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合金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和机理 在铝合金中,主合金元素是合金强化的主体,它们在铝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于是有了铝合金的分类和牌号。现将它们在铝合金中的作用进行介绍。 1、锰(Mn)的作用: 大多数铝合金中都含有锰,自然状态的锰为灰红色金属,纯电解锰为片状,密度7.20、熔点1244± 3℃、晶相结构为体心立方或四方、有同素异构转变,锰有三种形态、原子半径各为α=1.24Ao、γ=1.366Ao、δ=1.334Ao(1Ao=0.1nm)。 在3xxx系合金中锰是主要合金元素。在共晶温度685℃时,锰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82%、室温时为0.06%。锰在铝合金中存在的形式:一是熔于固溶体,二是形成化合物MnAL6。由于MnAL6的电极电位与铝基体电位相当。 因此,合金有很好的耐蚀性,该系与部分AL-Mg系合金一起称为防锈铝。合金强度随溶解度增加而增加,但一般用量不超过1.6%。当锰含量为0.8%时,合金的延伸率达到最大值,使合金具有优良的深冲性和变薄拉伸性能。如3004、3105罐料合金,在包装领域中大量使用.3xxx系合金也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品种。锰可以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产生挤压效应。 在3系合金中铁和硅是主要杂质,铁、硅元素的含量对合金的相成分和显微组织有很大影响。当铝合金中铁和锰同时存在时,互相有影响,易生成铝铁锰粗大化合物(MnFe)AL6,恶化材料性能。因此,在铝合金中当铁为合金元素时,不应加锰。3xxx系铝锰合金易产生偏析组织,材料加热退火后容易产生粗大组织。严重影响合金性能,故铝锰合金一般不进行用来提高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实际生成中应注意对铁杂质的控制。另外,铝锰合金在锭坯的半连续铸造时,冷却水的冷却速度不宜过大,以防止产生成分偏析。 2、镁(Mg)的作用 镁是5xxx系合金的主要元素,镁是银白色金属、有光泽、密度1.74、原子半径1.60Аo(铝的原子半径为1.431?)、熔点648.8℃、沸点1107℃、密排六方结构。商品镁为块状(6-10Kg/块)、表面涂黄油或包油纸防锈,镁在铝中的溶解度很大,在共晶温度451℃时镁的溶解度高达14.9%,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很快下降,在室温时约为0.34—1.7%。但是,镁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扩散和析出很慢,在半连续铸造时冷却速度又很大。因此,Al-Mg合金(成分在镁<6.0%时)在室温下也极易生成过饱和的固溶体组织。而且在室温下相当稳定。 如果将合金进行变形加工再进行加热,过饱和固溶体将析出β(Al3Mg2)相化合物。由于β相强化效果不大(显微硬度HRv﹦64.7),而且沿晶界或剪切带析出恶化了合金的强度和抗蚀性。β相不析出合金的性能反而更好。所以,高镁合金加工变形后,一般不进行热处理强化。镁在铝中形成固溶体后,固溶强化效果比锰高。就强度而言,加入0.8%的镁相当1.25%的锰。因此,铝-镁系合金比铝-锰系合金强度高。 另外,铝-镁固溶体型合金抗蚀性好(在大气及海洋条件下),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但随着含镁量的增加,合金强度提高,抗蚀性、焊接性和表面光泽变坏。 镁在铝合金的加入量<7.0%,当含镁量>3.0%时称为高镁合金,随着含镁量的增加合金表面氧化膜组成发生变化,使合金在熔炼时易氧化、易吸气、易烧损、易产生夹渣。在熔炼高镁合金时加入微量的铍(0.002-0.0002%)可改变氧化膜性质,消除上述缺陷。合金浇铸温度偏高时,表面呈黑色,造成铸锭表面质量下降。 当高镁合金原料中含有金属鈉时,易产生“鈉脆”,在合金铸造及热轧工艺中毛坯出现裂纹。为了防止“鈉脆”的产生,在熔炼高镁合金时,不能用鈉盐做熔剂。如把鈉盐含量控制在<0.001%,则不产生“鈉脆”性。 在所有的铝镁合金中都加有锰,含量在0.15-0.8%之间,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合金的晶粒长大,同时还可增加合金强度,用Cr、V也可替代锰的作用。 铝镁系合金加入铍是为了改善氧化膜的性质,但是铍的加入引起合金晶粒粗大,应加入钛来抵消铍的影响。 铁和硅对铝镁合金的塑性、抗蚀性、延伸率和强度有不良影响,做拉伸或线材使用时,要控制铁、硅的含量。但适当增加硅的含量0.5-0.8%,可改善合金的焊接性能。如5A03(LF3)合金。铜和锌都是降低合金抗蚀性的元素。 3、铜(Cu)的作用 铜的颜色为紫红色,有光泽。面心立方晶格、密度8.92、熔点1083.4℃、原子半径1.278Ao。548℃时,铜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5.67%,室温下为0.2%。铜是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中,最重要的基本合金元素。是2xxx系合金的主要组元,铜在铝合金中强化作用强大,比镁强化效果大1.5-2.0倍,含4.0%Cu、1.0%Mg合金 经过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470Mpa(2A12)。