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四天天语图书舘 2017-05-27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广州日报 08-07 09:09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笹井芳树在4月的发布会上鞠躬道歉。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日细胞科学“泰斗”自杀

小保方晴子在4月的发布会上落泪。

日本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
日本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

日本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

 疑不堪美女学生论文造假

国际著名细胞学专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所长笹井芳树,因抢救无效于5日上午在神户市的一家医院里去世,终年52岁。由于发现遗书,警方初步认定其为自杀。

今年1月,笹井芳树与其下属、年仅30岁的美女研究员小保方晴子及其他6位作者共同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两篇有关“STAP细胞”的论文,后因被指造假而遭受诸多业界指责,论文被罕见撤回,震惊了日本科学界。 (晓诗)

 现场遗书:

 “务必把STAP细胞研制出来”

本报讯 据日本媒体报道,世界著名的细胞再生学专家、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简称理研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所长笹井芳树5日在自己的办公室走廊上吊自杀。

身心极度疲惫

据悉,秘书首先在办公桌上发现了笹井芳树先生写给她的一封遗书。于是同事们四处寻找,8时40分许,在4楼与5楼之间的过道上发现了上吊自杀的笹井芳树。笹井随后被就近送往神户市立医疗中心中央市民医院,两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称,在笹井芳树的办公室找到了5封遗书,其中有3封遗书从他身上找到,秘书桌上另有2封遗书被发现。其中有一封是留给学生小保方晴子的,里面写道“这不是你的错”,“务必把STAP细胞研制出来”。

理研所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笹井自杀是因为“身心疲惫”。据同事介绍,由于遭受STAP细胞质疑问题的冲击,从今年3月开始,笹井芳树先生身心极度疲惫,不得不入院治疗,最近一个月需接受心理治疗。

一名同事透露,可能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笹井甚至无法清楚地进行语言表达。此前,笹井曾多次表达辞职意愿,但不被接受,理研所高层要求他为论文造假负主要责任。

学界悼念

笹井芳树自杀的消息传出后,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第一时间表达了他的惋惜:“突然听到他去世的消息非常惊讶,感到非常遗憾,愿他早日安息。”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奖获得者野依良治也在一份声明中说,“我对笹井芳树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痛心,科学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卓越的科学家,他投身于尖端科学领域很多年,值得我们深深尊敬。我要对他的家人和同事表达我深深的同情和吊唁。”

力证清白:

“孤独研究”中闻导师死讯 本报讯 为了给小保方晴子一个洗白自己的机会,调查委员会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研究室,对其实施24小时的录像监控,让小保方晴子入内进行孤独研究。

小保方晴子答应在监控条件下进行单独研究,以尽快发现STAP细胞。

小保方晴子表示,对导师笹井的自杀“十分震惊”。

目前,理研所还在进行相关实验,由论文合著者丹羽仁史等学术带头人验证STAP是否存在,但似乎进展得并不顺利。

小保方晴子本科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阶段转向医学-工学交叉科学研究领域。博士阶段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部查尔斯·维坎提的研究室中工作,从事万能细胞的相关研究。2010年回到日本国内,仅用三年时间就升任为日本理研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

笹井芳树1986年自京都大学医学系毕业,36岁成为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教授。

笹井从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制作出立体的大脑及眼部组织引起了巨大反响,是日本再生医学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

声援

“研究人员存在疏忽大意,但并没有有意捏造。他们把她放到屋顶上,然后把梯子撤了。”

日本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说。山中伸弥认为这种处理和孤立小保方晴子的方式令人气愤。

 业界反思:

博士粗制滥造、造假普遍、追求功利

日本科研界三宗罪

本报讯 这桩丑闻引发了关于日本科研质量的疑问。在前沿科技的研究方面,日本的表现仍然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一宗罪:滥造低质量博士

批评人士说,日本最好的大学粗制滥造出了成百上千的低质量博士。

“年轻的科研人员没有学过如何详细地记录实验室笔记、恰当地援引数据,或是对假设提出质疑。”理研所顾问山本佑康说。

二宗罪:科学家“造假”普遍

丑闻还牵扯了一些日本最受尊敬的教授,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理研所所长野依良治和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

今年4月,山中否认了他在2000年的一篇关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论文中伪造图像的说法,但他不得不承认,就像小保方一样,他找不到实验室笔记来支持自己的反驳。

即使是小保方不当行为的调查负责人石井俊介也在今年4月被迫承认,自己2007年发表在《癌基因》上的一篇论文中的图片“存在问题”,并因此辞去了在调查委员会的职务。

三宗罪:盲目追求影响力

理研所脑科学研究所创始人、现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首席神经科学家托马斯·科诺菲尔说,承认整个监督流程中存在错误,会致使有人被开除,政府可能还会削减预算,这就是为什么理研所统一口径,把责难都指向小保方晴子。他说,与澄清事实相比,“在我看来理研所更关心止损和推卸责任。”

科诺菲尔认为,小保方事件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理研所的怂恿,他们更希望在影响力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不是专注于出产优秀的科学成果。

事件回顾

疏忽大意还

是恶意捏造?

本报讯 年仅30岁的小保方晴子在理研所担任一个细胞编程研究组的负责人。

今年1月30日,她作为第一作者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她和团队发现了STAP万能细胞,文中提到只要让成熟的动物细胞在微酸性溶液中“泡澡”这一简单办法,就能让细胞重新编程恢复到干细胞状态,并长成各种细胞组织。这也是继山中伸弥和中国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成果之后,公开发表的第三种动物胚胎干细胞获得方法,更有甚者称其为“诺奖级的论文”。

然而,就在论文在线发表的当天,美国干细胞学者对小保方晴子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了质疑。2月,经《自然》杂志的调查,多位干细胞研究的专家都声称无法成功重复论文中的实验结果。之后日本一学术监督推特账号揭露了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中使用的图片与她的博士论文中使用的图片相同,而其博士论文的开头部分几乎完全抄袭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网站的文章。

理研所成立专门调查小组,今年4月,该小组公布结论,指责小保方晴子捏造数据、篡改图像和剽窃。

但小保方晴子坚持认为这一细胞存在,仅对使用了错误的图片道歉,但那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学艺不精”,其导师笹井芳树也强调“STAP细胞有可能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