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介绍了光素、筋纹等几何类型的紫砂壶钮。实际上在紫砂造型艺术中,壶钮的运用不止于单纯的壶盖揭拿而已,它也是一个小型的展示台,许多动物、植物、器物,甚至山石、袱结都可成为壶钮的造形,可与器身主题互作呼应。例如动物钮有虎钮、狮钮、犀钮、马钮、兔钮、鱼钮、鼠钮、龙首钮等;植物钮有菌钮、桃钮、竹段钮、梅桩钮、花式钮、白果钮等数十种。笔者将分两期,为读者介绍紫砂壶造型中的动物钮与植物钮。 以花叶为钮 以花叶为钮 以花叶为钮 以花叶为钮 以花叶为钮 这类自然造型的壶钮,大多以具象描写的方式,经过提练、重组后表现在塑器上,主要运用了雕塑技艺。在写实的基础上,将植物形态与茶壶机能进行结合。雕塑,是雕刻和塑造之总称,以湿泥经过捻、捏、搓等技巧,形成设计所需的雏形,也可以利用模具辅助,印押出粗坯,再运用捏、塑、雕、削、刻、贴、压等手法,以工具加工修整出线面、形状、细节。然后将其黏附于壶盖生坯上,经高温烧成。塑制时必须考虑到干燥和烧成收缩,防止翘扁变形及裂纹斑疵等。 模具辅助印押出壶钮粗坯 模具辅助印押出壶钮粗坯 以工具加工修整出线面、形状、细节 瓜果是紫砂壶钮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宜兴地处太湖之滨瓜果丰盛,年年丰收,紫砂常以瓜果为题,一般以花货形制表现于壶身,并缩小后作为壶钮,如佛手壶、寿桃壶等,也有单独作为壶式的,如南瓜壶、柿子壶。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瓜钮 以〈佛手壶〉为例,佛手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果实有如张开的手指,所以得名。佛手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持久不散,因此常被供在案上。中国向来现「福」为诸事皆吉的总称,佛手与福手谐音,是以被当作吉祥物,用以祝愿、祈福,人们相信佛能给人间带来无限幸福,佛手也能使人们吉祥如意。宜兴陶人乃以此作为茶壶形制,加上「壶」与「福」同音,益显祥瑞。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佛手钮 树枝钮 树枝钮 树枝钮 桃也是紫砂传统装饰题材之一,桃之果实在民俗中称寿桃,象征幸福长寿。《神农经》:「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最广为流传的当是西王母每年三月三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班固《汉武内传》载,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阙庭,以仙桃四枚献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由此可知桃在民间的长寿寓意。 桃钮 桃钮 桃钮 桃钮 桃钮 桃钮 桃钮 菌菇钮,以菌作钮,故名。形制别致,新颖优美。清早期的菌菇钮,常为灵芝钮,灵芝民间喻为仙草,食之长生,寓长寿之意。乾隆时期到晚清的菌菇钮,通常与其他小瓜果一起贴饰于壶身,称为百果壶。 菌菇钮 菌菇钮 菌菇钮 灵芝钮 灵芝钮 灵芝钮 灵芝钮 灵芝钮 灵芝钮 柿子钮 柿子钮 柿子钮 银杏钮 银杏钮 莲荷钮 莲荷钮 菊花也是宜兴紫砂筋纹器的常客,因为它的造型规律,均以壶钮为中心,向四方放射,具备了结构严谨匀称,形式庄重大方的造形特点,而此种表现手法也是紫砂壶筋纹器的主流形制。 蜀山考古出土的紫砂菊花钮残件,南京博物院藏 菊花钮 菊花钮 属藤蔓植物的葡萄亦为常用题材,紫砂壶上的葡萄纹如清早期的贴花葡萄纹壶,以葡萄叶片实物为模印样板,壶身贴饰葡萄藤蔓,葡萄垂于叶间,显得十分亮丽,是清初的典型装饰风格。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葡萄钮 以「松竹梅」三友为题材的紫砂壶在民间颇受欢迎,并因此形成一种结构形式,亦即将壶身的三大部件壶钮、壶流、壶把分别以松、竹、梅三者依势构筑,并在与壶身接触面以松针、竹叶、梅花贴饰,作为过渡。 松钮 松钮 松钮 松钮 松钮 松钮 松钮 此外,岁寒三友在外销欧洲紫砂壶亦提供了前述的结构元素,当然,这些带着「中国趣味」目的的紫砂壶,也不例外地会再增添如四季花卉、祥兽等「中国符号」,以更贴近于洋人对中国的神秘想象,是紫砂外销器的装饰典例。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梅钮 岁寒三友中,又以竹题材最受青睐,在紫砂壶装饰中居重要地位,历朝均有制作。宜兴地区盛产竹,所以不难理解宜兴紫砂器,喜以竹为题,以物抒情,所作所刻,都颂竹之品格,以竹之空,比君子坦荡;以竹之直,比君子刚正;以竹之节,似君子节操。一般都与竹段壶相配,盖钮、壶嘴、壶把、壶身,都以竹段构成,整体谐和统一。以中空的紫砂竹节壶,比喻高风亮节的君子。 蜀山考古出土的紫砂竹钮,南京博物院藏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竹钮 主要参考文献 黄健亮,《荆溪紫砂器》,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 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7 黄健亮,《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