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掌握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十一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1、萧何月下追韩信 起初,韩信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一天,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连个招呼也来不及向刘邦打。 后来有人向刘邦汇报说萧何逃走啦,刘邦大惊失色,立刻派滕公夏侯婴去追,萧何为追韩信,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正想下马休息一下,忽然远远望见韩信牵着马在河边徘徊。萧何大费口舌来劝韩信回去,这时候,滕公夏侯婴也策马赶到;两个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只好跟着他们回去。 刘邦见到萧何又惊又怒,萧何连忙解释道:“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刘邦正值用人之际,刘邦当时就让萧何去召韩信来,马上就拜他为大将军,后来还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 2、建国首功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接着是排位次。群臣曰:“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因为刘邦在之前已经封了萧何首功,对排位次的事就没有评议,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君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全靠萧何及时带人来营救。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3、计杀韩信 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心有怀疑,于是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豨。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 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豨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太相信萧何。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 4、寿终正寝 公元前193年,年迈的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代之?”接着惠帝又问:“曹参如何?”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能得到曹参为相,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谥文终侯。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后袭封为酂侯,生子三,长子萧禄,次子萧同,幼子萧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