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至今之幼儿教育?(值得收藏)

 HQS人生当自强 2017-05-21

∞∞∞∞∞∞∞∞∞∞∞∞欢迎阅读∞∞∞∞∞∞∞∞∞∞∞∞∞

自古至今之幼儿教育

时间:2016-1-11 星期 农历十二初二
地点:明道社日课群250968915

主讲:洋妈刘清萍

谢谢主持人三宝妈范老师。亲爱的家人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洋妈根泥老师,上周和大家分享了《蒙卦的四义》,了解到了易经中蒙卦是讲教育的,系统地表述其教育思想,讲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蒙卦的四义大家还记得吗?“童蒙之教,养正之育,再三不问,渎蒙不答。”

好,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从古至今的儿童教育”。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儿童教育观。

一、《易经》中对早期教育有如下的论述:
1、物生必蒙——“教学为先”思想的发端。
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之开先河的应当是《易经》。
《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万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重要地位的是天生万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启蒙、教育,这不就是“教学为先”的意思吗?
所以,可以认为我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发端于《易经》,而非《学记》(《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学习,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施教。
《易经》把教育看作学生自身的需要,可以说是抓住了教与学的关系的本质,不管儿童是否意识到这种需要,都不影响这种本质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3、蒙以养正——中国特色的教育概念的精髓。
“蒙以养正”出自《易经·彖传》,其意译为:“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正道。
4、包蒙,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
“包蒙,吉。”是“蒙”卦“九二”的爻辞。意思是能够容纳所有蒙昧的童子,是吉祥的。学生的材质不一,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采取包容全体学生的态度,就会是吉祥的。这种包容的思想不仅见于“蒙”卦,在其他卦的卦、爻辞及易传中也多处可见。如“师”卦大象传有“君子以容民畜众。”“泰”卦九二爻辞“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包荒”即包容污垢。;“临”卦大象传“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等等。
包蒙作为教育原则似乎令人费解,但其中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能否做到“包荒”则是能否做到“有教无类”的关键。能够做到包容学生的缺点,能够喜欢有缺点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振民育德——开创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
“德”是《易经》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天有天德,地有地德,人有人德,“德”与“规律具有同样的地位。正是从这种“泛德主义”出发,得出了重视德育的结论。
《易经》中涉及德的卦,数以十计。在《易经》中,“德”的含义比较广泛,但在《易传》中则给其以确切的道德含义。
《系辞下传》有“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还有“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这样就把这些卦的卦名赋予道德的意义。

易传还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如“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大象传),“蒙以养正”,“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大象传),“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卦大象传),“君子以振民育德”(“蛊”卦大象传)等命题,在易传中随处可见。

二、孔子:少若天性,习惯自然。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育上的主张有很多。比如在教育对象上的“有教无类”;教育方法上的“因材施教”;教育内容丰富全面的“六艺”、“四书五经”;教育的广泛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

但在儿童教育的上,他提出的“少若天性,习惯自然”的观点,道出了教育中的三大重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而这三大因素又归结为“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

少若天性,习惯自然意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坚固、自然,甚至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得益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人有很多的本能是天生的,比如抓握功能、防御反射、吮吸反射等。

动物以本能而生存,而人除本能外,增长了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儿童教育上,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最初的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的一生。

三、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

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人是社会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当人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好坏并存,但是选择的主动权却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要主动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有益于自己进步的环境。

四、颜之推: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北宋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慕贤》中这段话的意思是:与好人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与坏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盛放烂鱼的店铺,日久天长,自己也变臭了。

这说明了在儿童成长中环境的重要。不仅仅是交友方面,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等,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五、朱熹:生子必择乳母,乳母之教,所系尤切。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他提倡的乳母之教,必须慎重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儿的保教,也体现了儿童教育中早期环境的创设的重要。

六、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须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葫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稿也。

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上面这些话的意思为: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

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 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势培养的原则。

七、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针对儿童个性的不同进行培养和选拔。



八、王凤仪的六步教育。

王凤仪老善人是清代一位未曾读书的农民,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他的六步教育为:根本教、胎教、襁褓教、乳教、婴儿教、儿童教。为了拯救人根,改种还良,我们得从姑娘下手,从小孩下手,这就是根本教育,也叫先天教育。先天的根好了,后天苗子才能好。先天性不好,后天出来的苗肯定也不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造好人根,我们能不能把责任落实,就得看我们能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做父亲母亲的,如果能把自己清理好,儿女一定会好,家庭一定会好。

九、陈鹤琴(1892-1982)的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陈鹤琴的“五指教育”: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1.健康活动:

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

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

整个教学法:陈鹤琴不主张分科教学,他认为分科教学是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是违反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的。他提倡“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儿童生活是整个的,材料也必然是整个的、互相连接不能四分五裂的。他主张最好由一位老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而不致割裂。

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关于“生活即教育”,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

这和王阳明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是异曲同工的。近代还有一些教育大家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就不一一说明了

以上是一条中国早期教育的主线。

大家看下,我们育心的经典教育是不是传承了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啊。

童蒙求我,因材施教,累积法灵活运用,提供从易经开始学习,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有根本性,系统性,计划性。

我们育心经典提倡的四不离原则,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学经、明经、行经一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大格局人才。都是从古人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时俱进,不断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变得大大容易的教育,是必然成功的教育。

【胎婴养虚,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福。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