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药秘验 | 细数抵御'变态反应'的那些中药 文/韩俊娥

 369蓝田书院 2017-05-19
方药秘验 | 细数抵御'变态反应'的那些中药 文/韩俊娥
  • 随着工业的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以往也大不相同。当今环境污染的形势日渐严峻,雾霾天气也频繁出现,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过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变态”,某类人群免疫系统有缺陷,从而导致某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反复性和突发性影响了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现将我遇到的对于过敏性疾病的中药临床治疗分享于各位中医界人士。


  • 1.白蒺藜,性味苦、辛,平。入肝、肺经。主要功能有: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不舒,乳房胀痛、风疹瘙痒、目赤肿痛多泪,痈肿疮毒等。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有强壮和抗衰老的作用。虽然没有明确的提示抗过敏的疗效,但它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从而减少过敏现象的发生。常用剂量为30g。


  • 2.徐长卿,味辛,性温。入肝胃经。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解蛇虫毒,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腰痛,胃痛,痛经,肠炎,痢疾,牙痛、蛇虫咬伤、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徐长卿全草含牡丹酚,异牡丹酚、赤癣醇、硬脂酸癸酯、直立白薇苷等。其中牡丹酚有止痛作用,注射液尚有镇静作用,还可抗惊厥、解热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还可抗炎、抗变态反应等。《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中曾提到:“徐长卿去虫毒疫疠,杀鬼物毒邪,祛湿疟逐恶气”。多与白蒺藜相配伍为用。临床剂量多为10g。


  • 3.穿山龙, 性味甘、苦、温。归肝、肾、肺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用。常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穿山龙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同时还能够抗变态反应。临床常用剂量为20g。


  • 4.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多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本品主要含芦丁,槐花米甲、乙、丙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槐花皂苷Ⅰ、Ⅱ、Ⅲ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槐花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对关节炎等有抗炎作用,有解痉、抗胃溃疡、抗菌作用。还有预防冻伤及抗辐射作用。常与穿山龙配伍使用,有一定的抗过敏效果。常用剂量为10g。

  • 这些是我临床中碰到的一些能够防治过敏性疾病的中药配伍,还请各位明朗贤士仁师指教。


  • 医案举隅: 张某,女,28岁。主诉:颜面部出现皮疹5日余。现病史:颜面部反复出现红色皮疹,起病急,面部潮红伴有瘙痒,境界清楚,不伴有疼痛,多反复出现,未曾予以治疗。二便调,纳眠可。舌红苔薄白,脉数。既往史:既往体健。辨证施治:热毒蕴肤治疗法则 :清热疏风,凉血解毒方剂:荆芥12g、防风12g、 白鲜皮15g、地肤子15g、金银花15g、连翘15g、浮萍10g 大青叶15g、桑叶10g、紫草10g、茜草10g、黄芩10g、莲子心10g、白茅根30g、薄荷6g、白蒺藜30g、徐长卿15g用法: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3剂药后,患者颜面部皮疹已尽数褪去,瘙痒减轻。7剂药后,痊愈。

  • 分析:《医学心悟》曰:“发斑瘾疹为风热所乘。”方中用荆防、桑叶、银翘之清轻之力以清热疏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漆疮,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漆疮即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故用黄芩、莲子心以清热解毒。(“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面部潮红,血脉不畅,故加紫草、茜草、大青叶、白茅根以凉血活血。此外,白茅根亲少阳最初之气,凉而能散,能通达经络脏腑,无微不至。其凉微之力,能将脏腑经络间毒热尽数排出,微汗利小便,使毒热以清肃。同时加以白蒺藜与徐长卿以减轻“变态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