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诗人,作为一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他的忠肝义胆,执著无悔,成为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心中,爱国主义的伟大形象,光明和正义的化身。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冲锋献身。
也许是因为对屈原的敬慕,一直想拥有一套古旧《楚辞》,能随时翻开,穿越几千年,看一看那年那月人们心中的屈原。为了能有一套原刻本,几经周拆,托书商在外地给打捞了一套金陵书局刊刻的《楚辞》。
屈原作为人民诗人,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最早出现的伟大爱国诗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山川人物、历史风情,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成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屈原也因此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鲁迅赞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20世纪初,屈原又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成为千百年来中外都在纪念历史伟人。
《楚辞》注本繁多。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王逸作《楚辞章句》和朱熹注《楚辞集注》。
《楚辞》一书是经战国到东汉经多人陆续编纂而成。西汉时由汉高祖刘邦之孙准南王刘安及其宾客辑成《楚辞》,时为十六卷,影响较大,成为当时较流行的本子,奠定了《楚辞》一书的基础。
后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对《楚辞》进一步进行注释,作《楚辞章句》。王逸《楚辞章句》中,除了收录屈原作品之外,还辑录了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的作品。还增加了自己的一篇《九思》,作为《章句》的十七卷。《楚辞》始改编为十七卷。
《章句》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创作时间,和作者经历,简释题意和阐述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再对每篇作品逐句作注,着重词汇的解释。王注保存了不少汉代的旧说,对《楚辞》中的方言土语亦多能指释。《章句》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在诠释词义、句意,阐说作品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是《楚辞》成书以来的第一部全注本,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是研究《楚辞》价值极高的重要文献。东汉以后的学者无不以它作为研究《楚辞》的底本。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千年后,在《楚辞章句》的基础上,南宋洪兴祖又作了《楚辞补注》,是对王逸的《楚辞章句》所作的补充,“在义理上加以阐发引申,在名物训诂方面加以考证辨析”。紧紧依托《楚辞章句》这一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楚辞注本,先列王逸原注解于前,再旁征博引、疏通考证,肯定了王逸所注,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体与《章句》相同。
此后,在《章句》和《补注》的基础上,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又作了《楚辞集注》。书前题署的时间为庆元五年,可知成书于1199年。
朱熹注释《楚辞》,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南宋时期,宋金民族矛盾尖锐,在宋统治集团内部存在主战、主和两派,朱熹属主战派,他借注《楚辞》,极力颂扬屈原忠君爱国之心与高尚品质,以寄托自己的爱国之情,同时斥责杨雄失节,臣侍王莽为“罪人”,实为对投降派及混在主战派阵营中的投机者的间接批判。
朱熹为南宋一代儒宗,他注释典籍往往在汇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多有创见。朱熹注《楚辞》亦如此。《楚辞集注》重新编排了《楚辞》的篇目,在注释方法上也与前注不同。其《楚辞集注》为楚辞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代表了宋元时期研究楚辞的最高成就,是楚辞学史上,该书“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之后,一部承前启后的继往开来的大作,标志着《楚辞》研究由汉学向宋学的转捩之点。”是众多《楚辞》注本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是研究楚辞的最佳善本,也因此成为后人治骚的“必读书”。
集注闻世后即有多刻,其传本当以宋理宗时雕印的“端平本”为最古最好。
宋端平二年(1235)朱熹之孙朱鉴的。将《楚辞集注》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楚辞集注》、《楚辞辩证》和《楚辞后语》合理并行编辑进行刻刊,并附上邹应龙、朱在、朱鉴的三篇跋文进行刻刊,全书通体完善,字大悦目,镌刻精良,为宋刻本之代表作品。为今存最早、最完整的《楚辞》刊本,史称“端平本”,有较高的文学、版本学价值。宋端平二年(1235)朱熹孙朱鑑刊本《楚辞集注》,现藏国家图书馆,为海内孤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
《楚辞》“端平本”在中日外交关系史上还有一段佳话。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为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进行着艰苦的谈判。在即将达成协议的9月27日,毛泽东与田中进行了友好的会谈。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指着书橱上的《楚辞集注》说:“这套书是送给田中首相的礼物。”这一次会面,对中日谈判是一个有力的促进,这次会面后的第三天,两国即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对古典诗词有很高的造诣,1957-1958年间,他曾专门收集《楚辞》的各种版本及屈原著作50余种,其中有19种由国图提供。毛泽东送给田中角荣的就是国图藏北宋端平本《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的影印本。
毛泽东主席把端平本做为国礼赠田中角荣,此后田中角荣又将毛泽东主席所赠宋端平本由日本读卖新闻社影印,限量发行一千部,每附有田中的前言及日文解说等。成为中日建交的破冰见证,更为世重。
所购日影本,虽是影印,但很大气,当時书家尽管要价高些,还是乐购了,每每翻阅,令人心赏目乐。
为了能有一套原刻本,后便托书商在外地给打捞了一套金陵书局刊刻的《楚辞》。所购《楚辞》十七卷,清同治十一年(1872)金陵书局刊本,一函四册,纸质细腻,薄而松软,开本敞阔,行格疏朗,方块字白绵纸精刊,首有牌记“汲古阁原本同治十一年春金陵书局重刊湘乡曾国藩署检”。书高29.5厘米,宽18厘米,距今已有130多年,不光书纸已呈沧桑之色,而且丝绸线也已发脆,不易翻动。部分书页上有前主人的批语,得之虽不能言愛不失手,也有爱倍加,为了更好保护使之久传,对个别易损地方冒然进行了整护,以便於翻阅。
金陵官书局,又称江南官书局江宁书局,是清末创办较早而又影响较大的官书局之一。
清初内府武英殿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其刻本最富盛名,称“殿本”。后来武英殿允许各省翻刻,各省的官刻书才逐渐增多。到了晚清,曾国藩力倡“文化中兴”,同治三年率先设立金陵官书局,在他的影响下,各地官吏纷纷仿效,不久,相继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官书局20多个。书局正式纳入官办,给予了人员、经费上的保障。这些书局,出官帑刻印了一批质量较好的书籍,数量大,流通广,在晚清图书业占有重要地位,史称“局本”。这些刻本在编纂、校勘、雕印和装潢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些丝毫不逊色于清初的“殿版”,一扫清后期刻书业的颓败气象,演绎了一段中国雕版印刷史上最后的辉煌。
金陵官书局的刻书尤为著名。底本多为善本,曾国藩又坚持“但求校刊之精审,不问成本之迟速”的原则,有的曾国藩亲自参加校阅。因故刊本质量上乘,所刻各书当时人们皆视为善本。所购《楚辞》为汲古阁原版复刻,可为优上加优。
常熟毛晋集藏书家和出版式家为一身,创建汲古阁。汲古阁刻书达到了中国古代私人出版业的高峰。毛晋酷爱买书、刻书,他不惜重金大量购藏善本书籍,为刻书提供版本来源,先后购藏宋元本及其他善本达八千四百册之多,还重视旧抄本和残本的购藏。他聘请学者校勘,并招募集合刻工,拥有自己的一支相对固定的技术力量,其家刻书品种之多超过任何一家坊刻,例如汲古阁曾影刻宋本,到乾嘉时代更为精审,这种刻印的古书,可以和原本丝毫不差。因毛晋的藏书处叫汲古阁,其刻本被后人称为汲古阁本。汲古阁本是明末刻本中的精华,明末清初天下最通行的版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汲古阁板,至今流布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