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 针对不同病症的简单艾灸法 肾阳虚型遗尿:遗尿量多,每晚1次或数次,叫唤不醒,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而频数、形寒肢冷等症状。艾灸应温肾补阳。 取穴:百会、命门、脾俞、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关元、中极、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1、艾炷灸:每次艾灸3~5壮,每日1次。 2、艾条温和灸:每次艾灸5~10分钟,每日1次。 3、初阳艾灸仪施灸:每次艾灸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脾肺气虚型遗尿:该病多发生于病后或体弱者身上,遗尿量少但次数多,同时伴有神疲体倦、纳呆便溏、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等症状。艾灸应健脾益肺。 取穴:百会、命门、脾俞、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关元、中极、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1、艾炷灸:每次艾灸3~5壮,每日1次。 2、艾条温和灸:每次艾灸5~10分钟,每日1次。 3、初阳艾灸仪施灸:每次艾灸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小儿遗尿的饮食禁忌 宜:具有温补肾阳、固涩功效的食物,清补类食物 鸡蛋 莲子 山楂 南瓜 鸡肉 驴肉 黄鳝 豆腐 忌:辛辣刺激、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及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巧克力 冬瓜 赤小豆 薏苡仁 西瓜 辣椒 蒜薹 玉米 标准取穴 尿床艾灸取穴 艾灸顺序:俯卧 侧卧 仰卧 肾阳虚型: 百会→脾俞→命门→肾俞→次髎→膀胱俞 三阴交→太溪 气海→关元→中极→神门→足三里 脾肺气虚型: 百会→脾俞→命门→肾俞→次髎→膀胱俞 三阴交→太溪 气海→关元→中极→神门→足三里 |
|
来自: 培训班背包 > 《针灸 刮痧 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