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由南京浮针研究所符仲华博士研制,目前已在临床使用20余年,笔者去年在广东省中医院孙健基地进修学习浮针3月余,后回到我院开展浮针业务。因我院为康复医院,骨伤科康复病人比较多,遂将浮针应用于骨伤科术后疼痛,关节活动障碍,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我院骨伤科应用浮针治疗的优势在于快速缓解疼痛,快速改善关节活动度,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患者,男,42岁,
主诉
双上肢热压伤后活动受限2月余。
现病史
患者自诉于2月余前(2017年2月7日下午五时许)在工作中双上肢不慎卷入约90°的车床机器中,约十分钟后被工友救出,患者感疼痛。在工友协助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后因病情严重转往珠江医院就诊,以“双上肢热压伤”收入院。入院后急诊行“双上肢清创术,右手背异体真皮覆盖术”。2017-02-21行“双上肢清创植皮术,左大腿取皮术”。于2017-03-28行“双前臂清创植皮术,左大腿取皮术”。患者目前右上肢创面愈合,左前臂仍有一大小约1cm*1cm的创面,双前臂及右手背出现瘢痕,右肘关节、双腕关节、双手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握拳,右手指麻木,生活无法自理。为进一步康复,来我院门诊就诊,予收住入院。
专科检查
独立步行,步行入院。右前臂外侧、右手背及左前臂内侧可见外伤痕迹,并可见移植皮片生长良好,创面已基本愈合。原伤处可见瘢痕增生,呈灰黑色,质硬,稍凸出于体表。左前臂内侧一大小约1cm*1cm的创面,右上肢肘关节、双腕关节及双手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屈伸活动受限,以右侧肘关节、腕关节及右手活动受限明显。双侧前臂肌肉稍萎缩,以右前臂明显,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双手夹指肌力明显下降,右手指感觉减退,以桡侧三指减退较明显,瘢痕区域浅感觉减退,双手肿胀。
辅助检查
肌电图显示:
1.右侧正中神经/桡神经重度受损
2.左侧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部分受损
3.左侧桡神经轻度受损。
一.运动康复评定:
1.关节活动度评测(具体见表一)。
2.MMT(具体见表二)。
3.肢体形态:右前臂外侧、右手背及左前臂内侧可见外伤痕迹,左前臂远端内侧有创面,原伤处可见瘢痕增生,呈灰黑色,质硬;上肢肌围度:尺骨鹰嘴上10cm L/R:25.7cm/26.4cm,尺骨鹰嘴下10cm L/R:21.8cm/17.3cm
4.疼痛:双侧手部各关节被动牵伸均出现疼痛。
5.感觉:右侧手掌背侧存在麻木感,受压时麻木感加重。
6.其他:夹纸试验:右侧手呈弱阳性,左侧手呈阳性。康复目标:远期:待定。近期:增加左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AROM10-20°,右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AROM5-10°,4W;
二.双上肢各薄弱肌群肌力增加一个级别,4W;
三 .右侧手脱敏治疗,减轻麻木感,4W。
浮针治疗过程
一诊:双侧前臂因热挤压伤,除瘢痕覆盖以外掌侧,背侧的肌肉张力(+++),予以左侧掌侧屈肌,背侧伸肌,旋转肌,在瘢痕以外肌肉皮下进行分段扫散,配合腕关节屈伸/旋前旋后再灌注,当次治疗,因腕关节附近掌侧无明显肌肉,且僵直,故首次治疗以左侧为主,右侧仅扫散肱桡肌为主,所有被处理的肌肉回复正常张力。左侧手臂旋转及腕关节背伸角度出现较大变化。嘱患者治疗后自行主动活动。
二诊:左前臂被扫散的肌肉张力保持正常张力,仅左侧腕屈肌活动稍有改善,右前臂肱桡肌张力恢复正常,继续皮下扫散左侧腕屈肌中段(内关)附近,开始扫散右侧瘢痕覆盖以外的正常肌肉,肌肉张力均由(+++)恢复正常肌张力,右侧腕掌屈增加明显。嘱患者治疗后自行主动活动
三诊:左前臂同时经我院康复治疗师配合训练后,自主活动改善明显,左腕活动仍有受限,因环腕关节2cm附近皮肤绷紧,予以浮针皮下扫散一次,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完可感觉局部皮肤出现正常硬度,左腕关节活动大幅度提高。右腕关节僵直,维持在掌屈10°位,且局部有挛缩,进针难度比较大,且腕管附近神经等组织比较多,操作难度大,目测腕关节僵硬位置,选取适合浮针针具长度的进针点,以扫散环腕关节1cm的皮下为目标,进针扫散,扫散后右侧腕关节掌屈增加明显,嘱患者治疗后自行活动。
四诊:患者右侧拇指掌侧,背侧仍有肌肉绷紧感,目测根据浮针长度选取进针点,分别在右拇指掌侧,背侧先后进针,进行扫散以及拇背伸,拇外展再灌注活动,松解后拇指背伸外展角度增加。
一周4次治疗后,经康复科再次评定,结果如下:
左手经治疗后,各关节活动度在一周之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部分关节活动接近正常水平如2-5手指PIP屈曲等,符合康复近期目标4W的水平(表一);
右手经治疗后,腕关节掌屈已增加5°,符合康复近期目标4W的水平(表一);
左右手经治疗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发生了改变,基本能提高一个级别,符合康复近期目标4W的水平(表二)
表一
表二
讨论
这是笔者第一次将浮针应用于烧伤科植皮术后的病患,操作技术与疼痛无关,仅是因为患者术后或者因为受伤后所有局部肌肉的张力比较大,肌肉比较僵直,将浮针应用的初衷只是想通过浮针的扫散将僵硬的肌肉变松软,得到的结果是惊喜的,通过扫散与再灌注活动的操作,放松了患肌,却将掣肘与关节活动的重要部分打开,几乎治疗后就可以见到明显的关节活动变化,这些一次两次的劳动成果,等同于现代康复4周的劳动量,所以,对于术后肌肉的放松,浮针表现的优势真的很惊人,无异于无创下的“肌筋膜松动术”,随着筋膜的松动,也唤醒了被挤伤压伤制动的肌肉,受制于因僵硬而失能的肌肉导致的关节活动度变小的情况改观,此病例中患者左右手经肌电图检测神经损伤的程度不轻,却可以在短时间发生改变,不得不让人对肌肉的活动受限与神经损伤的结果关联性发生疑惑,笔者在治疗过程中试图将浮针应用于疤痕下的组织皮下扫散,以期改善关节活动,也有一定的效果,以后可逐步观察,于腕关节处的扫散结束后,可见绷紧的筋膜皮肤都立刻柔软,此处肌肉体积非常少,可考虑为筋膜的纯松动。浮针扫散的存在是否适合伤科的疤痕附近的关节活动改善,尚在尝试中,但它对于伤科的肌肉僵硬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已毋庸致疑。
黄辉霞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