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艺晚会上,开场舞《千年之约》让人惊呼敦煌壁画动起来了,“反弹琵琶”、“飞天伎乐”、“胡旋”……一颦一笑,一舞一蹈,透露出浓浓的丝路风情。 本期《瞭望E图讯》精心编辑了一组敦煌飞天的图文介绍,帮助大家领略敦煌文化的丰富,一窥飞天神韵。 敦煌石窟 正式进入主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敦煌石窟。 据莫高窟323窟发现的唐刻(公元698年)《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敦煌石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当时两名僧人经过敦煌鸣沙山时,发现金光笼罩,宛然千佛现身,便四处募捐,就地建造了第一座石窟,以作纪念。 图为敦煌莫高窟北区崖窟 此后经过千年开凿,敦煌的石窟数量据记载达千余个,目前在敦煌地区的石窟区,至少就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和五个庙石窟。 ▲图片来源:敦煌莫高窟网 而仅莫高窟就有700多个洞窟,且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数字还会增加;其中光是对有壁画、塑像洞窟进行编号的,就有492窟。 ▲图为西魏飞天,莫高窟285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 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 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 保存着唐、宋、清、民国等时期的木构建筑10余座 莫高窟于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保存了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典、经济文书、文学、科技、史地资料及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50000余件 所以,敦煌石窟,又有'墙壁上的图书馆'、“佛教艺术宝库”以及“中世纪的百科全书”之称。 飞天: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 飞天来自古老的印度神话,是古印度神话中两位小神灵——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复合体。 由于佛教吸收了古印度神话及婆罗门教中的许多元素,乾闼婆和紧那罗也被吸收,成为供奉供养佛的小神灵,并将他们与婆罗门教的其他六大崇拜偶像,共同列为护卫佛法的天龙八部。 飞天,被认为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和天宫的精灵,他们不长翅膀,不生羽毛,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图为唐代飞天,莫高窟220窟。(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飞天的造型传入中国,有个很重要的发展,就是强调了音乐性和舞蹈性。 原来印度的飞天持乐器的形象非常少,而伎乐飞天在敦煌石窟是一大主题; 原来印度飞天的动态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国的飞天,从舞姿、服饰等特点看,则受到当时中国社会舞蹈的影响。 飞天的创作与敦煌石窟的开凿相始相终,几乎窟窟都有飞天的形象,且造型多样,有童子飞天、六臂飞天、双飞天、群飞天等。 ▲图为唐代莫高窟148窟一身六臂飞天,此飞天堪称经典。(图片来自网络) 飞天职能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礼拜供奉,表现形式多为双手合十,或双手捧花果奉献。 二是散花施香,表现形式为手托花盘、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 三是歌舞伎乐,表现形式为手持各种乐器,演奏舞蹈。 ▲图为唐代群飞天,莫高窟322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飞天的色彩与绘画 敦煌壁画以矿物颜料为主,大多取自天然矿石,如朱砂、孔雀石、云母等等,一些外国宝石也会被加工成颜料。这些矿物颜料多是经得起日光照射和湿气侵蚀的。 不过,也有部分颜料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红色颜料的铅丹逐渐变成了棕黑色,壁画中的“黑飞天”就是颜色变化造成的,如此也形成了另一种古老深沉、浑厚沧桑的色调。 ▲图为北周飞天,莫高窟430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敦煌北朝壁画通常先作起稿线,然后上色,最后还要画一道定型线,这是传神的关键。 