铝-铜为基的合金又称为硬铝。因为,这种强化效果是用热处理的方法得到的。所以,称为可强化热处理合金。 铜加入铝合金后由于铸造时的急冷,形成了过饱和α固溶体,通过淬火和时效处理,可溶解或析出金属二元化合物θ相CuAl2(HRv547Kg/㎜2)。在有镁、锰存在时形成三元的金属化合物及强化相(S相Al2CuMg、T相Al6Mg4Cu、β相Cu3Mg2),明显地提高合金强度和耐热性的作用。其中θ相、S相强化效果最大,β相、T相强化效果微弱。2xxx系(Al-Cu-Mg)热处理可强化合金就是人为控制强化相的析出,来达到通过热处理工艺提高合金强度的目的。附铝铜系合金时效强化机理: 铝铜合金的时效强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过饱和α固溶体的某一晶面上产生铜原子偏聚现象,形成铜原子富集区(GP[Ⅰ]区),从而使α固溶体产生严重的晶格畸变,位错运动受到阻碍,合金强度提高。 随时间延长,GP[Ⅰ]区进一步扩大,并发生有序化,便形成有序的富铜区,称为GP[Ⅱ]区,其成分接近CuAl2(θ相),成为中间状态,常用θ″表示。θ″的析出,进一步加重了α相的晶格畸变,使合金强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时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铜原子在GP[Ⅱ]区继续偏聚。当铜与铝原子之比为1:2时,形成与母相保持共格关系的过渡相θ′。θ′相出现的初期,母相的晶格畸变达到最大,合金强度达到峰值。 时效后期,过渡相θ′从铝基固溶体中完全脱落,形成与基体有明显相界面的独立的稳定相CuAl2,称为θ相。此时,θ相与基体的共格关系完全破坏,共格畸变也随之消失,随着θ相质点的聚集长大,合金明显软化,强度、硬度降低。为了保证强化效果,应在θ相脱溶前降低温度结束热处理过程。 铝--铜--镁系耐热性能比较好,如α+θ+S相区,含3.8--4.9%Cu、1.2—1.8%Mg(2A12、LY12)合金在150℃以下,具有最高强度。α+S相区含3.2%--4.3%Cu(2A02、2A06)合金可在150℃--250℃有较高的强度。在航空领域有广泛用途。含铜合金抗蚀性较差,板材加工时,在板坯大面两端包覆纯铝,称为“包铝”工艺。另外,铝铜合金的焊接性不好。 4、锌(Zn)的作用 锌是青白色金属,有光泽。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度7.14、熔点419.6℃、沸点907℃、原子半径1.332Ao。锌在铝中的溶解度很大382℃时为82.8%、275℃时为31.6%、室温下为5.6%。锌是7xxx系(Al-Zn-Mg) 合金的主要强化元素。当加入少量镁时,合金的强化效果更佳,所以铝锌合金都含有1.0-3.0%的镁。 锌只在7xxx系合金大量加入,但加入量都<5.6%。其它系铝合金为增加强度也有少量加入,一般加入量<0.25%。由于铝-镁-锌三个元素之间可行成金属化合物M相(MgZn2)、T相(Al2Mg3Zn3),M相、T相在铝中不仅有高的溶解度,而且还有很大的溶解度变化。 所以,有极高的热处理强化效果。7xxx系合金是常用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合金,在我国又称超硬铝(LC系)。7xxx系合金在≥465℃时淬火,然后进行人工时效。得到的过饱和固溶体分解,过程如下: ↗M,-M(MgZn2) ——过饱和固溶体→G-P区↘T,-T(Al2Mg3Zn3) M、T相形态接近于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不甚牢固,比较容易分解,特别是高温时,因此该系列合金高温性能不高。仅在较低温度或<100℃以下使用。 另外,7xxx系合金应力腐蚀倾向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自然时效状态,应力腐蚀比人工时效的合金严重,因此,该系合金均在人工时效状态下使用。 7xxx系合金中锌、镁添加量与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锌镁添加量总和≤5.5%(Mg≥1.0%); 抗拉强度≮300MPa 当锌+镁总和≤6.0-7.0%时;抗拉强度≮450MPa 当锌+镁总和≤7.0-8.0%; 抗拉强度≮500MPa 当锌+镁总和>8.0%; 抗拉强度≯600Mpa。 但合金的可焊性、抗应力腐蚀性能随强度提高迅速下降。此时,添加微量的铜,能显著地提高合金的抗应力腐蚀、塑性和强度。特别是加入少量的锆,能大幅度提高抗应力腐蚀性能。所以该系合金一般还都含有铜、锆。此外,微量的锰、釩、银等,用来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 该系合金淬火温度不能太高和太低,一般在460-480℃,最佳为475℃。淬火后时效温度在120℃时强度和塑性最好,160℃时抗应力腐蚀性和抗疲劳强度好,强度、塑性稍差。 5、硅(Si)的作用 硅只在 6xxx系合金(Al-Mg-Si)和4xxx系(Al-Si),以及铸造合金中以合金元素加入。其余诸合金中都视其为杂质,属控制成分。 硅属于半金属,钢灰色有光泽、晶体结构为金刚石立方、熔点1410℃、密度2.33。硅在577℃时铝中最大的溶解度为1.65%,室温时为0.5%。 由于硅几乎不熔于铝,与铝不形成金属化合物。室温下以铝硅共晶体析出。析出的硅在铝中呈游离状态,恶化了合金的基体组织。但硅与镁能形成强化相Mg2Si,是6xxx系合金的强化相,其金相组织是铝镁形成的固溶体和硅镁化合物Mg2Si。硅在该系合金中的加入量为0.5-1.2%,与加入的镁量相互对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