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节课中,我们讲到,在永字八法里,捺画称"磔(zhe)",意为使字形舒展、开放的笔画。 它在汉字中有三种形式,即斜捺、平捺、反捺(也可称为"长点")。这个笔画书写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它极强调斜度、轻重和长短。 《斜捺?》 起笔宜轻,且略微向上滑动,然后一边向右下方行笔,一边按笔,使笔画由细均匀加粗,至捺脚处顿笔,转向右逐渐提笔出锋。整个斜捺取势要一波三折,斜捺一般与斜撇相呼应,其斜度多为45度。 《平捺?》 平捺与斜捺的写法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斜捺取斜势较大,而平捺取斜势较小,几乎接近平势,一般在15“左右,大都用于“走之”旁。 起笔稍轻(或稍重)并提笔向右上微仰再转笔向右下行,而渐加力使笔画逐渐加粗,至捺脚处,稍驻作顿,蓄势提笔向右出锋捺出,捺尾丰润且较长。整体上看要有水波起伏之状。 《反捺?》 反捺的写法由长点变化而来。反捺有时作长点的写法;有时在长点的基础上尾部略向左下取势。 凡字有两捺笔者,一般有一笔用反捺。 究竟哪一捺写成反捺,要根据具体的字而定,如“食”字的第二笔要写成斜捺,而末笔要写反捺,不可颠倒,因为“人字头”的字均为覆盖字,若两捺写法交换位置,就不符合覆盖的原则了;有时为取姿态,单捺的字也写成反捺。 如“香”“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