壁画中的西域式画法注重晕染,即通过细腻的晕染来造成立体感,表现肌肤的细微变化。这种晕染法通常沿轮廓线向内染,边沿部分颜色较深,高光部分颜色浅。在鼻梁、眉棱、脸颊等部位往往先施白色,再以肉色相晕染,形成明暗关系。由于褪色和变色的原因,晕染的过渡关系变得模糊,变成了粗黑的线条,而脸部往往高光部分的白色却留下来了,鼻梁和眉棱的三处白点像一个小字,有人把它称作“小”字脸。 ▲图为北周飞天,莫高窟428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自汉以来的绘画注重线描,但与西域式的线描不同。 西域式的线描是为形象服务的,只要造型能够成立,线描本身并不重要,晕染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描不仅是造型的手段,其本身的流动性也要表现出美来。这一方法随着中原风格的传入影响到了敦煌。 同时,中原式晕染法也进入壁画。它主要是一种装饰性晕染,通常在人物面颊和眼圈部分施以粉红或其他颜色。后开始了与西域式晕染法结合,一些壁画中同时采用两种晕染法。 隋唐后的绘画中,线描与晕染并重,晕染相比以前更灵活,画面更富于写实性。 唐代线描技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以吴道子为首的唐代画家们创造了多种线描技法。被称为“吴带当风”的兰叶描在敦煌唐代壁画中十分流行。由于线描在造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不破坏线描的效果,往往采用减淡颜色以突出线描的神气,甚至有的地方不加彩绘,形成类似白描的效果。 ▲图为唐代飞天,榆林15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五代以后,更富于书法气息的折芦描等方法也开始流行于壁画中。 飞天多出现在这些地方 飞天常在石窟的什么位置中出现? 敦煌石窟建筑大致可分为九类: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殿堂窟、大像窟、涅磐窟、禅窟、僧房窟、影窟、瘗(yì)窟。飞天常见于前三类石窟。 中心塔柱窟:在一个纵向矩形空间轴线偏后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柱四面开龛不等,柱身四周为平顶,前半部为人字坡顶。这种空间形式的作用是:宽敞的前堂可供僧侣及信众聚集瞻仰礼拜,后部绕中心柱进行右旋仪式。研究认为,它源于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北魏至西魏常见此种窟形。 ▲图为莫高窟254窟,建于北魏,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图片来源数字敦煌网) 覆斗顶形窟:又称倒斗形窟,其窟平面大多为方形,窟顶中心凹入部分呈方形,四个梯形坡面形如倒斗,大多在正壁开龛、塑像。石窟覆斗顶突出的方形部分被称为“藻井”。这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 ▲图为莫高窟420窟,创建于隋,宋、西夏重绘部分壁画,主室为覆斗形顶,南、西、北壁各开一龛,被称为“三龛窟”。(图片来源数字敦煌网) 殿堂窟:殿堂窟与覆斗顶形窟大致相同,窟室呈矩形平面,覆斗顶,有中心佛坛,坛上塑像,坛前有阶梯,坛后部有背屏连接窟顶。 ▲图为莫高窟61窟,建于五代,是覆斗形殿堂窟。(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飞天大致可分为人字坡飞天、藻井飞天、平棋(是指窟顶连续整齐的方形装饰图案)飞天、龛顶及龛外飞天、环窟飞天等。 ▲图为唐代飞天藻井,莫高窟386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飞天的时代特征 敦煌研究院主编的《飞翔的精灵》一书,将敦煌飞天大致划分为早、中、盛、晚期。早期为北凉、北魏、西魏时期,中期为北周、隋朝时期,盛期为唐朝、五代时期,宋、西夏、元为晚期阶段。 ▲图为北凉天宫伎乐和飞天,莫高窟272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 早期萌芽期:北凉、北魏、西魏的飞天 北凉刚出现的飞天受印度、西域飞天的影响很深,格调较后代飞天沉重,被一些专家称为“西域式的飞天”。 造型简朴,多为男性,身体粗短,身姿矫健,面相丰圆,圆髻或戴印度式五珠宝冠; 动作笨拙僵硬,飘带舞动形式单一,身体多呈“U”字形。 ▲图为北凉天宫伎乐和飞天,莫高窟272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北魏的敦煌壁画,西域风格是主流。勾线粗犷,敷彩浓重,装饰色彩多以土红为底色,配以对比强烈的石青、石绿、黑、白等色,衣冠服饰采用线条及色块相结合的表现法。同时,也逐渐流露出中原之风。 ▲图为北魏飞天,莫高窟251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此时已经有部分飞天脸型为中原形,服饰为衬襟大袖,长裙裹足,体态明显为女性,而且褒衣博带,娟秀美丽。 ▲图为北魏莫高窟248窟,前室人字坡飞天。