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处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译注 夜深的时候才知道雪下得很大,不时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讶:惊奇,奇怪。 说明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别具特色的咏雪诗。一般咏雪诗或赞美雪洁白无瑕、轻盈美丽,或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而白居易这首诗,不写雪的形象,也不颂雪的精神品质,而从触觉、视觉、听觉着笔,并采用烘托手法刻画出雪之大,流露出诗人谪居时的孤寂心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此时,作者的心情本来就压抑清冷,再加上夜间大雪,愈显得孤寒难耐。诗题为“夜雪”,既是夜间之雪,那么雪的形状、姿色便无从写起,所以作者绕开一般的正面描写,而采用侧面描写。 首二句从诗人的感受及视觉所见写起。诗人明显地感觉到“衾枕冷”,说明雪已经下了许久,也点出了雪势之大。若是零星小雪,抑或是刚落不久的雪,则不会令人“惊讶”寒气之重。次句写积雪照亮了窗户,说明积雪之厚,进一步暗示了雪之大。这两句全从人物的所见所感写起,表面上是在写人,实际上却在写雪。 后两句转换角度,通过听觉描写,刻画出积雪之重,仍属于侧面描写。夜已深沉,诗人却能感觉到积雪已经很厚了,为什么呢?因为外面时不时传来竹子被折断的声音。显然,这是由于雪重的缘故。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寓动,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此外,诗人能听见折竹之声,不仅表明夜之寂静,也暗示出诗人心情孤寂,才对外界动静尤为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