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筑龙论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1 移动模架主要施工流程 02 移动模架主要组成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主框架、后行走机构、后支承、中主支腿、前支腿、起吊小车、吊挂外肋、外模系统、端模系统、外肋横移机构、吊挂外肋、横向锁定机构、拆装式内模系统、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 03 移动模架主要要点 ①开启空间满足过不同桥墩; ②模架适应最低墩高1.65m; ③适应的纵坡小于2%、曲线半径大于2000m; ④整体刚度按主梁挠度不大于1/700考虑; ⑤总体稳定(纵横向) 系数大于1.5 ; ⑥移动模架的开启由液压系统同步控制; ⑦应便于底模预拱度调整设置 ; ⑧严格控制支腿的压缩和温度变形; ⑨移动模架的设计和制造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和加工能力的单位承担,出厂前应进行试拼装并验收。 04 移动模架施工 移动模架拼装顺序: 临时墩搭设、安装中后支腿——拼装主梁——安装液压系统、拆除临时支墩——吊挂外肋安装——底模安装——侧模安装——导梁安装——模架的开合调试——模架压重 ①临时墩搭设、安装中后支腿; ②拼装主梁 ③液压系统、吊挂外肋安装 ④安装底模及外侧模板 ⑤调整、检查 ▲拼装要点 ★两侧主箱梁为分段加工,现场组拼,接头采用拼接。连接用高强度螺栓,应采用定扭扳手严格按初、终拧的扭矩要求施拧。 ★确保主箱梁、外挂肋安装平面及空间位置正确。 ★确保中后主支腿安装垂直,吊杆预应力粗钢筋必须受力均匀。 ★所有支撑结构要求均匀受力,连接可靠。 ★模板开合液压系统、支承顶升液压系统、模架纵移液压系统等应分别同步。 ============ ◇压载(使用前)检查验收 ⑥压载试验。移动模架拼装、调试完成后进行压载工作,预压采用砂袋加载,重量为梁体自重的1.05倍。 预压目的是: ①检验各构件受力后的安全性,检查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构件应力与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②消除系统结构的非弹性变形; ③确定施工预拱度值 ◇压载后试验数据整理 ⑦移动模架调整 A 根据预压变形实测值,绘制底模变形曲线,并与计算底模变形曲线对比分析,实测弹性变形值不应大于计算理论变形值,偏差较大时应分析和查明原因。 B 进行模架的预拱度调整。根据预压测得的非弹性变形值及弹性变形值,调整底模高程和预拱度设置。 ⑧支座安装 ▲支座安装施工要点 ★采用C50高性能水泥砂浆,先调平并用重力灌浆法施工; ★ 进场支座应进行清理,检查做好支座的清洁和密封。密封围板安装前应先清除支座上的尘土等一切污物,之后用丙酮或酒精将外露的转动面和滑动面的不锈钢板擦净; ★ 纵向、多向活动支座应考虑梁体张拉压缩16mm以及安装温度的影响; ★ 支座底板的制造安装应具有防腐耐久要求。 ⑨底板、腹板及预应力孔道安装。 ⑩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内模、端模安装。 ⑾顶板钢筋绑扎 ◇自检完毕,请监理检查复核验收 05 耐久混凝土施工要点 ①砼的技术参数 原材料质量;砼的入模温度控制;砼的拌和时间;砼的坍落度;砼的和易性;砼的初凝时间。 ②砼的浇注顺序满足模架“先变形,后合龙”的原则。 移动模架砼浇筑顺序: ③ 砼浇筑、振捣 混凝土的灌注时间:梁体混凝土的浇筑宜在8小时完成,且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中必须考虑到各种施工温度下初凝时间的变化值。采用插入振捣。 ▲混凝土浇筑操作要点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应充分让混凝土翻浆; ★振捣下梗肋处的混凝土时不得将振捣棒插入下梗肋下部; ★腹板混凝土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斜向交叉的方式,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宜超过30cm同时每层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浇筑中不得用振动棒推移混凝土以免造成离析; ★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振动棒上做出的标记,保证振动棒进入前一层混凝土10cm; ★顶板浇筑时应先从梁翼缘外侧向内浇筑,采用插入振捣与振动梁,纵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06 预应力施工要点 ①钢绞线采用先穿入波纹管孔道内,在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混凝土初凝前应纵向抽动,防止波纹管漏浆固结钢绞线。波纹管定位网安装与主筋固定牢固,在曲线处间距不大于50cm,直线段不大于80cm。 ②为防止箱梁产生早期裂缝对箱梁进行三次张拉,即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一般拆除端模时梁体强度已达到40Mpa,可以将预张拉和初张拉合并进行。终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5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且龄期不少于10天。 ③张拉前应在梁位处进行了孔道摩阻试验,损失与设计提供值进行比较。 ④预应力孔道采用真空压浆。真空压浆主要是确保,孔道的抽真空度。 ◇预应力施工 ◇移动模架过孔: 1、脱模、横向打开。 2、驱动后走行机构使模架前移一跨;此时前、中支腿位于同一桥墩上。 3、前辅助支腿前移、外模系统合拢调整。 ◇过孔注意事项 (1)过孔前要对移动模架系统的上下、左右、前后各处进行详细的检查,若有影响造桥机前移的障碍物,要进行清理或拆除。 (2)注意控制轨距以及钢轨在桥面上的横向位置。在两混凝土箱梁的接头处,若存在高差,应进行支垫,支点中心距不大于40cm,以防止钢轨被压断,支垫物可选用竹胶板或钢板。 (3)左右两侧模板(横移油缸)应基本同步打开,两侧油缸的同步偏差不大于横移油缸的一个行程。 (4)在线路的直线段若需要纠偏或者在曲线段需要调整整机的前进方向时,用前辅助支腿下面的偏移装置,通过手动千斤顶使前辅助支腿偏移到正确的位置;同时,前辅助支腿带动导梁前端偏移,使整机偏转一个角度。 (5)在过孔的过程中,若有异常,司机应立即停机处理;若正常过孔想停机观察,停机位置最好选择在使前辅助支腿让过导梁的接头与整个导梁的中点。 (6)过孔快结束时,最后1m一定要按点动按钮前进,并且在钢轨上设置木楔子或铁鞋,有专人看守,以防纵移超越正确位置。 (7)移动模架过孔要连续作业,一旦过孔过程中发生长时间停留或过孔后外侧模不能立即合拢,必须临时增加横向稳定措施。 【合作交流】 小编个人QQ号:2355303364 工程技术交流群:202811308 BIM学习考试群:280363089 |
|