(图片来自网络) 西魏时期的敦煌,受当地主政者的影响,壁画不仅融合了中原的佛教文化,还包含了道教文化,出现了道释合一的洞窟。此外,受中原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以粉白为底色的洞窟,色调轻快而明净。 ▲图为莫高窟285窟,开凿于西魏时期,窟中绘有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图片来自数字敦煌网) 西魏时期的部分人物形象具有中原“秀骨清像”形,人体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其时的莫高窟中还出现了一种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大融合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失去羽翅,裸露上体,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不再是光头或者戴印度宝冠,束起发髻,戴上了道冠。 ▲图为说法图,位于建于西魏的莫高窟249窟,图中可见不同风格的飞天。(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图为西魏飞天,莫高窟285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 中期创新期:北周、隋朝的飞天 北周统治者通好西域,莫高窟再度出现西域式飞天,不过,此时的敦煌飞天已经进入中原人物画技法的范畴。 ▲图为北周飞天,莫高窟428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人物面孔以消瘦型为主,衣服装饰呈现多样化趋势。绘制技法方面有些仍延续早期的方法,同时也出现了新的中原式画风,以线描为主,运用中原平涂法敷以色彩,爽朗明快。同时,飞天的造型更重视音乐和舞蹈的表现。 ▲图为北周飞天,莫高窟290窟。莫高窟飞天最多的洞窟是北周时期的290窟,共画有飞天156身。(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隋代的飞天表现形式多样、热烈而绚丽,有观点认为,此时的飞天最具有艺术创意。 ▲图为隋代飞天,莫高窟420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隋代的飞天形象多为少女、贵妇,而且随着社会的开放,形成了坦胸露背、赤足、丰腴健美的形象;飞天的动态多变,不拘一格;布局多为群体;绘画技巧日臻成熟,线、色并用。 ▲图为隋代飞天,莫高窟412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 鼎盛期:唐朝、五代的飞天 各类壁画题材在唐代开始进入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飞天成为常规装饰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出现在规定的区域。 ▲图为初唐群飞天,莫高窟329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唐朝的飞天多为女性体型,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具有世俗化倾向,造型上贴近现实生活,无论发式、服装首饰、衣裙飘带,还是脸上的贴花,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 ▲图为盛唐伎乐飞天,莫高窟44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中唐时期的敦煌被吐蕃统治,吐蕃信仰佛教教派中的密教,因此壁画内容中密教图像增加,相对而言,飞天的数量减少,而且飞天中出现吐蕃人形象。 ▲图为晚唐飞天,莫高窟161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其实,自晚唐、五代以来,开始步入衰退期。五代时在技法上有部分创新,画法色彩艳丽,勾线刚劲,使人物形象的处理和精到。但晚唐飞天画已经趋于程序化,有创新的佳作锐减,甚至许多洞窟使用一个画稿。 ◎ 晚期衰落期:宋、西夏、元 此时的飞天处于程式化阶段,为衰落期。宋代壁画题材与唐后期基本雷同,缺乏唐代创新气势。西夏和蒙元皇室扶持藏传密教,飞天形象较少。 ▲图为宋代飞天,榆林13窟。这对飞天面相丰腴,肩披长巾,穿着大喇叭口长裤,露出足趾,裤脚褶襞形成鱼背鳍形,似乎十分轻盈地捧着偌大的供养盘花游弋在填空。这样的飞天造型是此时期出现的新形式。(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图为西夏伎乐飞天,榆林窟10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图为元代飞天,莫高窟3窟。(图片来自数字敦煌网) ▲图为元代飞天,莫高窟3窟。(图片来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