又称葵扇顶),海拨1115米,为钦州、玉林两市界山。六万大山的东北延长段,为大容山,大容山原属六万山系,两者原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因被与其相交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石南断层谷地分隔,遂成为两大山脉。 六万大山是郁江水系与南流江水系的分水岭,大容山脉则是郁江水系与北流江水系的分水岭;六万大山西北端有一余脉延伸进入灵山县,是为罗阳山脉,乃郁江水系与钦江水系的分水岭;六万大山北端有一支余脉界于贵港市港南区与玉林市兴业县之间,这支六万大山余脉叫葵山。据1993年出版的《贵港市志》介绍,“葵山支脉,海拔826米,位于城南52公里,在平悦乡之东,与玉林市石南镇交界”。既然六万大山是郁江与南流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那么六万山之支脉葵山称得上是郁江平原与玉林盆地的天然切割点,葵山山脉正好填补了被“石南断层谷地”截成两段的六万山系:六万大山与大容山脉之间的空白地段。 本期要讲的主角怀江,正是发源于六万大山主脉南端北麓深处、自南往北流的郁江一级支流,又称武思江。武思江自钦州市浦北县境的六万大山主脉起源,往北流淌经玉林市兴业县境南端后,复入浦北县境,紧接着进入贵港市境最南端,经木梓、思杯,最后注入郁江干流,武思江干流全长近70公里。武思江注入郁江处,为港南区思怀乡江口村。如果说郁江北岸一级支流鲤鱼江是贵西地区——覃塘区的母亲河,那么这条奔腾于郁江南岸的武思江,则是贵南地区——港南片区的母亲河。1957年,贵县在南端木梓镇的武思江上截水筑坝,于次年建成武思江水库,为大型(II)类水库。港南区另一条郁江一级支流瓦塘江(又称黎村江),瓦塘江与武思江这两大郁江一级支流水系通过“武思江水库干渠”连接,使得武思江流域和瓦塘江流域成为一体的农业灌区,武思江水,成为贵港南部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并惠及相邻的钦州、玉林两市。 武思江有一旧称叫怀江,这点在跟鲤鱼江又相似(鲤鱼江旧称宝江)。但与鲤鱼江不同的是,武思江刻着一道贵港本土地名历史的烙印,这个标志性的烙印正是武思江古称怀江之“怀”字。 民国《贵县志》记载,“怀江,又名武思江,在怀西里,县西南六十里,有二源,一由广东合浦县属寨圩江表西南流,为龙江;一由博白县属石梯江表之大帽山麓西北流,至城隍江口,二源合流经土苟入怀南里大田村,东经官塘、棉滩、雅子等村西北流入怀西里,经武思村,东经木梓圩,又北经平依村、柳村、平村汇于郁江,又莲塘江、雅子江、小村江、耀子江、花庄江、马宁江皆注于怀江。以上据梁志修”。 1993年出版的《贵港市志》介绍:“武思江。又名怀江,为境内较大的支流,发源于浦北县寨圩,经木梓、思怀流入郁江,境内长47.1公里,集雨面积114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74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3立方米秒。河宽,夏秋5米,河底沙土,流速4米/秒”。 从“据梁志修”到《贵港市志》中的描述,可以知道迄清光绪梁吉祥修编的《贵县志》起,到民国龚政编纂《贵县志》,最后到当代的《贵港市志》,这三部地方志书在描述武思江的时候,都记载了旧名“怀江”,不同的只是将顺序换过来,清民时代:“怀江,又名武思江”,当代则成为“武思江,又名怀江”。顺序的更替,折射出“武思江”已成今天之通用名,“怀江”甚至已退出民众的日常口语用词,彻底成为历史名词。鉴于此,笔者觉得非常有必要将武思江这一期贵港文化遗产以“怀江”为名,唤起直至近代历史上仍然流淌着贵港本土地名历史血脉基因的“怀”字系列。 关于“怀”字系列,往大说,本质是贵港“怀城文化”的关键性字眼。在之前的《怀泽驿遗址》曾有提及,贵港之“怀城文化”滥觞于南北朝时代之南朝宋代(420—479年),在今天贵港南部有一行政建制县,县名叫“怀安县”,后改“怀泽县”,县治在今贵港市辖区最南端的木梓圩,直到元代裁撤“怀泽郡”。怀安县、怀泽县之“怀”字作为贵港南部地区最具本土文化特色的行政地名,时间长达八百年之久。直到民国时代,贵县乡域一级行政区域,在南部区域多沿用“怀”字作为乡镇里图地名之首字。 