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在这里:张仲景的攻下十一法,没几个人见过!

 呵呵8909 2017-05-29
伤寒在表之邪热循经入于下焦,与血相结于少腹部位而为蓄血证;或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热结不散,壅于肠中;或产后干血着脐下,积而成癥,甚而蕴热。此热与血结之证,相对热邪与阳明燥屎结于气分不同。如只清其热,则寒凉遏血而瘀益甚;单祛其瘀,热不得泄,煎熬血液而瘀难尽消。故宗热者寒之”“着者行之,立泻热逐瘀攻下法。若太阳蓄血证,热重于瘀者,通下热邪,活血化瘀,以桃核承气汤;瘀重于热者,逐瘀泻热,以抵当汤;瘀热皆轻者,峻药缓攻,以抵当丸、大黄牡丹汤,泻热逐瘀攻下,用于肠痈脓未成者。下瘀血汤,攻热下瘀血,用于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以及经水不利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