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导读】 说到潮州,无人不知这里的潮州工夫茶。 说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如说它是中国文化里的一块活化石,因为它至今仍留存在每个潮州人的血液里。 潮州人不可一日无茶,把茶称为“茶米”,对泡茶的方式则更是讲究,以致于被称为“工夫茶”。 工夫,在闽南语系中,就是最精致、最讲究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写为“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的原因。 虽然两者的普通话读音相同,但在闽南语系中,只有“工(gang)夫(fu)”的发音,才有细细打磨的意思。 功夫,只是指类似武术一类的技能。 “工夫茶”这三个字,其实最早指的不是潮州的泡茶方式,而是指茶的等级。 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续茶经》中写道: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工夫茶,当时指的就是武夷茶中最高等级的茶品,因为它的选茶、制茶最讲究,最精细,所以被冠以“工夫”之名。 《续茶经》成书于清雍正年间,此时的“工夫茶”指的还是武夷茶。 而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俞蛟所著的《潮嘉风月》中,才又出现了“工夫茶”这三个字。 但这一次,却是作者用来形容潮州的泡茶方式。 他在其中写道: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有精致。 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 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 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 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 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 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 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可见,当时潮州人对于喝茶的讲究,已经堪称“工夫”了。甚至被认为这才是“本诸陆羽《茶经》”,是中国茶道的传承。 如今我们也大谈茶道精神,但细读《茶经》,陆羽对选茶、制茶的讲究,对器具的讲究,对烹茶的讲究,我们体会到的更多是他对茶一丝不苟的精神吧。 或许正是这种精神,让见到潮州工夫茶泡法的俞蛟,发出了“本诸陆羽《茶经》”的感慨。 潮州工夫茶,可以说是潮州的茶道。 但作为潮州人的茶道,却没有产生令人敬而远之的感觉,反而在市井街头,处处可见这种工夫茶道。 因为对于潮州人来说,泡一壶工夫茶,可以是一天早起工作的开始,可以是晌午饭后的休闲,可以是夜晚家人齐聚的欢乐。 提壶就能高冲,拎杯就懂啜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工夫茶技巧,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岁孩童,都是信手拈来。 工夫茶作为一种茶道,却是最生活化的茶道,市井里的茶道。 第二十六期茶品:蜜兰香里见潮州 上架时间:5月20日 9:00 评论功能已经开通, 欢迎茶友们在最下方写评论哦! 完 博山茶館 好文 | 好茶 | 好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