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重回一次南市区。

 hyd129 2017-05-22



周末做啥,上海65万最IN小伙伴の部落




“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在永远的纯真年代。追过港台同胞迷上过老外,自己当明星感觉也不坏,成功的滋味自己最明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好日子好时代,我在上海你们都在。”



小怪的前言呢,是一段力波啤酒的广告曲;

16年前的广告,直到今天依旧能哼上几句。


就好像今天小怪要说的南市区一样,

该拆的拆,该建的建,但只要回到中华路上,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南市区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曾经的“南市”,是指租界以南的整个华界,包括县城在内,曾经的不上台面的“下只角”,现在已然成为各路兵家必争之地。


(猫叔摄影)

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还在读初中时,听到了南市区并入黄浦区的新闻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改造、大拆迁,开始建造摩天大楼群。




身份证上的310102,小马路里东窜西窜,和邻居小孩捉迷藏;

放学路上的油炸香、饭菜香,邻居间的吵吵嚷嚷,也渐渐消失了。




曾经的第八百货、第五百货、

沪南体育场、南市电影院、蓬莱电影院、

...

还记得他原来的位置吗?


鸡毛弄、男三角弄、洗布浜、鸳鸯厅弄、

火腿弄、面筋弄、国货路、外咸瓜街、

草鞋湾路、猪作弄、洗帚弄、筷竹弄、

这些好玩的路名都是出自于南市




中华路、人民路是上海县城的城墙,“老西门”、“小东门”就是城门的位置。



不同于旧时法租界的优雅,南市“老城厢”代表着的就是道地的上海市井文化。


首先,她成绩很好:

敬业中学 /



我们的学校叫敬业中学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学校,已经有268岁!




当初考进敬业的时候,一直被周围的同学们羡慕,因为一放学就能去后门文庙街买小吃。



这条被称之为“儿时美好回忆”的后门路上,在一片杂乱的老城厢里,地上不干净,但就没理由的喜欢。



文庙 /


如果说南市的三宝是文庙、豫园和老城厢;那么文庙的三宝就是动漫、旧书和文具。



中华路就像一条主干道,她的背后就是一条条互相贯通的小街道,文庙就被藏在其中。



以前的文庙似乎永远也逛不完,寒暑假和小伙伴们可以在这条小马路上玩到天黑。



还有每周日的旧书集市,每天凌晨开始拉开帷幕,跟着CG赛跑,说着听不大懂的“黑话”。



以前最喜欢的就是放学后淘漫画书!然后和好基友互相在教室的台板地下传来传去。


(pic via 他乡即故乡)

大家家里还有没有从文庙里淘回来的旧书和漫画吗?


(pic via 他乡即故乡)

在没有网购的年代,文庙也是动漫气息最浓烈的一条街。



高达、火影、龙珠、银魂...面对这些模型手办,那叫一个望穿秋水!



香酥鸡、小肉、珍珠奶茶

巧克力奶昔、菜饭配腐乳肉、

章鱼小丸子、冰沙、西北狼

...

你们最喜欢吃的又是哪家店?


还有可以绕上1小时都找不到,但有人闻着黄酒香就能找到的孔乙己酒家。




这条熟悉的文庙小街,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现在是不是还是依旧联系?




大同中学 /


大同中学是连续超90%上一本线额市重点;


上海实验小学 /


万竹小学(现上海实验小学)是教育部唯一部属小学,校友有蒋经国、蒋纬国先生。


南市区图书馆 /


南市区图书馆,现在是黄浦区第二图书馆。


协大祥号 /


宝大祥、协大祥、信大祥上海滩最著名的三个布料公司中的两个都在南市区!


红房子医院 /


大部分的南市人都是从这里呱呱落地。


她很包容:

十六铺码头 /



老早以前,十六铺就是上海滩的重要地标,有人会调侃说:“弄是十六铺上来额?”



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承载着很多关于上海滩的风云岁月。



现在摇身一变,十六铺周围已经成为热闹的逛街地标,曾经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一间间餐厅、酒吧。



以前曾聚集着码头工人、小商贩的十六铺老码头地区,现在变得洋气时髦!



东门路轮渡站 /

时间过的那么快,还记得“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时代吗?



董家渡 /

董家渡的轻纺市场,现在外国人也要来定做一套西装、旗袍。


她也很漂亮:

城隍庙 /


老话说:“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

小时候看灯会走九曲桥喂锦鲤的日子那叫一个兴奋!



城隍庙里大名鼎鼎的绿波廊,克林顿、伊丽沙白女王阿去消费过。



每到过年前穿着新衣服和父母去福佑路上的小商品市场买最爱的鞭炮、化炮,

父母就在一边寻觅好看的对联。



她还很好吃:

梦花街馄饨 /


上海最有名的馄饨之一的梦花街馄饨也在南市区!

典型的家庭式作坊,天井是厨房,客厅是堂吃的地方,地方不够了还会在小弄堂里搬几个小桌子来凑数。



现在的新址在中华路光启南路上,依旧还是选在了老南市!



以前的老食客依旧每天准时报道,这个味道他们已经吃了十几年。


上海老饭店 /



上海老饭店(福佑路272号)。上海老饭店的前生,叫做“荣顺馆”。1965年,迁至旧校场路富有路口,改名为上海老饭店。



南市豆制品厂 /

南市最火的豆制品厂,也是现在的万有全豆制品,是几代老南市人记忆力里的活化石。


冠生园食品公司 /


从小吃到大的大白兔奶糖就是出自于南市区的冠生园食品公司!

徐汇区还有一条以它命名的“冠生园路”。



上海乔家栅 /


每次上学前都会来乔家栅吃一碗小馄饨,买一块条头糕。


大富贵酒楼 /


直到现在,依旧会每周报道一次大富贵买点熟食解馋。


上海德兴馆 /


从“一家春”到“德兴馆”,一晃数十年,记忆最深的还是一碗焖肉面。


她四通八达:


24路公交车,从豆市街出发,一路驶向普陀长寿新村。


中华路、董家渡路、黄家路...大街接小路,小路连弄堂,弄堂连着72家房客,第一次来一定会迷路。


(pic via 杨懿龙)


跟着妈妈穿梭在各个小街道里买菜的小日子,恍如昨日。



小时候,睡的就是搭出来的一间小阁楼,只有几个平方却乐在其中,爬上爬下。


(pic via 杨懿龙)

张家姆妈,李家阿伯,可以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他们也不担心。



隔壁街的爷叔、右边弄堂里的阿伯,好像都心有灵犀一样,固定时间就聚在一起搓麻将拉家常。



老南市装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回忆。

在马路边乘风凉、和爸爸去浴室洗澡、三色杯要从巧克力开始吃...

她就像童年的玩伴,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老旧的门板与石砖静静地躺着,小竹椅、痰盂罐还有倒马桶的日子;

满载岁月与时光的痕迹,是普通百姓家真实写照。




记忆中的老南市没有摩天高楼,只有人头攒聚的老城厢;

那时候没有“外滩九里”,也没有“黄浦湾”,有点破旧,但是很美好。


(pic via 猫叔摄影)

不想承认南市区是黄浦区的一部分,因为他就是我最爱的南市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