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泰山玉

 祈福泰山玉 2017-05-26

驱车篇(曹植)

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蜺,嵯峨出太清。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

魏武帝之子曹植的这篇诗作,流传至今,除了朗朗上口之外,更多的是给世人留下了一篇关于巍峨泰山的描述以及封禅泰山的感叹。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在众多的泰山胜迹之中,曹植独独撷取“玉石”作为泰山文化的象征,在现在古代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含义。

在五行观念中东方属木德,色青主生,泰山为国之东方最高山脉,于是在世人心目中便被视为生命之山、青春之山与五岳之尊,从而使其山石也披挂上了一层神圣气息,倍受崇拜。这一观念可追溯于华夏先民的灵石信仰,在之后的历史变迁中,后世逐渐将其演化成为了著名的“泰山石敢当”风俗。

泰山之石既被视为灵物,那石中之英的美玉则更被尊为天下至宝。

在悠长的华夏文化史上,泰山文化与玉文化紧密相联:泰山玉不仅沟通着天人之际,联系着封禅大典,照应着碧霞祭祀,联缀着古今华章,甚至体现着敦睦万邦、国泰民安。


从封禅玉册到祭山玉圭,从泰山玉女到碧霞玉印,从皇帝刻玉到外国献玉,从泰山出玉到诗人咏玉……泰山玉石之上,镌刻着正是一部泰山文化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