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酿笔记(六十二)跟随大师的脚步(二)

 难得来 2017-05-20


在米歇尔·罗兰的自传《葡萄酒宗师》中,首先解释了“宗师”的概念:宗师,guru,知识,认知;gu,阴影,暗处;ru,光明;从暗处走向光明的过程。我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中提到过中国的“圣”字,这个字的繁体写法为“聖”——“耳”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壬”是一个人卑微在泥土上躬身实践,“口”则是将自己通过认识的和实践得到的东西传授给世人。在我国古代,有一句很励志的话,就叫做“读书志在圣贤”。我认为“宗师”与“圣”极具相通之处,而“圣”更无私一些,对自己要求更高,为大家付出得更多。

书中开始章节写到20世纪60年代,大家的关注点是在产量而不是质量,如果质量还不错的话,就要感谢上苍的恩惠。”“但与人们多年来反复说的相反,这些年份的可悲不是完全由气候条件造成的,更多是与当时葡萄酒酒农及酒庄庄主的行为有关,当时他们的主要愿望就是要增加产量。”这说的是半个世纪前的波尔多,可这与我们现在很多产区的种植情形极其相似,特别是分散果农的种植模式。在我之前工作的产区,每个榨季都要接触很多这样的果农和葡萄,深感疲惫。如今,受到国际优势产区的冲击,这些果农基本上砍光了所有的果树。去年宁夏的榨季,很多果农也面临着价格低和葡萄难卖的问题,这正是半个世纪前波尔多面临的问题。最近看到网上关于李华院长的报道,他为甘肃产区提出“小酒庄,大产业”的概念,宁夏也在积极实践。我感觉这是有大智慧的提法,是类似60年代波尔多酒庄的产业再造之路。

从作者对1973年至2001年近30年的描述中来看,波尔多好的年份并不多,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过分的水分也导致葡萄皮中酚类化合物含量不足,同时也缺乏酸度。这样条件下酿造出来的注定是贫血的,稀释的葡萄酒。

连续几个月,雨水天遮挡着阳光,土壤里蓄满了水,这样的浆果体积大,但是葡萄汁的糖含量比较低。

又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年份,这么说不过是避免说是很差的年份。

雨水过多的后果是葡萄不再对酵母有反应,迟迟不能发酵。

1977年是个不好的年份。葡萄发芽很早,大概在3月底。正如我祖父说的:“3月的葡萄酒,要么好要么没有。”

1984年的春天很差······

1991年,最初的几个月还是带着美丽的承诺,发芽期很早到来,但是好的时光并不长久。421日永远留在我们得记忆中,经历一夜寒冷的周日上午,霜冻将毁掉波尔多产区大部分葡萄园和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只有那些对此有所防范的葡萄园逃过一劫,多数处于比较好的地块,它们逃过了霜冻的吞噬。

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波尔多,大家记得很清楚的恐怕是气候的灾难。正常的植物周期经常是在困境中结束:8月底到9月的雨水要么是完全破坏掉一年的劳作或者至少是严重降低葡萄汁的质量。葡萄酒于是就有了种“被洗过的味道”,严重地影响了品鉴。

我总在说,为什么波尔多要讲年份?因为波尔多的气候真的是并不理想才强调“年份”的文化概念。我倒是认为宁夏除了葡萄生长期短一些、需要埋土之外,气候并不比波尔多差。可是,波尔多走过半个世纪的调整之路,宁夏才刚刚开始。我很喜欢文中的这句话人类的思考可以弥补大自然的不足。”宁夏人也是时候开始思考了吧!

大师的一段话可以是宁夏产区现在的目标:

从整体角度讲,尽管气候环境还是很困难的,但酒的质量得到了改进。通过新技术手段的使用,酒庄庄主们当然也是可以酿制出出色的葡萄酒,至少可以获得果实香气非常好且优雅的酒,且很快就可以饮用。这些酒其实不是以其超过十多年的陈年能力为目标而酿制的,可是品鉴的话,这些酒还是会令人惊奇。直到今天,这其中的一些酒虽然不能称之为出色,至少还是值得我们品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