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把教鞭还给学校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7-05-20

没有惩戒的教育正在毁掉祖国的下一代

请把教鞭还给学校

     

     教鞭的存在使学生心生敬畏。

     记得上学时,教室的讲桌上总放着根又细又长的小棍子,不知谁给它起了个名字“教鞭”,那是老师的法宝和神器。除了用来指示黑板上的重点,更多的时候,老师用它来降伏班上调皮捣蛋的学生:课堂上谁不专心听课了,教师举起教鞭轻轻地在他头上敲几下,有时甚至只是拿教鞭用力地一指,被瞄准的那个学生便立马坐得端端正正不敢造次了。

      如果这教鞭只是像稻草人一样不疼不痒不解决实质问题,那么它很快会在学生心中变得没有份量。事实上,它有大发神威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几个男生趁午休时间结伴下河游泳,老师得知后很生气,让他们几个弓着身子在讲台上站成一排,拿教鞭狠狠地抽打他们的屁股,教鞭落下时伴着老师的厉声呵斥:“还敢不敢啦?说!”起初这几个男生不吭声,咬着嘴唇一副很倔强的样子;但随着越来越重越来越响亮的鞭打声,有一个受不了了,大声吆喝一句:“不敢了!”这一声投降很有引领性,立马所有挨打的学生都争抢着屈服求饶。

     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屏着呼吸看着讲台,那一声声惩罚不仅落在了当事人的身上,更落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头。事发后很久,再没人敢私自下河游泳洗澡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了然于心,大家都不敢触碰雷区,怕一不小心就被教鞭伺侯了。大约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班同学,不论学习好坏,大多都很守规矩。后来,我才知,老师这一招数叫“杀一儆百”“杀鸡骇猴”。

   

      学校这地方,杀鸡骇猴的教育十分必要。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继而顺理成章完成对猴子的教化。捉猴人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猴子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这就是成语“杀鸡儆猴”的由来,也即“杀一儆百”,有威胁恫吓之意,这是权术,是驭众手段。

      教师的工作对象太复杂,学生的水平人品是差参不齐的。一刀切的说教显然并不实用。对于个别顽劣成性的学生来说,让他受些皮肉之苦十分必要。不得不承认,有的孩子冥顽不化,任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咬定青山”我行我素死不悔改。国家为什么设有死刑?对那些囚徒进行感恩教育不就得了?如果你觉得我的假设很荒唐,就应该理解:口头的说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很苍白无力的。教育,有时真的很需要一点武力使学生有“怕头”。很多时候,对典型学生的处理在全体学生心中收到敲山震虎打草惊蛇之功效是不容小觑的。充当“鸡”的那个遭受到肉体的惩罚是很不幸,但其他猴子却因此安生多了。从这个角度看,“鸡”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没有哪只猴子愿牺牲自己做那只倒霉的鸡,正因为不愿不想,所以大家都会心生敬畏,小心翼翼。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无法无天?

      在古代,皇帝如果丢了玉玺,他还能一呼百应吗?当然不能。轻则丢了帝位,重则性命不保。某种程度看,教鞭就是老师们的玉玺,丢了教鞭就是丢了威风和尊严。放眼看,现在的师生关系,往好处说是平等,融洽。难听点就是错位和僭越。学生目无尊长,教师低调谦卑过了头。曾经有个中学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浓妆艳抹,学生头一昂嘴一撇:“你不也化妆了?凭什么不让我化?师生平等嘛!”如果时光倒流到我们上学那会儿,给她一百个胆也不敢说出这么忤逆的话来!

      虽然教鞭的权力和威力比玉玺差远了。但丢了教鞭的老师的命运却可以和丢了玉玺的皇帝一拼高下。先是发号施令不灵了:让学习,偏不;不让打架群殴,偏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就是证明。出事后,社会指责教师失职,其实,手无缚鸡之力又无尚方宝剑,换了神也无奈何!网上有个视频我看得心疼:四川某小学生发飙,把教室砸得一片狼藉,学生们逃到了一边,身高马大的男教师耐心地安抚,劝导,迎接他的却是拳脚夹击,小家伙甚至拎起凳子攻击教师。过程中,教师不还手不反抗,任其侮辱。身临其境的其他孩子怎么不受到暗示和怂恿?这个为所欲为的熊孩子今天对教他育他的恩师大下毒手,将来怎么不敢对生他养他的父母抡起屠刀?!

      没有了教鞭,教师很无奈,学生很嚣张。久而久之,让家长一筹莫展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没有惩戒的教育,后果堪忧。

      近年来,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率直线上升,跳楼事件愈演愈烈:请假不准,跳;调的座位不合心意,跳;不会叠被子受批评,跳;手机被没收,跳;不让看电视,跳!一言不合寻死觅活!为什么他们把生命看作儿戏?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力太差恐怕是首要原因。没有吃过苦,不足以谈人生。连教鞭的滋味都没品尝过,如何扫清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障碍和关卡?我不敢说惩戒教育作用巨大,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上学那时,同学们几乎没有谁会顶撞老师、长辈,没有校园暴力凶杀案,更没有人会自我虐待寻短见。虽然经济不发达生活不富裕,大家都很珍爱生命,能自觉抵制诱感抗击挫折。

    没有了惩戒,学生越来越脆弱,学校教育越来谨小慎微。“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当这句话倍受学校的追捧时,学校能培养出怎样的高素质人才?死在学校,家长不依不饶,问责索赔。跳楼死在家里的孩子,谁来负责?被子女捅死的家长又该去哪里喊冤?按说死者为大,不该说这么无情的话。只是,这个问题若引不起重视,只怕问题学生、校园家庭悲剧会越来越多。

   

      让我们呼吁有惩戒的教育方式,呼吁教鞭的回归。因为,教鞭是对孩子的保护而非伤害。杀鸡骇猴是在以“霹雳手段显示菩萨心肠”。作为家长,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正视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者  付卫平,偃师市实验高中语文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爱生活,爱工作,爱阅读,爱思考,情感细腻,活泼开朗,坚持提升和完善自我,坚持赏识和励志教育,坚持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坚持以微薄之力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