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艾灸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但多数人的中医基础较为薄弱, 阴虚和阳虚也无法分清, 这就导致艾灸事倍功半 甚至加重病情!!! 艾灸首先要分辨体质的阴阳, 这是养生的基础, 也是艾灸的第一步! 怎么让艾灸养生事半功倍呢? 下面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阳虚: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畏寒喜热、喜饮热水、 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精神乏力, 舌苔偏白、津液较多、 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易虚胖、 脉搏较缓慢。 阳虚体质最适合艾灸, 大椎、肾俞、命门、关元都可补阳。 至于食疗,建议寒性体质的灸友 用生姜和大枣熬水来喝, 也可以用当归来泡水来喝。 阴虚:阴液缺乏的热性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体内水分不足, 水少则火旺, 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的火气, 动不动就口腔溃疡, 要么没原因的手脚心发热,胸口烦热。 表现为喜冷寒、小便黄赤、烦躁易怒、 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虚并非凭空生出,源头往往是阳虚,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很多人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就是因为中下焦的寒气太重了,阳气走投无路被逼到上焦,表现出来往往就是上火,岂不知下焦还是寒的呢!故而阴虚并非不可艾灸,只是与阳虚的艾灸有所不同,阴虚更侧重补中气,以引火下行为主,艾灸强度也要低一些。 阴虚的艾灸方法: 阴虚的朋友可逐渐用艾灸调养, 刚开始少灸一些穴位, 时间灸短一些(10-15分钟), 温度低一些,如果感觉适应了, 就可逐渐的延长艾灸的时间。 先艾灸肾俞、八髎,能补中气, 消除中焦的阻碍, 并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 然后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把这火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简单说, 气为阳,血为阴; 阳为热气,是火; 阴为体内津液,为水。 阳气盛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 阳为热,身体老热着就像你烧水, 水开了也不把壶拿下来, 总在那咕嘟着,水就越烧越少, 而这体内水液就代表阴的,阳热太盛了, 身体就会表现干燥,发热,咽干,眼涩, 这就是阴虚的表现, 体内水液成分就少了, 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 反之,要是阴气太盛了呢, 阳就不足了,阴的特点是寒, 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 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人身上疾病成千上万种, 但不管疾病有多少种、多么难治, 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就是阴阳失调。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 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 阴液就会受损, 所以《黄帝内经》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 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 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 身体每部分阴阳必须保持平衡, 一旦某一部位阴阳失调了, 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肝脏之阴阳不平衡易导致高血压 肝上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血压变高。 2 心脏阴阳不平衡易导致心脏病 心脏阴阳必须平衡,如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笼罩,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 3 肺、胃、肾阴阳不平衡易导致糖尿病 肺、胃、肾阴阳也必须平衡,如肺、胃、肾阳气偏盛,阴液不足,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糖尿病)。 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 《黄帝内经》:“生之本,本于阴阳”。 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 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 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 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看那些贪凉的人、阳气虚损严重的人, 哪个没有手脚冰凉的毛病? 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客观上讲, 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 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 我们要消耗多少阳气去使它平衡! 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 四肢出现冰凉,月经病,风湿病等等。 阳不化气,阴就会凝结, 肿瘤也就会来。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 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 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 掌握了这套法则, 艾灸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艾灸补泄,很少人知道! 关于平衡阴阳,神医华佗曾说过: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艾灸即可补,又可泄, 基本的施灸规则是: 实热则多灸四肢,虚寒则多灸腰腹部。 艾灸本身就能调和阴阳! 艾灸本身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能够自行调和阴阳,能补也能泄, 就拿女性的妇科病来举例说明吧: 患盆腔积液时,艾灸可以消除积液; 患畸胎瘤时,艾灸可以消除畸胎瘤; 当流产不全,艾灸可清宫帮助修复子宫; 患卵巢囊肿,艾灸可以缩小卵巢囊肿; 患子宫肌瘤,艾灸可控制生长使肌瘤缩小; 艾灸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功能 大椎穴:调和阴阳显奇效! 大椎穴,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 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 在后颈的骨头凸起处, 而背部本来就属阳, 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 督脉之会“意思是: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 所以才阳气非常足。 而且大椎有调和阴阳的作用。 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 就可使阴阳平衡。 大椎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 想知道艾灸如何治疗以上疾病? 想知道大椎如何补阳如何泄热? |
|
来自: 昵称4111377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