唐代贞观九年(627年),朝廷下令各地州郡以属地内之名山大川另起州名,今贵港以境内最高峰北山之古名“宜贵山”中的“贵”字为州名,将“尹州”改称“贵州”,这就是今天贵港之“贵”字的起始缘由,但唐宋两代,贵港境内仍存怀泽郡,是为“贵州怀泽郡”,直到元代改取消郡一级区划,改成州县两级行政建置。后来,明代朱元璋开国后翌年(1369年)降州为县,改称“贵县”,1988年,贵县撤县建市,改称“贵港”至今。虽“贵”字为使用时间最久的贵港行政地名简称、别称,但要论时间最早且使用时间也悠久的贵港别称,当属“怀”,明代南海籍贵县知县林朝钥在县东北名胜——大圩龙岩洞口题“古怀第一山”,可知最迟于明代,“怀”字已越过郁江,成为贵县全境的别称,而非独指南部区域。清代咸同之乱,天地会首领广东人陈开占据桂平,建“大成国”,改贵县为“怀城”,任南江村人黄庆蕃为“怀城令”,使得“怀”字又重新成为贵县自“怀安”、“怀泽”之后又一“怀”字头的行政地名,“怀城县”随清军大败“大成国”,虽仅存数年,但从中可见“怀”字作为贵地名历史文化的渊源流长。 在清代,“怀”字成为了当时贵县南部诸乡镇的最末一级行政地名,以自南往北流的怀江为坐标原点,怀江上游,称怀南里,怀江以东,称怀东里,怀江往北流入郁江方向,称怀北里,怀江以西,称怀西里。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怀西里的西界,甚至越过了东西流向的郁江干流,将位于郁江北岸的大岭、石卡两乡镇都纳入怀西里的范围,这也正是在行政区域上,目前归属于覃塘区的大岭乡、石卡镇两地民众呼吁划归港南区之历史渊源,上述两乡镇民众与郁江对岸之思怀、瓦塘两乡镇之间的关系,可谓一衣带水,而与属壮人区域的覃塘区在民族划分上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藩篱”。然而有时候,我国的行政区划的设置,正是要打破这种以地理山川为自然界线的传统方式,以消除“人文藩篱”,以利于融合交流。 1995年贵港撤县级升格为地级市时,以郁江干流分成南北两个县级行政区:港北区和港南区,与此同时,港北区析置出一管理区,叫“覃塘管理区”,大岭、石卡两乡镇隶属于覃塘管理区。2003年,准县级的覃塘管理区转正成为覃塘区,上述两地归属至今未变。同年,港南区政府驻地由桥圩镇迁到市区南岸之江南街道。 “四怀地区”在清民里图行政建置中析置为:怀东里(今平悦圩)、怀西一里(今双桥圩,解放后划入横县),怀西二里(木梓圩),怀西四里(今香江圩、大岭圩、石卡圩),怀南一里(今平悦圩附近),怀南二里(今木梓镇龙塘圩),怀北一里(盘古圩,今木格镇北一),怀北二里(今木格圩),怀北三里(今瓦塘圩),一共“九怀”(因“相传明季寇乱,人民逃散,村落邱圩亡,去怀西三里,今只存怀西一、二、四里”)。“九怀”与“七郭”(郭南一至七里)成为包括贵港郁江南岸全部乡镇及北岸大岭乡、石卡镇的贵港南部地区的代称,其中又以“九怀”最为普遍,并为广大南部民众所耳熟能详。后随着民国末年里图行政建置改为区乡街甲,解放后又演化成乡镇村屯建置。结果,具有悠久本土历史底蕴、使用多年的“怀X里”地名绝大部分都换成了现在的乡镇名称,仅剩有一二处乡村地名仍保留有“怀”字,如武思江注入郁江干流处——“思怀乡”,怀北一里则简称为“北一”。贵港市辖区清明时代共有三十六里,解放后,以三十六里为蓝本,演化为三十个乡镇,并持续相当长一段时代,直到数年前的乡镇大撤并,像平悦乡并入木格镇、横岭乡并入八塘镇、思怀乡并入瓦塘乡、振南乡和古樟乡合并成樟木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区和平路南端路口处,有一书店称“怀城书店”,这是笔者在市区印像中,看到最后用“怀城”作为名称的一处地方。几年前,在城北新区“填格子”建设大体完工时,政府将那些东西南北笔者的道路,以“桂林路”、“布山路”、“贵州路”、“金田路”等使用“体现贵港历史文化特征”的名称命之,就是独缺没有“怀城路”。 所幸,贵港旧新地方志方中,不约而同的都留下了“怀江,又名武思江”和“武思江,又名怀江”之记载,完美地体现了地方志书之“存史”功能,使得“怀泽”之名,得以在自然河流中永存。 武思江水库一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