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第四章 金匮真言论1

 昵称2530266 2017-05-26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黄帝说:天有八面风,人体内经脉有五风,这是何谓?

     歧伯回答说:自然界八面风是邪风的凭借,邪风藉此侵入人体经脉,触及五脏发邪气引病变。所谓引得四时季之胜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这就是所谓四时季节相胜之处。

    东风生发于春,得病在肝,俞发作在颈项。南风生发于夏,病在心,俞发作在胸胁。西风生发于秋,病在肺,俞发作在肩背。北风生发于冬,病在肾,俞发作在腰股。中央的气节为土,病在脾,俞发作在脊。故此春季邪气,病在头部:夏季邪气,病在心:秋季邪气,病在肩背:冬季邪气,病在四肢。故此春季多病嬶衄,夏季多病胸胁,长夏多病洞泄寒证,秋季多病风疟,冬病痹厥。故此冬季不易按橋疏导穴位,来年春天就不易发生颈项病症,夏季就不会引发胸胁病,长夏也就不会引发洞泄寒症,秋季就不发生风疟病,冬季也就不生发痹厥肢体疼痛麻木、飧泄消化不良、汗出过多病症。

      精气是人养身之根本,故此精气内藏者,春季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如果不能出汗,秋季就会酿成风疟病。此诊为四时季经脉发病规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