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活——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

 木一过 2017-05-26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如何办好一所学校]


        新教育——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科研范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我的教育理想》


激活——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 

作者|吴康宁


        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激活,学校管理首先应当是“激活式管理”。就中国当下而言,学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约束,而在于约束太多、缺少激活。

 

        在中文语境里,“管理”这个词很容易让被人产生一些负面联想。譬如,除了“管理”这个词本身之外,同“管”字联在一起的词还有管控、管束、管教、管制、管押等等,强制实施、严加防范的色彩很浓;而和“理”字连在一起的词则也有“审理”、“梳理”、“清理”、“整理”、“修理”等等,很有点公事公办、刻板无趣的味道。

 

        事实上,现实中不少学校的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确实带有强制实施、刻板无趣的特征。这些学校的管理所追求的是秩序:井井有条、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秩序;强调的是结构:上下不同、尊卑有别的结构;介意的是权力:自说自话、基本不受监督的权力;推崇的是规限:禁忌多多、不得越雷池一步的规限;欣赏的是服从:学生对于教师、教师对于校长的服从。为方便起见,权且将这样的学校管理简称为“操控式学校管理”。

 

        容易看出,这种操控式学校管理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压迫。因为,在这种操控式管理下,教师与学生都被套上了各种各样的枷锁:学校中的秩序、结构、权力、规限、关系等等,都具有枷锁的功能,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创新的土壤,没有多样的可能。操控式学校管理的“最好”效果,充其量只是学校表面上的“稳定”。

 

        对于学校这样的教育组织来说,稳定自然是必需的、重要的,却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表面上的“稳定”不仅无益、反而有碍于学校履行其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这个神圣使命便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原因显而易明: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学生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与潜能得被最大限度地“激活”出来,而操控式学校管理对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潜能不仅不可能具有激活的作用,而且会自觉地不自觉地起到阻抑的作用。前面所说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秩序、上下不同尊卑有别的结构、自说自话基本不受监督的权力、禁忌多多不得越雷池一步的规限以及学生对于教师和教师对于校长的服从等等,无一不在阻抑学生产生与增强发展自己的内在需求,无一不在阻抑学生敞现与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

 

        因此,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神圣使命来看,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激活。换言之,学校管理首先应当是“激活式管理”。不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践中来看,与操控式学校管理截然不同,激活式学校管理追求的是自由:蓬蓬勃勃、活力四射的自由;强调的是平等: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作为人、作为公民的平等;介意的是权利:法律所赋予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被剥夺的权利;推崇的是超越:对于自身的超越以及对于现实的超越;欣赏的是独特:自有千秋、与众不同的独特。激活式学校管理所做的一切,属于激活式学校管理之范畴的一切规章、制度、办法、规则等等,其首要任务都在于让学校管理本身能助益于保护这些自由、保障这些平等、捍卫这些权利、鼓励这些超越、呵护这些独特,在于为这些自由、平等、权利、超越、独特等等发挥保驾护航、甚至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依然从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神圣使命来看,激活式学校管理实现其目的有两条基本路径。

 

        第一条基本路径是,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激活教师的教育热情与教育潜能,使得教师能够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潜能,使得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行为本身便成为对学生健康发展而言的激活行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学校制定的与学生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则等等也是主要通过教师来执行的。学校即便想鼓励、支持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或自治,也必须通过教师才能落到实处。更何况,即便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或自治,教师也有职责予以必要的、正确的、智慧的引导。因此,最大限度地激活教师的教育热情与教育潜能,不仅可使教师本人得益,有助于教师本人获得存在感、价值感及自我实现感,而且也会因此而使学生得益,因为面对学生,教师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再是为了操控学生,而使为了激活学生。

 

        第二条基本路径是,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学校的制度系统、文化氛围及物质条件,使得整个学校日常生活本身便成为对学生健康发展而言的一种“宜居”环境,使得学生只要身置于其中,便会表现出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强烈欲望,就想最大限度地展现与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是完全说得通也行得通的,因为整个学校日常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文本,它本身就在传递着一种知识、体现着一种文化,它每天都在向学生表明着什么、诉说着什么,并因此而成为学校中的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便可以说激活式学校管理其实也在“编制”着让学生耳濡目染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隐性课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激活式学校管理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

 

        这种激活式学校管理是教师和学生的福音。因为,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放松的,他们不用担心会有棍子或帽子袭来,不用担心会遭到歧视或不公,教师说什么做什么不用总是顾忌校长的脸色,学生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用总是顾忌教师的脸色;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轻松的,他们会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中思考、表达、争辩及行动,充分展现自己的活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在这样的学校中,不用任何外力的强迫,教师和学生便可做成最好的自己。总之,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自由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这样的局面,这样的氛围,将能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并因此而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

 

        不用说,激活式学校管理并不意味着不要任何约束。由于人的天性中并非只有善的成分,而是善恶两性并存,同时也由于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在学校中都并非孤身独处,而是隶属于、生存于群体之中,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一旦被“激活”,一旦可以放松地自由言说和行动,则其言其行也就会存在无视他人、妨碍别人甚至伤害他人的可能。为此,学校管理就不能不有所约束,不能不制定必要的言行规范。但这样的约束不是要减少激活本身,而是要对激活后可能会衍生出的问题加以预防,使得激活之后的教师和学生的所言所行不至于成为脱缰之马,以至于损害他人的尊严和权利,而这种损害既妨碍他人的生存与发展,也不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这样的约束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激活,是为了能使每一个人在被激活之后都能得到正常的顺利的发展。

 

        也就是说,如同所有管理活动一样,学校管理也应当是一种有张力的存在,而激活与约束便应是学校管理的有张力的两轮。没有激活的约束,必定会导致死水一潭;而没有对激活之后的约束,则难免会出现“丛林世界”。不过,就中国当下而言,学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约束,而在于约束太多、缺少激活。我们的教师太不自由了,我们的学生太不自由了;限制他们言行的成文的与不成文的清规戒律太多了,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太多了;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潜能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发展自己的内在需要和潜能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教师和学生都太需要激活了!或许,还可以说得更直白一点:教师和学生都太需要解放了!由此来看,改善学校管理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因此,这篇小文便没有多谈学校管理中的约束,而是聚焦于“激活”,这是需要顺便说明的。


      (文章源自《教育视界》2017年第4期。向作者编辑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做有良心的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

        做有良心的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

        校长的角色

        自我实现者的十四个特质

        一生只做一件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哪里?

        一生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

        紧握世界的手,犁好自己的田

        让教育回归本真

        游戏的价值

        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愿你慢慢长大

       以深度学习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变革

        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相信是一种力量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如何构筑理想课堂?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 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

        新教育学校文化表现在哪些地方?学校如何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

        教师成长之路在哪里?

        新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新教育的家教主张有哪些?

        新教育的奥秘何在?

        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

        新教育如何养成好习惯?

        新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如何评价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起步?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如何评价新教育?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