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中国古代的人是这样传递信息的!

 静候a 2017-05-24

自西方“开辟新航路”以后,世界从分散日益走向整体。不知不觉中,人类已步入“信息化社会”:足不出户,但有一部智能手机,全球海量信息就能尽收眼底;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手机不可离身,竟被手机“绑架”了;进入公共场所,首要担心的不是饮食问题,而是能不能连上Wifi。身处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信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同时也加剧着人们的焦虑与不安。于是,有人或许会向往古人的“慢节奏”的生活,向往古人那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与自适。那么,在“慢节奏”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传递信息的途径又有哪些呢?

01

口头传递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信息传播最为常用、使用频率最高的传递方式要数口头传递。这种口头传递,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时期都曾是信息流通的主要方式。在《尚书·汤誓》中记有“时日曷(hé)丧?予及汝偕(xié)亡”的谣谚,就是夏桀时代的民众饱受统治者压迫而难以忍受的心声,它反映了当时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无独有偶,在东汉末年董卓乱政,残害生灵之时,在儿童中也传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按:此隐语为“拆字法”。“千里草”,合为一董字;“何青青”,意谓董卓当时的势力强大;“十日卜”,合一卓字;“不得生”,意谓董卓将死。)的隐语。人们正是用这些或明或暗的言语传递信息,来达到笼络人心,集聚力量之目的。

02

邮驿传递

邮驿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不仅就有“车马”、“步辇(niǎn)”、“舟船”等交通工具,而且开始建立了“传驲”(chuán rì)制度;周代,在大道上约隔三十里设一驲置。(即驿站)备良马固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和接待来往的官吏和运送货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邮驿制度;秦代,秦始皇在道路沿途设有亭传或邮亭,用来接待过往官员和传递公文。设置驿道,颁布有关法令,建立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邮传系统;汉朝,在京城通往边境的千里驿道上,每隔三十里设一个驿站,每隔十里设一个“邮亭”;唐代,邮驿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宋代邮驿实行了两项改革,一是邮驿军事化,二是建立急递铺,规定递送文书每天五百里;明清两朝,基本沿用前代制度,只是驿站更为普遍,驿卒也越来越多。以上,简单回顾了中国历朝历代的邮驿制度的发展演变,应该说,正是建立了这样的制度,才使得中央政令的信息上传下达,从而较为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03

讯号传递

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运用于军事领域。比如说“烽火”。西周时,出现了利用烽火传递情报的方法。那时,在军事要塞和通往要塞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烽火台派士兵守卫。当敌人入侵时,即点燃烽火,一个接一个的传递情报。用烽火传递军情是很快的。如汉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几十万分头出击匈奴时,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一天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走廊(今甘肃境内)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今辽宁)。烽火传递情报的方法直到明朝和清朝许多地方还在使用。但是,如果不当使用,就会出现大问题。比如,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竟然点燃烽火,结果弄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可悲下场。除了点燃烽火传递信息之外,还有诸如放烟花、风筝等等,这些可以看做是点燃烽火传递讯息的衍生之法。

以上,对中国古代社会讯息的传递方式做了较为系统的爬梳。然限于篇幅,仅举其最为切要者。应该说,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无论是从速度、广度,还是准确度来讲,都还只能算是信息传播的“初级阶段”。但也正因如此,古人生活也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至少他们不用像现代人那样每天面对着过载的信息而无所适从。他们大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散生活,但同时由于交通不便、讯息不畅等原因,也导致了他们难以排遣的离愁别恨。

而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驶入“信息化高速公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然在互联网与交通网的双重网罗下,人们生活的节奏愈来愈快,留给自我的空间却愈来愈小,内心因此也日益变得焦躁不安,确是少了古人那份安然自得的洒脱。

既然古今都不完满,假若要是有来生,你愿意去做古人还是当下之人呢?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